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

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书评

01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转眼间就狼吞虎咽地把煮起来的鱼吃了个精光,不久,就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是带着鱼竿去寻找大海,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盖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子女,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底是要鱼还是鱼竿呢?这引发了我们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带给我们的就是关于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书中的“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就是英币里一个很小的货币单位。那么你是去遥望月亮呢,还是俯下身去屈就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讲述的是斯克里特兰德在他四十岁那年,为追求自己的内心理想,从高贵潇洒的绅士贵族沦落为蓬头垢面的画痴,诠释了在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的含义。

作者毛姆,是20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之一,说他是世界文学巨擘和故事圣手一点也不为过。

他的《月亮和六便士》在豆瓣的评分为8.8分,这部堪称完美的小说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让一代又一代读者将之奉为必读佳作。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

毛姆写这本书的异常之处,就是他在写一个天才的理想的树立过程中,并没有用一个比较常规的方法去解释理想的最高境界,而是用冷峻的事实给你解释有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人去追求理想的过程。

02

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在他四十岁那年,抛弃妻子,只身来到巴黎画画。

当“我”在巴黎一家很不体面的旅馆找到他时,用道德谴责他的过错,他竟然没有否认一切。

“我”质问他,“你离开了你的妻子,没有给她留下仨核桃俩枣过日子,她怎么生活下去?”
“我养活了她十七年了。她为什么不能换换位,养活自己呢?”
“你总该想想你的孩子吧。如果你这样撒手不管,他们就只好流浪街头了。”
“他们这么多年来都在享福,多数孩子并没有这样的福气。”
“我”很困惑地问他,“那么你为什么要离开他们呢?”
“我想画画,我得画画,我管不住我自己。”

他说这话的时候,“我”似乎感觉到他身体里有某种强烈的力量在挣扎,感觉出某种东西的冲击非常强大,不可遏制,把他死死地控制住了,仿佛由不得他的意志。

看到这里,我们发现斯克里特兰德身上已没有任何世俗的东西能羁绊到他,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画画。”

为了这个信念,离开了繁华的伦敦,告别了优渥的家庭生活,抛弃了那个必须讲究社会道德与家庭责任的文明社会,逃离到了巴黎,变成了一个有着异于常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人。

03

五年后的圣诞节前夕,斯克里特兰德在他的小阁楼里病得差点死去,平常总被他瞧不起的斯特罗伊夫不顾妻子布兰奇的强烈反对收留了他,把他养在自己家里精心照顾。

病愈后的斯克里特兰德并没有任何感激之情,相反,还把斯特罗伊夫的画室霸占了,更出格的,布兰奇爱上了他。

善良的斯特罗伊夫把自己的房子和一半的钱留给了布兰奇和斯克里特兰德,并盼望着布兰奇会被斯克里特兰德抛弃,回到他的身边来。

然而,比斯特罗伊夫想象还糟糕的是,没过多久,布兰奇自杀了,原因是她和斯克里特兰德大吵了一架,斯克里特兰德摔门而去。

斯特罗伊夫把布兰奇送去了医院,布兰奇没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至死都不愿见他一面。

斯特罗伊夫伤心欲绝,最后决定回到他老家,呆在他母亲身边。

“我”知道这一切,再也不想见到斯克里特兰德了,然而,之后的某一天街上我又碰到了他。

“我”本不愿搭理他的,但是最终写作职业的敏感,使“我”想进一步深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我”提出了那个似乎让我最难以理解的问题。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招惹上布兰奇吗?”

“我需要她。她生就一副好身材,要哪有哪,我想画一幅裸体像,等我把画儿画完了,我对她就没有兴趣了。”

“她是全心全意爱你的。”

“我不需要爱情。有时候我需要女人,我无法克服我的欲望,但是我的我憎恨欲望,欲望把我的灵魂囚禁起来。我期盼着那个时刻,那时候我将摆脱掉所有的欲望,让自己毫无羁绊地创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斯克里特兰德身上有着强烈的灵与肉的冲突。

无疑,布兰奇只是他的一个肉体欲望,他无法克服自己的欲望,他恨它禁锢他的精神,并希望自己将来有一天不再受欲望的支配。

斯克里特兰德为了自己的“灵”的追求,努力逃离“肉”,极端地将两者强硬地摆在人生的两端。

04

几年后,斯克里特兰德流浪到了塔希提岛上,一登上岛屿,他就认定这是他一辈子都在苦苦寻找的地方,于是不再流浪了。

后来,他还娶了一心把他当成自己男人的土著女子阿塔,并和她生了一个孩子,在那里过起了神仙眷侣般的日子。

然而,没过几年,他得了可怕的麻风病,身材面容都变形得很可怕,村里的所有人都离开了他们,只有阿塔对他不离不弃。

斯克里特兰德得了麻风病后还是没有停止画画,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他的房子的墙壁上创造了一副创世纪的杰作,那画气势磅礴、充满肉欲、激情四溢。

然而细看这幅画作,有某些令人恐惧的东西,一下子我们可以感觉到,斯克里特兰德已经挖掘到造化的隐蔽的深处,发现了既美丽又恐惧的秘密。

这简直是一副天才之作!

