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砚秋欧洲考察思考京剧舞台的布景灯光(二)程先生对布景灯光的改进

作者简介:蔡端俊,厦门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程派资深票友,台北醉霜国剧研究社会员、響宴程派票社副社长,程派门户网站“秋风起”版主。

从程砚秋欧洲考察思考京剧舞台的布景灯光(二)程先生对布景灯光的改进

布景和灯光无疑是舞台美术中两个最主要的范畴,提供了舞台表演流转的最基本的视觉平台。传统京剧中,布景本是基本不作深入考量的因素,除了守旧、氍毹、一桌三椅以及少量简单轻便的道具之外,几乎并无其他(海派应另作他论)。至于灯光,向来是以照明为主旨,更不必谈善用了,就是在现下的舞台上的运用也依然是十分粗糙而单调。程先生在欧洲大陆的演剧舞台上所见的美术形态,那派发展构建完善的舞台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幸亏此番考察不在短期,故而他并未落入匆匆中买牍还珠的迷井,他有充分的时间与剧人和艺人交流切磋,作深思熟虑和披沙淘金,因为他知道“勉强去学别人徒然是束缚自己,消灭自己而已”。

一些著名的戏剧人从写实剧实践的经验上给予程先生改革中国京剧的忠告,也许他们的说法仅是一家之言,并非金科玉律,也万万不必盲目拿来自抬国剧的身价,但却是很有参考的价值和深思的必要。

法国的兑勒措辞最为强烈,关于布景他告诫道:“利用布景以改良戏剧,不到三年,就要破产。”“欧洲戏剧和中国戏剧的自身都各有缺点,都需要改良。中国如果采用欧洲的布景以改良戏剧,无异于饮毒酒自杀,因为布景正是欧洲的缺点。”莱茵赫特则有较为中肯的建议:“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不用布景,只要有灯光的威力就行;否则要用布景,也只用中立性的。”这些话已屡屡被大家引用,他们很诚恳地道出了欧洲写实风格戏剧人的无奈、艳羡和忠告,这字里行间流露出写实布景的隐痛,强调的却是中立(写意性)的布景,这事实上已然是欧洲写实剧本质劣根限制下可望而不可及的境界,而中国(东方)写意剧,却可以、也必须选择这样的舞台性质且着意发扬之。

关于灯光的话题,程先生对于欧洲舞台的灯光可谓如痴如醉,他赞叹不已地描述:“欧洲舞台上的灯光,那的确是神乎其技!我们这个世界是处处使人厌恶的,惟独进了剧院,全部精神便随着视线而集于美妙的灯光之下,恍如离了这个可恶的人间而另入于一个诗意的乐园。月下的园林,海中的舟楫,岸头的黄昏,山上的云气,一切在诗人幻想中的伟大、富丽、清幽、甜蜜,在欧洲舞台一一献给我们的,那就是灯光的不可思议的力量。” 其中在柏林国家剧院观看的非战剧《西线无战事》,他看到剧中士兵那种欲哭无泪的神情,只用一种暗淡的灯光,就烘托得凄心动魄。程先生马上联想起可以在《春闺梦》或《荒山泪》中采用,而且回国后他果然大胆的在《春闺梦》践行了这种想法,。

当我们提到写意性的时候,其实灯光这个要素天生恰恰吻合于这一特质,因此先生大胆预言中国舞台的前途必不能忘记灯光的重要,而且说将来采用欧洲舞台上的灯光是毫无问题的。而今呢,毫无问题的问题恰恰仍是大大的问题,不该忘记的记忆却又大大的被遗忘。即便略有采用,多不得其所,往往落入诡异造作,畸变为光怪陆离。因为采用灯光不是盲目的,程先生看到的欧洲剧场所用的灯光,是要可以使生活环境得到一种抽象而融合的衬托的,可以增加戏剧的情绪的,是要润物细无声,是要悠然见南山,得意已忘言的。对于灯光运用程先生另有具体分析,将在后文作进一步说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