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流淌的江南文化
□苏报记者 程黎莉
“吴淞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水乡人,是沪苏两地割不断的血脉。在新时代,这条河将为沪苏同城发展注入更大活力。”这是本报热心读者贾戎在引力播客户端上的留言。他最近一直在关注“苏报沪行——顺吴淞江去海上”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
2012年春天,苏州小镇青年贾戎带着行囊只身来到上海。他成长于吴淞江边,茁壮于苏州河畔。从初来乍到时跌跌撞撞,到三五年后在上海扎下根,贾戎从此与这座城市相融相亲。家乡苏州与工作地上海,让他感到一样亲切,因为他从小就是在窗外的吴淞江边长大。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贾戎来到上海工作。说来也巧,公司在嘉定区,不远处有条大河。同事告诉他,水是从苏州流过来的,所以就叫“苏州河”。贾戎上网一查才知道,苏州河其实就是吴淞江,童年的记忆刹那翻涌上来。“覅往停在岸边的船上跳,要是船开走了,阿爹就要顺着吴淞江走好远好远去上海寻你了!”在爷爷的叮嘱声中,年幼的贾戎一直很清楚,这条大河是通往上海的,只是当时觉得上海离自己的家乡车坊好远好远。如今,虽然离开了家乡,吴淞江却依然静静地陪伴着他,给他带来最亲切的抚慰。
这抚慰,来自水陆相接的地缘关系和同根同源的江南文化。《尚书·禹贡》中有言:“三川既入,震泽底定。”太湖水入海依靠3条江,声势最大的要数吴淞江。在苏州市吴文化研究学会会员王为国所著的《吴淞江文化研究》一书中提到,千百年来,吴淞江流域不仅历史文化悠久,且贸易兴旺、商业繁荣。在明清时期,苏州更是商业大都会,长江中下游的航运中心。“因此,可以说上海的港口地位和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是由吴淞江赋予的。”太湖慷慨地向东海输送丰沛的湖水,两地先民之间的沟通,商船的频繁往来,源源不断带去了灿烂的江南文化,让这片处在长江三角洲最前缘的年轻土地,与身后古老的江南水乡血脉相连。
苏州“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誉,也与吴淞江流域的繁荣密不可分。王为国介绍,从历朝历代的方志史料来看,在宋以前,整个吴淞江流域几乎没有什么水灾。在六朝至唐末五代时期,吴淞江流域在开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塘浦圩田堰闸体系。明永乐时期,“掣淞入浏”和“以黄代淞”工程,使吴淞江流域的水系结构和水文地理发生了彻底改变,进而对环境、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工程导致吴淞江主干道清水日弱,泥沙沉积,淤塞加速。虽经整治,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至明隆庆时期,通过对下游上海段淤地的疏治,吴淞江的最终流向被确立,从此以后成为黄浦江的支流。
吴淞江的变迁不仅改变了沿线流域的水系结构、水文地理,也进而改变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催生了一批产业市镇,对那里的社会结构、政治面貌和历史人文等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