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推手的某些反思

浦汉健

(本文发表在《武魂》2004年第3期)

谈起太极推手,许多人对现状颇有微词。其中议论最多的是推手中用蛮力,像摔跤 ,
把散手擒拿技法“巧妙”地融进推手,并美其名曰“推手为用”。针对诸如此类现象, 
曾有人提出推手前先看他会不会打太极拳,倘若连太极拳都不会打,就不要和他推手。

这个意见乍一听挺有道理。据说是因为有一位打铁工人经过不长时间的突击性训练, 
就上台比赛推手并获得该级别冠军,而其夺冠“绝招”竟是业内行家嗤之以鼻的用蛮力 。
开始我极为赞成这个意见。可事后再一想,似乎那道理不够充分。既然是推手竞赛,那 
么是否能夺冠,关键应看他在比赛中有无犯规和能否战胜对手。既然能夺冠,说明他并未 
犯规并战胜了对手。这与其是否打铁出身及训练时间之长短并无干系。再说按常理看,一 
个太极拳专业出身并经长期训练的运动员,更应获胜才对,怎么会不经一推呢?

都说太极拳是一门讲用意不用力的能以柔克刚的艺术,在太极推手上理应充分表现 
这一特点。为什么在实践中,尤其在与外人比试中无法验证理论?要么理论本身不对,要 
么实践未遵照理论。现在一位打铁出身的朋友用蛮力,合不合理?拳谱上说:“任他巨力 
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我不知道“蛮力”能不能和“巨力”“千斤”力划等号。但 
我相信只要不是书呆子,至少可将它们划上“约等”号。而且更主要的是允许对方用蛮力 
的。否则就应改为“任他小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四两”。假如不是误解,应该说“用意 
不用力”、“四两拨千斤”是对自己的要求,绝不是对对手的要求。有的人练了几十年推 
手,一直是丝毫不敢用力,生怕别人说自己不懂“用意不用力”,不会推手。于是成天沉 
沉浸在慢条斯理的推来推去和打轮中。他们不光自己一点也不敢用力,还教导别人不要用 
力。这样推着推着,最终都只能用四两劲对四两劲了,能不变味吗?一旦在比赛中遭遇到 
一个有千斤巨力的,拨不动了,只能埋怨对手用蛮力。这能怪对手劲大么?拳谱上明明提 
示你要和力大的人去练,以便练出能对付千斤巨力的技巧,可你偏不听,偏是成天打嫩豆腐 
吃,那功夫能出来吗?技巧能提高吗?拳谱上还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要舍己 
从人等等。但这些要点都是对自己的,不是对对方的。换句话说,真的太极推手不仅不怕 
对方用蛮力,反而希望对方用蛮力,希望对方“动急”,否则上哪儿去借力,上哪能推得 
动一个比自己重得多的人!实践表明,初学推手只有经常跟用蛮力或不会推手的人练,才 
容易提高听劲的水平,从而得到懂劲的技巧。当然,在别人不给劲的时候,要设法让人给 
劲,所谓“主动问劲”也是技巧。

和别人推手时,不轻易用力,那是不让对方借自己的力。你松着劲,身体各部位劲 
力互不牵扯,成为各自为政的松散结构,就像米袋中的米,外整而内松。别人用力发你, 
那劲就不易传导,就不会把你发出去。如果你的骨肌肉都浑然一体,像木头的纤维都牢牢 
牵扯着,那么,别人一推,你就会真像木头一样飞出去。只有在你发别人时,才能使用内 
外如一的浑元劲,整劲,发完劲就仍要放松,要柔。这是推手训练时一定要注意的。在训 
练中还要强调中定劲的练习,使劲力不出圈,这样才能“站住中定往开里打”。中定劲的 
练习特别注重腰腿的功力,所以站桩与发劲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推手像摔跤,实际上不足为怪。太极拳与摔跤本来就是“近亲”,在技理和技 
法等方面两者有很多是相似的,甚至是一致的。它们同属武艺。武艺都有“踢打摔拿”四 
击。太极拳是内家拳,讲究的是让“犯者立仆”的技艺。要使犯者立仆就要近身发人;要 
近身发人就要会“沾黏连随”,会用势法,发掷抛劲。掷抛劲是指黏住对方以后再发的劲, 
如同推车,须先将自身发力部位与被发者贴紧。与掷抛劲相对的是击打劲。击打劲俗称 
“断劲”,是指发劲时与被发者之间存有间隙时发的劲。在拳法中,凡是“踢打”多为击 
打劲,而“摔拿”主要是掷抛劲。从技击效果看,击打劲能使对方局部疼痛受伤,从而丧 
失战斗力,掷抛劲是将对手整体掷出倒地而少有疼痛感,一般不会丧失战斗力,往往倒地 
后仍可站起来继续较量。太极拳的文明、高雅,以技艺服人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这种技艺看起来容易,练起来很难。当年杨班侯虽然常战常胜,但不能使其 
父杨禄禅满意。盖因其常用断劲,即击打劲,故“出手见红”。杨禄禅的拳法原本是陈长 
兴所传之炮捶。此拳以击打劲为主。后来杨禄禅在京城清营传艺,发现演练中用击打劲容 
易传人,遂吸取清营中“布库”(即跤手,京人俗称“扑户”)的技法,融入拳中,强化 
了“摔”的技能,一改原先炮捶发击打劲为主的特点。以发掷抛劲为主,从而将炮捶演为 
成了太极拳。太极拳法的摔法远比拳打脚踢的击打术难度大,所以在训练中加入了推手, 
重点是练沾黏连随。不过,在现代推手中,是先搭好手再施展技艺,而在散手技击中,不 
会先搭好后再开打的。这样“沾”的功夫实际上就没有了。因为沾就是掤,是接手的功夫 。
而先搭好手实际是黏。而且在技艺上没有区别太极拳套路中哪些拳式可以用于推手,哪 
些拳式只能用于散手。这些问题不清楚势必造成推手技艺上的混乱和滞后。

