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弓序的要点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京胡在拉弦乐中有着很多特殊的演奏方法,由此便造就了它的独特魅力,成为任何器乐都无法替代的具有浓郁风格的民族乐器。

京胡的弓序是很有特点的,如果没有学习过京胡的弓法,只是按照一般弦乐的套路去演奏唱腔或乐曲,那只能是把音符演奏对了,韵味和劲头却无可品评。这里所指的“弓序”就是演奏推拉弓次序的法则。任何弓弦乐器的弓序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按乐器所表现的乐曲风格不同,弓法的次序也就各不相同。

京胡的弓序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种规律主要来源于为京剧的声腔伴奏,在伴随京剧近两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固有的弓法模式。这种京胡的弓序实际上是将各种弓法进行组合排序,只有将各种长、短、快、慢、强、弱、连、断,以及换弦的弓法稔熟于手,再与各种附点、切分、连音等节奏型进行组合,才能创造出多种多样富于表现力的弓序。

按照京胡的弓法特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规律:

1.乐曲、乐句的开始一定都使用拉弓;乐曲结束或句尾一般都用推弓结束。

2.在伴奏上很明显的一个处理弓序方法就是:在轻重音的处理上,京胡有弱拍重拉、重拍轻拉的“逆动序”  (海震:《戏曲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第195页),即乐句进行中的小节内重拍音,采用推弓演奏。

3.乐句进行中,如遇弱拍连音到下一拍,弱音采用拉弓演奏,用回弓(即推弓)演奏记谱中的连音线,这是其他器乐演奏所少有的淡化连音线作用的演奏方法。

4.乐句开始时,如遇四个十六分音符一拍,或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后一个八分音符以拉弓起的情况,必采用先连弓再分弓的弓序。

5.乐曲中遇有附点时,两个音符之间多采用分弓、抖弓、带弓演奏。

6.在唱腔伴奏中,遇有两拍到四拍的拖板长音,多采用八分音符时值的分弓来进行同音反复,或采用颤弓演奏。

7.乐曲中遇一拍内有两个相同音符,多采用先推后拉的弓序,而且把重音放在弱拍上演奏。

8.乐曲中遇有中慢速切分节奏的音型,多采用淡化切分的方法,即把切分音符用推弓填充演奏。因切分音在京剧各个行当唱腔里的使用都很普遍,唱腔使用的是切分音,但伴奏却是将切分音填满,即使用“衬垫加花”的演奏方法。

以上是传统的切分音伴奏方法。随着京胡的发展,各种弓指法技巧都不断地得到创新。这其中就不乏锐意创新的何顺信先生,他对弓指法的改进影响了几代京胡人。

何先生在以上唱腔切分音的演奏上基本保持原来旋律,这种切分音的弓法运用在现代戏中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如,《杜鹃山》“乱云飞”:(谱例:“温其久一反常态”一句,略。)

虽然以上这些规律性的弓法一直沿用至今,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绝对的。何顺信先生就曾大胆打破以往传统的规律和模式,为推动京胡艺术的向前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在弓法技巧上“独树一帜,强于抖弓的特强'三连音’型弓法”以及'强弓牵引导航’演奏弓法得到很好推广”(曹宝荣:《何顺信琴谱》,大连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14页),全国各地争相效仿。如《望江亭》中“三连音”型弓法:(谱例:南梆子“只说是杨衙内又来搅乱”的首起过门,略。)

又如:《望江亭》中“强弓牵引导航”型弓法(即在进入转折点之前的强弓暗示):(谱例:二黄摇板“蒙师傅发恻隐”与“每日里在观中”两句唱腔后的过门,略。)

还有《祭塔》过门中“抽弓”拉法(即强音拉弓后把琴弓抽回,再用拉弓开始下个音符的演奏):(谱例,略)

以上所述京胡的演奏弓序是在京胡艺术发展历史上形成的。这些规律性的弓法可以给我们演奏提供参考。事实证明,只要是符合剧中人物情感,能把作品诠释到位的创新之举,并不会遭到排斥。尤其在近几十年,样板戏和京胡独奏曲出现后,京胡弓法及指法得到质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京胡的表现力,这些有益之举我们是提倡并赞同的,目的是使京胡这件古老的乐器能焕发出奕奕神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