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识趣(91):逼真非真探文章 高端包装仍为仿

原创一夫之2020-07-21 14:59:12

——一件春秋浮雕云谷纹玉瑗的仿点举例

一件拍卖展品的春秋浮雕云谷相杂纹玉瑗(图1):

图1-1

图1-2

拍品推介为——

春秋、战国玉瑗目前存世数量较少,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5至8厘米。

此件藏品为春秋蝌蚪纹玉瑗,白玉质,表面受沁,色米黄,部分有朱红沁斑。通体圆环形,以阴线勾圈后,以蝌蚪纹作为纹饰,排列紧密规整,雕工细腻,在工具并不发达的当时,雕琢实为不易,此件藏品经过几千年的战乱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着实不易,值得广大藏家收藏!

看上去非常漂亮,虽不能达到人见人爱估计也会俘获赞许一片。但稍细品味端倪即现:逼真而已、玉非真古。

(1)浮色非沁。

沁色的概念比较“形而上”,会因观察者的见识差别所局限和波动,往往一言难尽。这里的“沁”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的色泽漂浮(图2),未入肌理。

图2

(2)出土附着不真。

出土附着是鉴别今、古的一个难得的参照因素(参见《古玉学步(104):出土附着有特征泥巴不尽为生坑》),这件“附着”非自然态:

①“附着”的泥土缺乏二千多年自然附着土壤的结构紧密性、坚结性结构状态,非必须(图3-1);

图3-1

②“附着”的部分无厘头——非沁入、非泥土,状态突兀(图3-2);

图3-2

③“附着”的铁质(类铁质)非铁质自然附着的坚密、不可分隔态(强行分隔会破坏玉件的可能),类似松散铁屑的叩锈残留(图3-3)。

图3-3

所有“附着”均为人为添加因素,此地无银弄巧成拙。

(3)“沁”无伴生、不见门径。

自然沁入皆非独立现象,特别是二千年及以上的沁入往往皆会伴生“土蚀”,仅仅蚀之轻重差别而已。此件“沁”处无蚀,沁入无“门”,浮色非沁(图4)。

图4

(4)纹饰无章法。

玉瑗浮雕云谷相杂纹。此类纹饰由浮雕虺龙纹解体演化而来,盛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虽然纹饰繁杂,但必须有一定严格的规制可寻(参见《古玉识趣(58):王玉制作循规式纹饰不敢乱出格》)。此件纹饰杂乱无章,不合时代规制(图5)。

图5

(5)新料之嫩,非千年埋土之透。

此件为嫩透的新料雕琢而成,同样见“透”,但是新料之嫩非经千年埋土的熟透。生透、熟透之差别,经丰富的阅历可以产生感悟。

(6)封蜡非包浆、玉新无沧桑。

油光太过,非真古玉自然态可比。虽油润欲滴,但蜡封毕竟非古玉之包浆,新嫩玉质难呈历经岁月的古玉沧桑。

不得不说,此玉瑗的型制中规中矩、制工已经非常了得,然逼真毕竟不为真。虽然如此,已进高仿一类,不过若再经一番功夫和几年磨合后,挤身“古董”行列就更加不易识别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