推手与摔跤最大的不同是在接手上。摔跤要抢把,可以抢抓对方衣袖衣领衣襟,可 以
抢抓对方手腕拖把肘等。抢抓把位在摔跤中十分重要,故有“宁让跤不让把”之说。而推 
手恰恰不准抓握对方。《杨式太极拳述真》一书中称汪永泉讲授推手时说“不许有抓、握 
、撕掠、箍抱、拿反关节等动作”。也就是说,推手既不能像散手那样挥拳用肘等部位击 
人,也不能像摔跤那样抓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推手是不抓把的摔跤,也可以说它是介于 
散打与摔跤之间的一种对抗性体育活动。

推手为什么不施行抓拿和法?这与推手训练的目的相关,更重要的是根据实战需要 。
我们知道,推手是一种练习的手段。那么它到底是练什么的呢?传统太极拳的推手是训 
练近身用招方法的。在所有拳术技法中近身最难。“手是两扇门”,“门”是摸到了,如何近 
身,即登堂入室,是散手训练的前提,也是一个难点和重点。因此在传统太极拳训练中, 
是将拳式的揽雀尾、提手上式、白鹤亮翅等可以近身发人的动作放在推手中,而一般不会 
在推手中练搬拦捶,左右分脚等非近身动作。从实战需要来讲,太极拳对待的是各种拳法 。
出拳都讲快,要拳如流星。要在飞快的拳势中抓拿住对方,技术难度太大,不易掌握, 
俗话说“好拿不如癞打”。对于掤接技术没过关的人来说,上来就想抓拿住对方很困难。 
再说,即使抓拿住对方,如不及时有效地发放极易挨打。正是考虑到实战的特点和需要 ,
所以推手也就不采用抓拿了。现在有一些人在推手中一搭手就拿了,或使用拳法用击打 
劲,这是不合适的。它混淆了太极散手和推手。刘晓苍先生在《太极拳架和推手》中说: 
“太极推手,也称打手或葛手,是太极拳术练习击技用着的方法,也是学习太极拳法以致 
应用的中间途径。”“应该指出,作为锻炼的推手和实战的打手之间还有一个接手问题, 
即首战序幕的揭开问题,必须恰当处理。实际打手是斗争,绝不会先作搭手,再行出击。” 
刘晚苍先生的话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刻体会。刘晚苍先生没有谈“如何接手”,因接 
手问题在各家都是不外传的。

最近央视第五套(体育频道)在播太极推手教学片,那是误导。太极推手和散手从 
来没有套路对练的模式。署名陈炎林著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中的《太极散手对打》 
和沙国政先生编的《太极拳对练》,都采用了长拳对练的模式,这是不对的。传统太极 
拳训练体系中根本不存在整套的“对打”“对练”的模式。传统太极拳的推手和散手训练 
都是“单式”,没有整套的,这一点与其它内家拳不搞套路对打是一致的。拿杨澄甫1931 
年出版的《太极拳使用法》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我们且不说《使用法》中拳法本身中存 
在什么问题,单就其“某式用法”的形式看,也是光讲单式,不讲整个套路对打的。现在 
流行的各种“进几步退几步”的推手,实际是一种最基本最初级的方法,远未按传统练法 
中要求的按势法和单式去练。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套路对练”。各种套路对练都可以表演 
可以健身,但不能实战。

从历史上看,大家公认的太极拳家都是指能实战的技击家,而非养生家、玄学家、 
修道家,也非竞赛套路表演家。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慢架练法,是辛亥革命后由杨澄甫、吴 
鉴泉定型和推广的。现在的推手也是在这二位大师对传统推手改革后形成的。说杨吴二位 
大师功夫深水平高是可信的,他们传世的拳照可以作证。但他们的传人中能达到那种功夫 
和水平的却是凤毛麟角。原因就在于原传中的快拳、低架等吃功夫的东西没练或没练到底 ,
对于势法劲法乃至推手散手的技法也没练或没练到底。对太极拳理论的解释越传越玄, 
不是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验证理论;而是用理论去检验实践,用实践去迎合理论,
成了一种新的“本本主义”。太极拳是讲“形、势、劲、意、气、神”的。这些现象如 
果再不加以重视并纠正,不加强技法和功法的训练,以为只要两个人都用意不用力地在那 
儿“进三退三”就能练出什么太极功夫来,我看未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