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活瘀通络汤痛风治验
袁某,男,38岁,干部。1990年8月5日首诊。患者主诉:初起右下肢内踝上缘皮肤发红,疼痛灼热,到某医院诊断为“痛风”。治疗1周后红退痛轻。未及3日,足背又大面积发红灼痛,继而膝外侧又红一块,近乎掌大,亦发红热痛,行走困难。经治疗又半月余,症状小减,行走仍不便,右脚一落地,腿便觉无力而痛。共住院治疗2个月余,病情基本稳定,唯足背尚留红肿而出院。上班不到1周,偶因饮酒过量,于7月20日夜病发如前。复住院治疗10余天,效果不佳,疼痛不休,特来求诊。观患者右足背、内踝、膝外侧三处暗红,触之叫痛,皮肤发热。舌质红绛,苔微黄厚、乏津,脉滑数。辨证:热郁血瘀,脉络受阻之痛风症也。治宜清热疏风,活血通络。方用自拟活瘀通络汤治之。
处方:生黄芪24g,防风9g,荆芥9g,薄荷9g,僵蚕9g,赤芍15g,牡丹皮15g,红花15g,牛膝12g,络石藤24g,白芷9g,生地黄15g,葛根15g,忍冬藤30g,生甘草9g,5剂。水煎,空腹温服。
嘱其忌烟酒及一切辛辣、海鲜、猪头、蹄肉等荤腥发病之物3个月。
8月11日二诊。患者自感疼痛稍轻,红肿消去1/3。原方加当归尾15g,炙穿山甲6g,续服5剂。
8月16日三诊。诸症续有好转,行走已不甚跛,舌质红而不绛,津见润,脉滑数之象稍减,病已明显减轻。改拟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法续治。处方:生黄芪30g,金银花30g,生地黄24g(酒炒),牛膝15g,天花粉15g,赤芍15g,牡丹皮15g,紫草15g,当归尾15g,炙穿山甲9g,地龙15g,制乳香、没药各9g,生甘草9g,5剂。
8月22日四诊。见患者行走已正常,面带笑容,进门便曰:病好多了。细观其患肢膝、内踝肤红全消,足背尚存一小块微红,触之不甚痛。切其脉缓和之象,舌质已不红,苔薄津润,病去已十之七八矣。原方微加减,另加土茯苓30g,续服7剂。3年后随访多次,病未复发,工作、生活一如病前。
按语:此例痛风症用药顺利向愈,其要有二:患者谨遵医嘱,不犯禁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初用活血凉血、疏风通络法为主,如生黄芪、荆、防、僵蚕等;红肿见退,复以活血通络、凉血通络药如忍冬藤、红花、当归尾、赤芍、穿山甲等,风疏热退,血活络通,所以红肿消而疼痛止。此病忌口十分关要,即使全愈,亦当注意。尤其是腥辣之物。如水中所生之一切动物如鱼、鳖、虾、蟹、黄鳝、泥鳅等;更有酒、肉、辣椒、椿芽等,食之便发病,比其药来,灵验多矣!若想此病治愈,患者必先忌口。(周正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