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帅起来没男人什么事了?看到年过半百的她我信了

“I always thought a women in a tuxedo was sexier than a girl in a gown.”

我一直认为,穿燕尾服的女人比穿礼服的女人更性感。

——Ralph Lauren

只要说起“穿西装”的女人,很多人一定会联想到凯特·布兰切特与周迅、艾米莉·布朗特一起拍摄的这这组黑白造型腕表广告:

不用刻意耍帅,举手投足间的自信和气势就已无可比拟。

凯特·布兰切特还曾反串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电影里的扮相形神兼备,着实令人惊艳。

她被称作“大魔王”。

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凯特·布兰切特”,不少人关注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叫她大魔王?”

要知道被称之为女王的女演员不在少数,可是被叫做“魔王”的,却唯独她一个人。

女王、魔王,一字之差,却恰好道出了凯特·布兰切特那份独有的妙。

她的五官大气、硬朗,少了些许女性化的娇媚,

却让她攻气十足,男女通杀,

她的美里并不见讨好与卖弄,而有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与气场。

当她站在同为澳大利亚籍的女星妮可基德曼身旁,

一向以美貌和身材著称的妮可成了红玫瑰,

而布兰切特的从容、舒朗,散发着岁月淬炼的光,好似永不垂落的劲松。

而每当她盈盈浅笑,勾勾手指,

看似漫不经心,却杀伤力十足,

迷死人不偿命,顺便还掰弯了不少女性。

但是凯特·布兰切特的“魔性“不仅仅是体现在个人魅力与强大气场,

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演技,

你永远猜不到她下一个演的角色是什么,就像你想不出有什么角色为她所不能饰演。

1969年,凯特·布兰切特出生在墨尔本的乡村,

平淡的时光,在她十岁的那年出现了裂痕,

父亲的离世,让整个家庭陷入了灰暗。

而进入青春期的她则开始叛逆,她听朋克音乐,穿男性服装,甚至剃了光头。

兀自生长,不被束缚的魔王初成。

而这时候她的生命里也进入了一道光,这就是表演。

疯狂爱上表演的她,从知名的墨尔本大学退学,转而考入了澳洲戏剧学院。

她开始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众所周知,话剧最为考验演员演技,

而毕业的第一年,她就拿下了悉尼戏剧评论委员会的最佳新人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她就这么沉着心演了6年的话剧,直到29岁,才出演了第一部电影。

此后,她一路成长为当今最顶级的女演员之一,演过大大小小不同的角色,

却能演什么像什么,演谁是谁。

她就像拥有魔法的法师,随心变幻,令人叹为观止。

她遇到的第一个际遇是出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她从少女时代演到君临天下,无论是少女的烂漫还是女王的威严,都被诠释得丝丝入扣。

她为了这个角色,请了专门的老师教她古典英语,

不仅读了大量的人物传记,前往博物馆去观赏学习,

甚至漂白了眼睫毛和眉毛,还剃掉了头顶的部分头发。

那个时候的她已经30岁了,

对于“出名要趁早”的娱乐圈来说,似乎这一切来得太晚。

但是对于凯特布兰切特来说却是刚刚好。

在这之前她扎根戏剧舞台,将表演的基本功磨炼的足够扎实,

她所等待的只是一个机会。

凭借《伊丽莎白》,她第一次获得了奥斯卡提名,并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奖项收入囊中。