这幅画作是斯克里特兰德瞎了以后用自己的心创作出来的,画完之后,他就离开了人世。

阿塔告诉最后看到这幅画作的库特拉斯医生,斯克里特兰德从来没有抱怨自己的命运,也从来没有失去勇气。

最后,阿塔依照斯克里特兰德的遗嘱,一把火把房子连同这幅创世杰作烧了。

“斯克里特兰德知道那是一副杰作,他取得了他所想要的。他的生命是完整的,他创建了一个世界,看见这个世界很好。然后傲气而蔑视地,把这个世界摧毁了。”

怪异的杰作被摧毁了,什么都没留下,这与文明社会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斯特里克兰德并不想做出什么事,也不想成为什么人,他只是要宣泄他自己的心情,他决计不会给这个可笑的世界留下多一点宝贵的艺术财富。

05

斯特里克兰德自始至终都称不上是一个为艺术奔走的勇士,他仅仅是为了自己舒服,遵从了灵魂的选择而已。

他就是这么一个不完美的人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这也正是毛姆创作这本书异于常人的地方。

这本书虽然看完了,但它带给我的思索远远没有停止。它告诉我:所有的人都应该为自己活一次,哪怕一次,即使是失败了,你再回到平庸的生活去捡六便士的时候,你还是感觉到至少我的看过月亮的。

江离菲菲读书看世界

(0)

相关推荐

  • 为何女人宁可跟流浪汉私奔,也不要深爱他的丈夫

    一个女人能原谅男人给她造成的伤害,但不能原谅他为她的缘故而做出的牺牲.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有这样一个桥段:一个爱慕虚荣的妻子,她整天结交所谓社会的名 ...

  • 六便士与仰望的月亮

    思文   我敬畏理想,也同时恐惧它.   前几天,突然在朋友圈见到我北京的旧友正在骑行,从北京到河北,八天,72KM,一路上时而分享着百度地图,时而欢呼雀跃的路过一个个地方,和久违的朋友吃一顿饭,路过 ...

  • 《月亮与六便士》:如果只看到理想与现实,说明你没读懂这本书

    我觉得你像那种永不停歇的香客,走向一座也许根本不存在的神坛.--<月亮与六便士> 无论走到哪儿,我们身边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半生汲汲营营,为碎银几两,沿着一条没有风景的道路庸碌奋斗,待到他 ...

  • 《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孰轻孰重?

    毛姆的这篇小说主人公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故视频中用了大量与高更有关的图片.

  • 从《月亮与六便士》看女人的敏感性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蓝本,用第一人称"我"为叙述手法,描写了原是证券经纪人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绘画的梦想放弃了令人艳羡的工 ...

  •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人过中年,是活在当下,还是逐梦前行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人过中年,一眼就能看尽余生,每天看到的都是昨天的重复.恋爱的激情早已经被鸡毛蒜皮.家长里 ...

  • 月亮和六便士

    <月亮和六便士>随感 周末.终于翻完了<月亮和六便士>最后的章节.本来很薄的一本书,却读了数日. 一直不怎么喜欢英国文学,除却文化差异的隔阂,其行文遣词总是难以讨喜. 尤其上了 ...

  • 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过. 你愿意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克兰德就这样做了,中年 ...

  • 第五届征文大赛 |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赛特·毛姆成书于1919年的长篇小说,首先说明这本书和月亮或者便士没有任何关系,作者在书名中用了这两个意象来指代世 ...

  • 《月亮与六便士》:卑微的爱,不会被珍惜

    我在时光深处,等你 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至今仍有很多读者. 本书叙事风格十分独特,读起来会有些吃力,需慢慢适应.尤其前几章,铺垫冗长,必须耐着性子才 ...

  • 你也拥有月亮吗

    陌生人, 你好.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思特里克兰德的灵魂中,潜伏着一股强大的无名吸引力,那股力量在他四十岁这一年的某一天,平静的出现了. 他打定主意追寻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