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工人子弟的人生经历(兼谈机关生涯)(3)
本系列前篇:
之后我去了常州,还是没有找到岗位。有一家单位招聘人员说话挺委婉,把简历递还给我,说道:“您到别的单位好,有没有更好的岗位,如果没有,您再到我们这里。”拿回简历,走了几步路,才反应:又被拒绝了!
若干年后,遇到在本校在别的专业读书的老乡。才知道,当年她也到了常州,签了一家企业,工作了几年后才离开。
没找到工作,就去火车站买票,由于快过年了,结果没买到。碰巧有个人要退票,目的地离我家还有好几个站,由不得我挑选,立刻买下。
离开车还有一段时间,刚好火车站附近有家公园。公园免费,一个人便在里面闲逛。天气很冷,公园也很冷清,过了一会儿,下起大雪,躲在屋檐下,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一片苍茫。
快到时间了,便去火车站。上火车时,人员特多,火车门都别想关上,于是,大家一起喊起号子:“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拼命往里挤,大家终于全部挤进去,火车门也关起来了。
开始,一路无事,列车员在车厢走动也毫不在意。过了火车票上的目的地,心里有些紧张,看到列车员走动,就惴惴不安,担心他要检票。还好,到了下车,列车员也没有查票。
随着下车的人群,到了出站口,又担心检票员发现火车票有问题。排队时,一直盯着检票员。轮到我前面一个人检票,那人把火车票给了检票员,然后就快步走出火车站。检票员看了下火车票,突然向那人追去。于是,我就赶快出了火车站。
回到家,和父母聊了找工作的事。我家有个亲戚,在地区体制内一家单位上班,虽然没有当官,但是因为工作关系也认识一些县里的领导。父母专门请亲戚帮忙,过年时,我也和亲戚聊了一些。亲戚很乐意帮忙,答应了我父母。当然,能不能帮到,帮到怎么样,这不是亲戚所能掌握的。
过了寒假,回到学校。大家只有两件事:毕业论文,找工作。
工科毕业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干,二是写,三是答。学校列出几类课题和相应指导老师,由大家选择。我选了一个课题,按通知要求到达。戴老师讲了一会儿怎么干,并交待了设备。林老师就整个课题简单说了几句,然后列个书单,让我去图书馆查阅。之后,我也没再找过老师,老师也没有过问论文进行状况。
我回去后,做好前期准备,列好计划,就开始了。
我这个课题还好,可以住校,每天按照计划进行。大家都忙忙碌碌,同学也少了一些,可能奔赴外地。晨操,早就没有人去了。白天寝室里很少有人,只有吃饭时热闹些,到了晚上,大家就陆陆续续回来了。
有一天,工作量比较大,已经干了一大半,出了点小意外。按要求,当天工作全部做废,重新来过。当时偷了懒,继续进行。后来发现,之后的数据明显有偏差。整理资料时,就对这一小段数据,进行整体修改。这段数据虽然对整个论文没有多少影响,但从专业角度,则不够严谨。
第一阶段结束,就整理资料,编写论文。学校也开放以前师兄们的论文,可以当场翻阅,供我们参考借鉴。写好论文,就交给林老师检查,林老师没有什么修改意见,于是正式誊抄。
由于本人字写得不好,抄论文比较辛苦,一笔一划地抄着,厚厚的一迭,一个字也不能涂改。花了几天终于抄完,装订后,看着这本论文颇有成就感。
然后准备答辩,还找了间无人的教室,独自进行模拟答辩,努力做到答辩时不翻看论文。答辩时,先由学生在上面讲述,然后下面的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整个过程,可以 翻看论文,不过翻看论文要扣分。
由于答辩要放幻灯片,就要制作投影使用的胶片,那胶片是张透明的塑料片,便跑到学校办公楼。胶片做好后,好像上面有些灰尘,于是那老师就用手掸了掸。发现那手真漂亮,像玉一样,老师也很漂亮。
