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懂“混沌思维”,终生难入大道之门
混沌,在中国神话中代表的是天地未分时模糊一团的状态,后有盘古一斧劈开混沌,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天地由此开辟,世界也从模糊一团,到上下黑白分明。混沌的概念后来延伸到意识领域,则代表“模糊”、“蒙昧”、“无知”,处于是非不分、黑白不明的一种状态。然而这看上去浑浑噩噩的状态,却得到了道家的认可与推崇。
比如《道德经》对道的描述是“其上不皎,其下不昧”,同时代表了上下不分与黑白不明。对得道者的描述是“沌沌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像婴儿一样的无知状;并且与昭昭俗人作了明确的区分——“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不明不察而昏昏默默,道家为什么会推崇这样一种状态?
在《庄子-知北游》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泰清向无穷请教,问:“您知道'道’吗?”
无穷回答:“我不知道。”
太清又问无为,无为回答:“我知道'道’。”
泰清就去问无始:“无穷的'不知’与无为的'知’,哪个对,哪个错?”
无始则说道:“不知道是深,知道是浅;不知道处于内,知道则处在外了。”
听了无始的这番话,泰清说道:“不知道才是知道么!知道却是不知道么!那么有谁知道不知之知呢?”
“不知之知”,不知道才是真知道,是不是听上去不太符合逻辑,有点乱?其实这就是混沌,混沌本身便代表无序,英语叫chaos,混乱的意思。老子所谓“大智若愚”、“大盈若冲”、“大象无形”、“大辩若讷”、“大方无隅”、“大成若缺”、“大音希声”、“大器免成”等等,均是由(有)序进而突破到(无)序的一种混沌状态。而这种状态,便是道家所认为的天地本源之状,“象帝之先”。
为什么不知才是知?因为知,个人的认知,它会被人本身的眼界、学识、悟性等等所局限,而“道”它是无限的,不被任何东西所局限,所以凡是说自己知道“道”的,他的认知一定离“道”还很远。而只有认识到自己是无法以知来知“道”的,他的这个认知才算是接近了道。这也就是道德经所说的“知不知,尚;不知不知,病”。
如果把个人的知看作是一盏灯,灯光照亮的地方大,还是灯光之外的黑暗大?知之外,便是不知;知的范围越大,不知的范围便越大。而不知,也可称为“无知”,“无”本身便是无限的。所以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走“知”这条路,注定是一条无穷无尽的路,没有尽头,到达不到彼岸,得不了道。
而《庄子》接下来又用眼、耳、口各自的局限来讲这个道理。无始说:“道不可以听闻,听到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了;道不可以言说,言说了就不是道了。知道使形状成为形状的是不显示为形状的道理吗?所以,道是不可以用名称来称谓它的。”
为什么道不可闻?因为你所能听到的东西,都被自己的听力(理解力)所局限,道可能被你的听力局限住吗?所以听来的道,它不是道。同理,看到的道,被你的目光(眼光)所局限;说出来的道,被你的口舌(表达力)所局限,均不为道。那么要如何去知“道”?不以听,不以闻,不以言。也就是“塞其兑,闭其门,不出户,不窥牖”,进而“致虚极,守静笃”,把自己放到一个昏昏默默无知无欲的状态。无知则不被知所局限,无欲则不被思所局限,以混沌对混沌,以无限对无限,如此,方可获得对道的“知”。而知者,不言;不言之教,方是传道。
“使形状成为形状的是不显示为形状”,其实便是“物物者非物”的意思。造就万物的,一定并非万物,就像创造出人类的,一定不是人类一样。所以万物有形,造物者无形;万物有名,造物者无名。而如果道有形有名,则沦落到了万物的层次,故庄子曰:道不当名。
无名,无形,窈窈冥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这便是道。想要建立对道的认知,则不能以眼观,不能以耳闻,不能以言说,不能以知得,不看不闻不言而无知,这便是混沌思维。
附《庄子》对话原文:
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仰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无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