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奇特的一座陵墓,一千多年来墓地寸草不生,鸟都不敢落一只

发布时间:17-07-0919:30魏永辉 名师,历史达人

西夏,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文明。历史上,关于西夏文明的记载少之又少,这大概是因为这个文明存在时间过于短吧。据推测考察而言,西夏文明从兴起到灭亡,前后不过两百年左右的时间。

西夏作为一个封建体制的国家,是有党项一族为首领建立的,这个文明第一次出现在历史长流中大约是在公元十一世纪前后,这个时候正处于宋朝时期,也许正是因为宋朝内忧外患之下,这个小小的国度才可以在乱世中生根发芽吧。

历史上对于西夏文明的记载极少,即使是那些刻印在史书里的文字,对于这个文明的介绍也是迷迷糊糊若隐若现,让人只觉得这个短暂的文明神秘莫测。

西夏建立于公元十一世纪,结束于十三世纪,具体来说,西夏是在公元1227年被蒙古人的铁骑压境下灭亡的。这个前后不过190多年的封建政体就这样在短暂的昙花一现中从兴盛走向灭亡,成为了历史中的一朵浪花。

而就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中若隐若现,模模糊糊的国度在沉没在沙河中千年之后,重新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西夏文明的重现于1972年。这一年,在宁夏的银川,一个被安排在此修建军用飞机场的工程队在施工之时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个沉默已久的文明遗迹。最初的时候,他们只是在土地中挖掘出了一些破碎的陶瓷碎片,事实上,陶瓷碎片并不是十分稀罕的东西,让他们真正震惊的是,这些陶瓷碎片上居然刻写着神秘的文字,显然这些文字并不属于已知的中国古代任何文体。

这该如何是好呢?

工程队马上通知了宁夏地区的博物馆,让他们派些专家来看一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考古学家的再三探测之下,他们才发现这块施工用地之下竟然埋藏着一座古墓,伴随着这一座古墓的重见天日,专家们欣喜若狂。他们立即对这周围一块沙漠地区都进行了挖掘,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让他们在这大约30公里的地区里发现了九座金字塔形状黄土堆的陵墓。

伴随着对陶瓷碎片上的文字的深入研究和对这些陵墓的考察,专家确认这些陵墓属于西夏皇室的王陵。而伴随着这西夏文明的一步一步重见天日,关于这几座王陵的神秘问题也接踵而来,故而西夏王陵又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金字塔群”。

第一,这几座陵墓不仅是如历代王朝的陵寝那般按照从南往北的帝王辈分顺序的先后排列的,更加让人奇怪的是这几座出土的王陵竟然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的顺序排列相似,这难道是偶然吗?若说这真的是一个巧合,那么,更加奇怪的是这里的每一座陵墓单独看起来竟然与中国自古便有的道家八卦图案不谋而合?

这不禁让人惊讶,要知道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西夏的历史,都无法探查到这个短暂的文明与这八卦风水有任何关系,所以至今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这是为什么?

这里很可能的解释是,随着西夏王朝的建立,他们急需在中原文化中吸取“养分”以巩固自己的政权,当然墓葬方式也是其中之一。其实,西夏王陵主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时候,选贺兰山作为王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在中国早有三大龙脉之说,夏国主选在贺兰山麓,肯定寄寓了对西夏王国辉煌的美好宏愿。再有贺兰山可以阻挡部分西北风的侵入,这也正是与国文化常常讲“天时、地利”的含义如出一辙。这种“北斗七星”“八卦图”自然就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他们就照单全收了。

第二,西夏建立者党项一族原本世代都是游牧民族,而王陵建造的地方也是游牧的好地方,那为什么这陵墓四周竟然寸草不生呢?难道这陵墓是夯土建造的吗?这个解释显然是不成立的。

要知道即使这王陵是夯土建造的,但凡土中有缝隙就一定会有草生长的,而且再坚硬的泥土都不可能比石头更加坚硬,显然,这些夯土不可能在这数千年里没有任何缝隙。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这里寸草不生呢?是因为当时人们建立陵墓时经过特殊的处理吗?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处理能在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中保持依旧运作呢?显然也是不成立的,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元代有一个《赵礼让肥》的折子戏里有一句:“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落草为寇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把贼寇当作草一般比较,说明草籽落地即可生根,不管环境多么贱恶,都能以顽强生命力存活。

后来经过推测,这里的土在没有作为夯土之前就被蒸过,也就是说,这些土就是所谓的“熟”土,里面的养分跟种子已经没有发芽再生的能力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西夏王陵周围千不长一根草的缘故了。但又一个令人懊恼的问题油然而生,熏蒸的作用真能持续近千年,即使真是这样,陵墓难免有随风刮来带有草籽的泥土,这些浮土不是经过熏蒸的,草籽难道不能在此生根发芽吗?当然,西夏人也可能用一种别的什么不为人知的办法也说不定。

第三,在这乌雀横飞的西北荒漠地区,在这王陵之上竟然没有一只乌雀在此逗留。要知道这些地方素来都是乌雀们的最爱,而这乌雀素来都是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前行的,那么,王陵这样一块宽阔的地方为什么没有鸟雀的逗留呢?难道是因为这里寸草不生导致鸟雀没有不在此逗留吗?显然不是。要知道鸟雀之所以在西北逗留,不过是寻求一个栖息地而已。那么这样鸟雀横飞却不逗留的原因是因为封建王权的威慑吗?让人匪夷所思,不禁惊愕。

这里也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跟第二个解释联系起来的说法,在泥土被“蒸”过之后,经过数年,泥土里已经没有鸟儿们需要的“食物”了,这样的话,鸟自然不会落在上面。可是,光秃秃的石头和虬枝也不见得会有许多食物,那为什么鸦雀总是把石头和树枝作为“集散地”,而从不在王陵上造次,莫非鸦雀也知道封建帝王的权威不容冒犯。

猛吸一口北方的冷空气,想到西夏王国前期与北宋辽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宋金鼎足相持,雄踞西北200年,无不使人顿生敬佩之情。

陈列在博物馆的雕龙石柱、石马、琉璃鸱吻和石雕人物像,依旧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收藏的西夏碑文、佛经、佛画和瓷器依然清晰明辨,给人惊叹。特别是188公斤的鎏金铜牛,更是西夏文物瑰宝。西夏王朝给后人留下的谜底,几乎无法从《党项传》和《西夏传》等一些典籍资料中获得一点蛛丝马迹。不管这些奇怪事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让人无法理解的秘密,都不可以否认西夏文明在历史中的神秘地位和存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