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太和革命先烈的历史碎片

寻找太和革命先烈的历史碎片梁子湖区太和镇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老苏区。1925年9月,就建立了湖北省第二个最早的“中共游家垸党小组”;1930年8月,发动了闻名湘鄂赣边区的“李家庄八·一暴动”;有游明山、陈明山、张青山等近百名革命先烈在这里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征战沙场,洒尽热血;……随着岁月的尘封,战争的硝烟已荡然无存,知道这一时期历史事件者已廖廖无几,能被后人谈论起的更是凤毛麟角。

为了勿忘昨天的血腥和沉重,为了英灵不现“孤魂野鬼”,为了革命传统不至丧失,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和张先胜、柯昌银老师在太和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几个月时间,展开了挖掘整理工作,终于将这段历史的碎片连缀成篇。

翻山越岭寻找先烈足迹太和有大小山岭一百多座,地势上东连幕埠山余脉,西陲梁子湖。1925――1931年间,红色革命政权就建立在低山丘陵、逶迤连绵的上洪、陈太、新屋、马龙、朝英、子坛等村,有150多位共产党员领导上万名群众参加农会,进行土地革命。可是在有限的文史资料中,只有50多名党员有粗略的记载,还有100多位无姓名党员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拿着《烈士英名录》,开始了艰难的寻访。

陈太村游家垸是我们寻访的第一站,我们有幸地找到了游明山烈士的儿子――游大洲。这位80多岁的老人,把我们引到他家两间破旧土坯瓦房旧居前,讲述了父亲参加革命的过程和成立“中共游家垸党小组”的经过。上洪宝峰寺曾是“中共鄂城县苏维埃第八区区委”所在地,据说彭德怀元帅还为“苏维埃第八区区政府”挂过牌。我们在上洪村党支部书记陈岳云带领下,来到位于上洪村欧家洪对面半山腰上,在杂草丛生中找到已是断瓦残垣早已颓然的宝峰寺。听到了苏维埃第八区下辖港背、马龙、胡朝英、李家庄、朱山东等党支部领导农会会员打土豪、分田地,枪决恶霸地主;组织赤卫队员攻打“朱林国”、三溪口,配合红军参加“大冶兵暴”等革命活动。

当我们来到“李家庄八·一暴动”誓师大会旧址――后垴,这里已建起一幢幢红瓦白墙、漂亮而整洁的民宅。当年那站满一万多名携带长矛、大刀、梭标、土铳的群众,高呼“消灭六里局,活捉胡士永!”、“杀到谢埠街,石滚砍三刀!”、“苏维埃政权万岁!”的历史场景很难再现,但我们还是从第八区区委委员李盛兴后人的口中知晓了革命暴动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

一块块历史的碎片,凝聚着昔日的光荣,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同时也丰富了我们考订整理的内容。

走村串户访问知情老人我们在寻访革命先烈事迹的过程中,最难的是先烈们在过去艰苦斗争年代或地下斗争环境,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熟悉他们情况的同志也相继亡故,不少事情无从查考。我们为了调查一位先烈事迹,往往要跑很多地方,寻访许多老人;有些事情活着的人则记忆各不相同,难以判断。

柯益胜烈士,我们只知道他是朝英村上舒柯湾人,符石乡赤卫队员,于1930年8月被反动武装头子张树庭抓到胡朝英祠堂杀害。我们来到烈士家乡,既访问了湾子里的老人,又翻阅了族谱,很难走近被历史尘埃所掩埋烈士的足迹。正当我们无功而返时,湾子里有位老人向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烈士的女儿还健在。我们带着喜讯,在太和街找到了烈士的女儿。柯婆婆虽然80多岁,但思维敏捷。她向我们讲述了父亲壮烈牺牲的过程,我们听后如获至宝。

陈干卿烈士,新屋村熊家屋湾人。一天早晨,我们匆忙赶到熊家屋湾时,这个山村小湾没有几个人在家。访问了二三位老人,有的说,烈士是被叛徒暗杀掉的;有的说,烈士是被化装成便衣的团丁抓住的;……记忆已经比较模糊。我们只好带着烈士孙子在太和街做生意的讯息返回太和城区,可是烈士孙子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他叫我们去找他湾子里一个叫陈绪保的老人。我们顺藤摸瓜,来到位于太和派出所旁陈绪保老人家,终于获取了一些革命先烈的翔实资料。

陈绪保,新屋村熊家屋湾老党员,曾任子坛公社新屋大队团支部书记。他告诉我们,在1963年“社教”工作队中,他担任材料员,从一些活着的革命前辈口中整理了一些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资料。他拿出一个发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地记载着30多位共产党员革命故事。我们从他那里知道了,游明山1923年在阳新龙港贩布结识革命人士侯中英的经过;了解到,游明山、陈明山、张青山三人结拜亲家(指结拜兄弟)的事实;听说到,陈玉卿烈士1920年进入武昌胡振坤报馆当一名助理员,后参加铁路工人大罢工,受到当时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人陈潭秋亲自接见的故事。

访每一位烈士后代,听每一位知情老人的讲述,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一路追忆那段峥嵘的岁月,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写作的灵感。

翻阅历史资料进行佐证

编写革命英烈人物传记,我们严格遵照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是梁子湖区这方面的历史资料甚少,查到的内容也有限。

也许先烈英灵九泉有知,在今年3月12日下午,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人用纯厚的武汉话告诉我,他就是“李家庄八·一暴动”领导人侯中英的长孙,叫侯汉生,现在在中船七零九研究所工作。他是从我的博客中看到“红色狂飚――李家庄暴动”一文后,通过我一位留在博客上朋友电话号码联系上我的。从此以后,他经常向我传递他收集的一些革命历史资料。9月24日,他带着家人来到了李家庄,并给我送来了何长工、黄克诚、张震等将军写的回忆录,为这次写好革命先烈传记提供了一些佐证材料。

10月26日,胡国盛烈士孙儿听说我们在整理革命先烈资料,他特意放下手头的工作,从鄂州城区赶回太和,送来了爷爷革命活动的一些珍贵资料。

查阅一份份史料,读每一位先烈传记,我们似乎在历史的地平线上盘恒,让我们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多了一些震憾与致敬。

期盼英烈纪念馆落成

望着案头厚厚几摞记载着几十位先烈生平事迹的资料,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新的想法迅猛在我们的脑海中生成: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长眠于太和大地,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苍黄,换来了歌舞升平的崭新世界,我们应该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建一所革命纪念馆。

让纪念馆松柏掩映,花草环绕,芳草萋萋,鲜花妍妍;

让纪念馆的墙上镌刻上:朱莲英,女,共产党员,1898年出生,1929年7月参加革命,符石乡苏维埃政府妇女代表,……张肇本,男,共产党员,1890年出生,1928年7月参加革命,符石乡党小组组长,……还有那些为革命牺牲,至今《烈士英名录》上无名的胡国其、胡国登、胡云松、李朝兴、高兴甫、高盛浩、陈少臣等革命先烈;

让后世子孙走进纪念馆,走近革命先烈,重闻先烈事迹,重现英雄形象,重温英雄誓言,珍惜今天的生活,创造明天的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