回寝室后,就跟室友说起这位老师。室友就说:“她呀,你不知道,这可是我们XX师兄的老婆。”这位师兄鼎鼎大名,是本校本专业的,毕业多年,农家子弟,很有才华,破格提拔,是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百度一下,现在已是教授,并担任学校副校长。不过他的相貌比较丑。两人在一起那可是美女与野兽,不不不,应该是郎才女貌。
终于答辩了,轮到我上台,整个过程很顺利,虽然讲台上也放了自己的论文,但从头到尾也没有翻看。因为这个课题全部是自己一个人做的,论文是自己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同学也说我表现不错。
毕业第二年的一天,忽然接到戴老师的电话。戴老师说准备把我的论文发表,问我有什么意见。由于有几个数据进行过修改(见前文),于是,没同意。戴老师还以为我有什么想法,极力劝说我。我只好老实交待,并且说,我已彻底改行,不会再干本专业了,这论文发不发表,写不写我名字都无所谓。
若干年后,有了互联网,一天兴起,百度了自己的名字,发现自己名下有篇论文,正是我的毕业论文。今天写到这段,再次上网搜索,仍然可以看到这篇论文,林老师是第一作者,戴老师是第二作者,我是第三作者。
在这里真心感谢林老师、戴老师,让我的几年大学专业学习,留下略有一丝价值的东西。戴老师人挺好的,现已退休,正安享晚年。目前,与亲家轮流在上海带小孩,一人带半年。戴老师是本文中唯一使用真姓的人物。本来林老师也准备用真姓,一方面和她不熟,好像只给我们上过一门专业课;另一方面担心使用真姓,被有心人搜索出我所处的学校。
我目前仍在机关上班,离退休还有十几年。虽然本文中人名和地址都进行了处理,但是所述本人经历均为真实,在转述所听事情也尽量避免发生以讹传讹。
在准备毕业论文时,也在关注找工作。当年我们专业就业形势不大好,本系统需求不多,全国整个行业也不行。
我们专业有个留校指标,本来校方着意我们寝室的兄弟。不过,一个兄弟考上中国XX大学研究生,要到北京读研;另一个兄弟在家乡省会城市找到单位,也不愿留校。于是,另外一个寝室的同学留校(就是在风景区外冒充老师的那位),如今这位同学已经当上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是我们专业所在学院的院长了,还曾上过央视新闻频道。
本系统在某省省会的一家单位来我校招人,我们专业两个指标,一个班一个。这单位比较好,指标比较俏。结果我们班的指标被隔壁寝室的同学拿到了,那个同学挺牛的,若干年后成为这个单位的一把手。
然后是本系统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单位来我校招人,4个指标,一个班2个,解决住房,有乌鲁木齐户口。这单位在新疆,感觉太远了,大家兴趣不高。
我专门向父母提了这个单位,听听父母意见。父母不同意,并向我说起我大姑姑的事:大姑姑当年学校毕业,热血沸腾,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到了祖国大西北工作。结果不适应当地生活,经常生病。许多年以后,才想尽办法调回家乡。回到家乡后,病也就好了。
我也反复考虑,在一张纸上写上:去的优点、缺点,不去的优点、缺点。这时候,亲戚帮忙的情况还没有消息。我考虑几天后,决定还是去。当时是双向选择,如果双方一致,就要签订合同,签订后就不能反悔了。
于是,那天晚上,就到学校招待所去找招聘人员,准备签订合同。可惜人没在房间,等了一会儿,也没有回来。回到寝室,睡了一晚,第二天又决定不去了。后来,由于该单位没有招满人员,还到寝室做大家工作,但是我心意已定。
后来,我们班去了两位同学,至今还扎根在新疆的土地上辛勤地工作。其中一位,还成为2008年奥运火炬手。
如今回想,如果那天晚上,招聘人员在招待所房间的话,那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条道路。
一支部队也来我校招人,我们专业两个指标,一个班一个,这个指标还不错。我班去了一个,干到团级,后来转业到家乡某市直单位当副调研员。
