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汤加减临床应用研究.doc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六味地黄汤的加减方应用于治疗痤疮、肾精亏虚型耳鸣及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六味地黄汤方作为病症治疗的基础,对三种病症进行临床辨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对基础方进行临证加减,根据患者治疗之后的具体症状表现,评定、记录各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基于六味地黄汤的加减方剂,可以有效地治疗痤疮、肾精亏虚型耳鸣、慢性肾炎,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加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40―01 六味地黄汤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以及泽泻六味中药组成,主滋补肾阴,作为该功能的主方以及基础方存在。熟地黄补肾养血、滋阴填精,山药健脾、补肺、清热,山茱萸补肾、滋肝,丹皮泻火、凉血、退蒸,福林写脾脏之热、交通心肾,泽泻可泻肾经火邪,本方为滋养补强的方剂,但是,结构严谨,补泻相贯通二存,相辅相成,可避免补泻任何一方面过度,在临床多种相关症状中的应用均有良好的疗效。本文以六味地黄汤的加减方对于痤疮、肾精亏虚型耳鸣以及慢性肾炎的辨证治疗为例,谈论了该方的加减方剂在治疗这些病症中具有的实际疗效。 1 痤疮 常见于青年人群,俗称为“青春痘”,该病是在性腺发育成熟的基础上,由过盛的皮脂腺分泌、排泄口堵塞、细菌入侵等几种原因共同导致,中医学理论将其病因归为肺脏与胃脏的郁热上蒸颜面、风热外侵、过食辛辣厚味等,青春期的女性患痤疮时,常伴有月经失调症状[1]。 1.1 证治概论 该病症初起于毛囊口部位,为小米粒状的红色丘疹,在得不到及时治理的状况下,逐渐发展成脓包,最终成为硬结性的囊肿,多发于面部、胸背部,常伴随皮脂分泌溢出。面部痤疮,颜色潮红或暗红,痤疮中存在脓点或白色的小粉刺,严重者出现疙瘩、脓头,部分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经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