赤峰往事——一位末代太监的传奇人生(连载二)

赤峰往事——一位末代太监的传奇人生(连载二)

马纪兰

结识苏伯父  惊现隐身秘密

1953年,我11岁。父亲瑞华,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在赤峰二道街西横街开了一家“华记对夹铺”,筹备其间,因过度劳累,而致旧病复发,医治无效,便撒手人寰,撇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四个年幼的儿女,与世长辞。

在来吊唁的人群中,有一位与父亲曾在“复生隆”一起供过事的好友,我称其为苏伯父的人,拜祭完灵柩后,来到母亲身边,说:弟妹,我兄弟走了,着急也没有用,为了一家人的生存,你一定要挺得住。买卖还是要做的。我弟弟不在了,我来帮你支撑这个铺子。于是我的苏伯父,便来到了我的家,帮助我母亲将“华记对夹铺”开了起来。

说起我这位苏伯父,真是有许多地方与众不同,一米七八的个头,体重不过120斤,显得又瘦又高。年近六十的年龄,脸上却白白净净,少有皱纹,没有胡须。说话轻言慢语,和谁说话也不直视对方;走路稳稳当当,很少发出声音。真是“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从不多言多语、惹事生非。每天除了干完自己的事情外,其他诸事一概不闻不问。

看似身单体弱,但干起活来干净利落。一袋面粉(50斤),在他手里不用十几分钟,便能和出一块均匀的面砣,而且达到面光、盆光、手光。硕大的面砣,在他的手上,如同玩球一样。看他和面的动作,真是一种艺术享受。

当年11岁的我,是家中的长子,上有两个姐姐,下有一个弟弟。姐姐正在念书并即将小学毕业。为了不耽误姐姐的学业,我毅然选择了退学,当年我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在那个年代也算是读过几天书的人了。回家帮助母亲打理生意,每天跟着苏伯父,打对夹烧饼。那时我个子很矬,站在厚厚的木头墩上,才勉强能进行打饼和看炉的操作。

父亲去世时母亲刚刚38岁,领着四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又要撑起对夹铺的买卖,是个多么艰辛而又痛苦的事情。白天当爹,晚上当妈。每天的煎熬,使得母亲过早的衰老。

苏伯父在我家白天帮铺里劳作,晚上就宿在我家,这不免引起一些好事人的猜测,说三道四,但我心知肚明:一是我每天是形影不离的跟在苏伯父身边,从来没见过他正眼看过我的母亲,更别说有亲密的接触;再一个是我是他的跟屁虫,发现了苏伯父的一个惊天的秘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