最后,本系统新疆有家企业来招人,我们专业两个指标,一个班一个。这家企业效益还好,就是地点偏了些,没有在首府乌鲁木齐,没什么人愿意去。首府乌鲁木齐我都没去,这家就更不会去了。一位南方同学没有别的去处,无可奈何,只好去了,后来在当地找了位老师结婚,扎根在祖国的边疆,为祖国XX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
学校提供的就这几家单位,狼多肉少。不过,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陆陆续续都找到工作。到快毕业时,仅剩几个人没到找到工作,其中包括我。
我们系统在本地区所辖县有一家企业,效益不怎么样。不知是企业自己想招人,还是学校邀请。临近毕业时,该企业突然到我校招人。班上有位同学有点心动,特意跑到企业所在地去查看,回来后,说企业不行,没有去。我也没有去。兄弟班有位同学去了,待了一段时间,后来考研究生考走了。毕业后过了若干年,一天在网上看到这家企业早已破产关闭了,图片里厂区满目沧桑,一片荒凉。
由于,我校是部属院校,先在系统内分配,系统内没有分配,还可以回生源所在地区进行二次分配。
学校有个规定,凡是所签单位不是本系统的,一律要交4000元培养费,二次分配的要交36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不交钱就别想拿毕业证、派遣证、户口、粮油关系之类东西。这些东西,在当时样样都非常重要。毕业证、户口就不用说了。没有派遣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没法接收,就是单位一把手同意都没用。粮油关系,那时商品粮还是很俏的,大家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吃上商品粮,怎么可能放弃。
呜呼,大家只好乖乖交钱就范。
临毕业前,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香港回归了。晚上在大教室和大家一起看了直播,由于心里有事,没有太多激动,只是有些遗憾:小平同志若是再多活几个月,看到这一幕该多好啊!不知道毛毛家祭时,是否记得将香港回归告诉她的父亲?至今还记得,那天香港下着瓢泼大雨,播音员说道,大雨将香港几百年的耻辱洗涮干净!
毕业了,回到家,没有工作。亲戚陪我到地区,把关系转回X县。如果亲戚能量大,我是可以直接分在地区的,但这只能幻想而已。地区有关部门巴不得我转回X县,手续办得挺快的。
回到县里,只能耐心等待。曾有人介绍一份临时工作:某县直机关打字员。自己还专门练了一会儿打字,后来准备按约定时间去,却告知已经有人了。只好继续在家等待。
又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得到消息,结果出来了。我到县计划委员会(现在已改为发改委)看到我被分配到Y乡财政所。
按照规定时间,星期五,我早早就赶到了计划委员会,一拿到介绍信,就立刻到财政局报到,财政局很快就给我开好了介绍信。从财政局出来,立马到汽车站找到去Y乡的班车。
到了乡政府,找到财政所,所长没有在,报不了到。只能在乡政府一边等,一边听乡干部聊天。等了一会儿,尿急了,于是到厕所方便。等我出来,刚才一伙人,一个也看不见了(他们去食堂吃中饭了)。
没看到人,只好走出乡政府。走到乡政府大门口,看到墙上贴着一排红纸,仔细一看是选民名单。然后,看到两个熟悉的名字:一个是胖子,我高一同桌;一个是阿文,我高中好友。从名单上得知,他们一个在乡医院,一个在乡中学。这下高兴了。
于是,打听医院和中学地点。医院在乡政府东边,才几百米。于是,先到医院,没有找到胖子,然后就去中学。碰巧在路上遇到胖子,胖子很惊奇,听到我分到乡里,很高兴。于是带我找到阿文,阿文也非常高兴。胖子和阿文都是读大专,一个医专一个师专,读三年,所以比我早一年到Y乡。中午,他们好好得招待了我一顿。吃好饭,聊好天,于是我就打道回府了。
由于正式回X县工作了,介绍一下背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