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军军团政委,后成兵团司令员,却没有授衔,晚年当副主席
前言“野幕敞琼筵,羌zhi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如今军人是一种职业的话,那将是最危险却又最神圣的职业。自古以来,每当国家遭遇危难,都是军人赋予责任的时候。而到了近代,无数热血男儿挺身而出,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为了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兴旺而奋斗。
建国后,那些经历生死存亡,无数次战斗活下来的开国功臣们,几乎每一位的身躯上,都留下战火造成的创伤。就如曾任四野13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他那在红军时期多次受伤的双手,已经造成终身的残疾,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卓越军事才能的发挥。
只不过这位功勋赫赫的开国将领,却成为唯一没有参加授衔的兵团司令员,虽然略有遗憾,但程老晚年成就很高,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
抗战时期,山西是重要的敌后抗日所在地,而在革命早期,这里走出的革命先驱也不少,如开国元帅徐向前,此外程子华也是山西运城人。
其实程老本姓苏,只因家境贫寒,幼时过继给姨母家,于是跟随姨夫姓程。养父养母待他不薄,少年时的程子华也十分聪慧,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官费的太原国民师范学校。
顺利毕业的话,程子华将成为一所学校的教员,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但程子华入学这几年,参加过学生爱国运动,也受到革命思想、马列主义的熏陶,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促使他走上了革命之路。
1926年底,程子华考入黄埔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共产党。虽然学习时间仅仅只有半年,但他无论从政治、军事还是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当年他还参加了广州起义。
这次起义最终失利,程子华也在战斗中受了伤,还因此与组织失去了联系。伤病养好后,他辗转多地终于在河南岳维峻部找到了党组织。
在程子华的协助下,部队中的党支部得到很好的发展,为1929年的大冶兵暴打下坚实的基础。起义后,起义武装编入红五军第五纵队二支队,支队长就是程子华。进入中央苏区后,程子华参加了数次反围剿斗争,职位也得到了提升,历任红307团团长、独立三师师长、红四师师长、红二十二师师长等。
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程子华带着中央的指示前往鄂豫皖苏区,担任红25军军长,与吴焕先、徐海东一起率领红25军踏上长征路,经历独树镇、庾家河等战斗、还创建了鄂豫陕苏区,接着北上在保安县与陕北红军成功会师。
根据中央的指示,红25军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红27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程子华担任军团政委。
红军时期程子华是军团级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是兵团司令员,参加授衔的话至少是个上将了,但程老为何较早的调离军队系统,与授衔擦肩而过呢?
红军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程子华的经历很多,但是他的调动也非常频繁,能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很短,没有积累足够的人脉和功绩。
而辽沈战役胜利后,程子华擅作主张拿下了密云,差一点就影响了主席的大战略。此外程老与林总的交集不多,两人关系一般。到了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程子华调离部队,成为家乡山西的省委书记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成为一省的大员,虽然职位显贵,但程老再也没有回部队,没有参加55年的授衔,略有遗憾。
到了晚年,程老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副国级的领导人。
结语
曾经一位意气风发的学子,放弃原本美好的生活,置身于革命事业。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匆匆而过,但其中的经历却是常人无法想象、无法经历的。程子华一生多次负伤,与死神擦肩而过,虽然最终迎来伟大国度的建立,但是却留下了一身战争烙印和一双“爪子似的伤残手”。
作为唯一没有军衔的兵团司令员,程老没有什么不满,以热诚的态度投入到祖国建设发展事业中,余生兢兢业业,尽自己的所能。1991年3月30日,程子华病逝,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