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致和:石板桥畔“豆腐郎”十载寒窗求进仕
一块小小的腐乳,穿越了 351 年古今沧桑,缔造了一个人人皆知的大国工匠品牌——“王致和”。
但王致和究竟是何许人也?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跨越时光,回到长袍马褂的大清朝。
相传,安徽是我国豆腐的发祥地之一,王致和的老家就位于安徽的仙源镇(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安徽仙源古镇
仙源镇商贾云集,各类店铺鳞次栉比,使人不禁想起《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繁华。
街东头有家“王记豆腐坊”,王家几代做豆腐生意从不偷工减料,更不缺斤少两,在镇上家喻户晓。家里三代单传,夫妻俩老来得子取名“致和”,希望孩子一生和顺平安。
《王记豆腐坊》 杨信 绘
虽然几代经商,但王致和的父亲对读书至上的观念极为推崇,于是在王致和7岁时就送他去私塾读书,以期他将来闻达于仕途,光宗耀祖,改换门楣。而聪慧的王致和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待,没几年就考取了童生,二十岁又考中了“举人”。
王致和每天到书院读书,都要经过仙源镇东门的石桥
可是在科举取士的年代,万人争过独木桥,接下来王致和的科举之路就不太顺遂了,最终弃文从商,创立了“王致和”。
(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