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沦陷时他冒险摆渡搬书过汉口
湖北自古并无藏书传统,直到清末张之洞、端方在湖北施行新政,各种书院、学堂、私人才开始兴起藏书,已晚于京津、江浙地区上千年,宋元本藏书市场上早已难以购到。至今,据统计湖北省公藏古籍有200万册左右,明清稿本、抄本居多,门类齐全、重实用,其中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222部。
近代以来,湖北的藏书家并不算多,比较著名的有宜都杨守敬、黄冈刘卓云、枝江张继煦、襄阳杨立生等,但这些藏书家的书很多都流失外地。唯有武昌徐行可的十万册“箕志堂”藏书不仅保存完善,且藏书质量高,不少刻本、抄本极为罕见。新中国成立后,秉持着“不以货财遗子孙”的理念,徐行可将自己毕生的十万册藏书和几千件文物收藏全部捐出,成为湖北省公藏古籍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本期《长江地理》走进湖北藏书最多的湖北省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图书馆,藏了哪些孤本你还不知道?古籍怎么修复的?记者带你去古籍保存室和修复室探访。
追溯
湖北古籍收藏体系完整,不刻意追求“版本”
藏书
湖北省图书馆原副馆长阳海清多年从事古籍调查和整理工作,据他介绍,目前湖北省的古籍数量在200万册左右,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有222部。这些古籍大部分都藏于公共图书馆系统,尤以湖北省图书馆(现藏古籍46万册)、武汉大学图书馆(现藏古籍近20万册)和襄阳市图书馆居多。
阳海清介绍,湖北公藏古籍的数量,在全国属中等靠前,略次于京、沪、苏、浙、津,与辽、吉、鲁、皖、豫、湘、粤、桂、川、渝等相当。京津、江浙等地自古是经济发达、文化兴盛之地,藏书的传统也由来已久,藏书大家众多,而湖北藏书的鼎盛时期来得较晚,直到清末张之洞、端方等人在湖北推行新政,书院、学堂、机关团体、寺观、图书馆和私人藏书才开始兴起。
当时出现了武昌柯逢时、徐行可、宜都杨守敬等著名藏书家,可惜他们的藏书并未全部留在湖北,甚至大部分流失外地,只有徐行可的藏书留在了湖北,成为湖北古籍的奠基。据阳海清介绍,公共图书馆系统的公藏古籍重要来源之一就是这些藏书家的捐赠。上世纪50年代,湖北省图书馆相继接受了宜都杨守敬、枝江张继煦、蕲春黄侃、黄冈刘卓云、武昌柯逢时、武昌徐行可藏书的捐赠或转让,徐行可的十万册藏书更是使湖北省图书馆古籍收藏从数量到质量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自购和划拨也是重要来源。清末各书院撤销,其藏书及装具都划拨给当时新建的省图书馆,尤以两湖、江汉等书院为多,成为省图书馆藏书的基础。
因为现存湖北公藏古籍主要来自购置与捐赠,所以古籍收藏在一开始就起点高,质量好。不仅经史子集兼收,“类”、“属”亦少有空白,足以构成相对完整的古籍收藏体系,在这个基础上,今后适当补充线装书,采购影印本、整理本和电子本,这一体系将更加完整。
此外,由于湖北藏书活动起步较晚,晚清时宋元书已经价格昂贵,不易购买,于是藏书者更新理念,不再刻意追求版本,而将目光聚焦于明、清刻印本和稿本、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并以“实用”作为首选原则。著名藏书家徐行可堪称这一藏书理念的代表人物,杨守敬、刘心源、张国淦、黄季刚等学者捐赠的书,大多与这一理念相近或相通。因此,在收藏中不乏明清善本、众多稿本、手抄本,有名家批校、题跋的古籍。
由于湖北藏书活动起步较晚,晚清时宋元书已经价格昂贵,不易购买,于是藏书者更新理念,不再刻意追求版本,而将目光聚焦于明、清刻印本和稿本、抄本、名家批校题跋本,并以“实用”作为首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