大器终成,为时不晚。

这个来自澳洲的女演员一下子跃入了众人的视野,

她有王者的威严与气魄,却又有出尘脱俗的纯净。

很快又一个“女王”角色找到了她,这便是《魔戒》中的精灵女王。

犹记得第一次看到精灵女王出场,圣洁、高贵、不容亵渎,

一下子让人懂得了什么叫做“惊为天人”。

随着《魔戒》的大火,凯特布兰切特精灵女王的形象也深入人心。

可是她却并不迷恋“女王”的角色,

因为在表演的世界里,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着她。

到了电影《飞行家》,她迎接挑战出演奥斯卡影后凯瑟琳·赫本,

一颦一笑间还原了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而这部影片也终让她收获了第一座小金人。

女王、精灵、女神……

这样一个个角色标签完全不足以概括凯特·布兰切特,

她像一汪水,随物赋形,在不同的角色容器里任意切换。

她演男人绝对不只是画个妆、穿套西服,

在《我不在那儿》里反串出演鲍勃·迪伦,她演出了角色骨子里的慵懒与骄傲。

到了电影《卡罗尔》,她又让人见识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女王攻”,

她美艳、温柔,举手投足都让人心跳加速。

而最后守望爱情的她,终于等来心中的少女,

一眼万年,深情到溺死人,仅凭这个眼神简直就想给她一座奖杯。

你觉得她身上总有掩不掉的女王气质,

她却一转身去演《蓝色茉莉》里陷入困窘的落魄中年女人,

从优渥生活到一无所有,她演尽了角色的脆弱与崩溃。

她不再是别人嘴里的女王,真正成为了一个与生活角斗的普通人,

而这个角色,也让她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奖项。

从来没有不出彩的角色,只有不会演戏的演员。

凯特·布兰切特经常出演配角,甚至反派,不仅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成为了最大亮点。

在《雷神3》里,她饰演锤哥的姐姐海拉,

作为一个超级大反派,却让人有了想倒戈的冲动。

而在《灰姑娘》里,她饰演灰姑娘的后妈,

美得攻城略地,让人弃械投降。

观众原本冲着公主王子的童话去的,结果都被后妈勾走了。

更厉害的是她在《宣言》里一口气挑战了13个角色,

从乖乖女到朋克风,甚至还有癫狂的流浪汉。

而且可怕的是,她饰演的每一个角色连眼睛里的温度都不一样,

真心难以辨别出这是同一个人所演。

在凯特·布兰切特身上 唯一的不变就是“变”

没有什么角色和人设可以束缚住她。

外形、性别统统不是桎梏,她可以为了演戏剃光头,

也可以为一个角色去通读上万字的资料,每一个角色,她都为之全力以赴。

只要灯光亮起,镜头打开,便没有人可以忽视她的存在。

论业务能力,看她含金量十足的获奖记录就够了:

7次奥斯卡提名,2次获奖、9次金球奖提名,3次获奖、14次美国演员工会奖提名,3次获奖,

她还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美国演员工会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主角和配角奖的大满贯得主。

论个人魅力,她的身上糅杂着复杂而多样的气质与美丽,而又自成一派。

她可以把西装穿的比任何人都要好看,帅起来基本没有男人什么事了,

哪怕不穿高跟鞋,依旧可以气场两米八。

可是在红毯上,穿上裙装的她又那么美,

她好像永远都不会穿错,再华美的衣裳都被她驾驭得恰到好处,

既不哗众取宠,也不过分低调,再加上自身的强大气场,

她的美总有一份气定神闲与理所应当。

而这份独有的强大气场正是来自她内心的力量。

凯特·布兰切特承认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者,

她认为女性可以完成一切的事情,可以演绎一切角色,甚至是男性的角色。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她看来,只要你真心渴望,便一定能做得到。

她还是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她亲自探访孟加拉国、黎巴嫩、约旦等国家的难民点,

身体力行地为他们呼吁更多的帮助与关注。

强大如她,美丽如她,却又从来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岭之花。

在各种节目上,她娱乐精神十足,

她幽默、亲切、风趣,抖机灵、甩包袱,毫无架子。

而有一段时间,关于她的性取向争议不断,

有记者提问她:你是不是真的跟女性发生过性关系?

结果,大魔王本王直接回答了一句:Who cares?

凯特·布兰切特最大的本事就是当你越了解她,你便越爱她。

可在镁光灯外,她却没有“故事”。

她既没有让人茶余饭后闲谈的情史,也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花边新闻,

她缺乏一个明星的噱头与炒作,而是成功把自己隐匿到平淡生活之中,

她生了3个男孩,又领养1个女孩,和老公在悉尼经营着一家戏剧公司,

她最离奇的想法不过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种植一片小树林。

在她的身上真正让人看到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她对演戏有着疯魔般的炽热,对生活却追求流年似水的静好。

可是这却是我觉得她最迷人的地方,

她站在最容易迷失的地方,却又如此清醒自持。

在18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她出任评委会主席,

却在开幕式上穿了一件旧衣,原来这件晚礼服她早在2014年的金球奖上穿过。

对此,她的回答云淡风轻。

她说,“从高级订制服到T恤,垃圾掩埋场充满了不必要被丢弃的衣服,

尤其在今日的时局,如此美丽的衣服不被穿者一生珍惜而且再次穿着,似乎显得妄为与离谱。”

她不被任何眼光左右,遵从内在,勇往直前的成为自己。

如今的她已经年过半百,岁月却留住了她的美,并在无时无刻的告诉你:

她,依旧是这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大魔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