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海曲路,半部日照史!
如果说哪条是日照最有记忆的路
那一定有海曲路
(郑培波摄)
海曲,日照历史上第一个县治古县名,秦至西汉,今日照东港区属琅琊郡海曲县。海曲县是当时全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也是日照封建社会历史上经济文化最辉煌的一段时期。
(20世纪80年代老区街景)
日照人民为纪念这一历史,1983年4月,把日照市区中心大道命名为“海曲路”,这是日照市区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一条道路,也是最能见证日照城市发展的一条道路。
(20世纪90年代日照路与海曲西路交叉处十字路口)
海曲路西接南湖镇,东到万平口风景区,作为贯穿整个日照新老市区的城市大动脉,海曲路在日照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路,是城市的动脉
一条路
往往浓缩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
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海曲路对于日照市而言
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海曲中路上的百货大楼)
在老辈日照人的记忆中,80年代石臼所(石臼老街附近)跟日照城(百货大楼附近)仍是相距20里地的两个城区,那时到石臼所的海曲路已经铺上柏油了,路两边是高高的白杨树,大概是四车道,不宽,但直,车少,也没有几个叉路口,自行车可以撒着欢儿骑。从日照到石臼的道路两旁还全是荒地和庄稼,一直到了高家村,才有人烟,营子村离海曲路还是远远的……
(海曲路旧貌)
在日照市政府东迁之前,海曲中路(化工厂以东至沙墩公路桥段)是最为繁华热闹的路段,也是日照的政治、商业中心,日照县(市)主要机关单位和大型商场都聚集在道路两旁。
但是因为日照城原由农村县城发展而来,城市基础设施差,海曲路中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季污水乱流,两侧房屋破旧低矮,经商摊点比比皆是,单位和居民户混杂一体,街景和道路环境差强人意。
1992日照市设区带县,石臼隶属东港区。考虑到日照城市的长远发展,新成立的日照市政府把新市区的建设和市政府的东迁提上议事日程,在确定市政府新址以后,对围绕中心的各条道路进行规划和命名,其中贯穿东西的海曲路向东顺延至青岛路,覆盖原来石臼的黄海四路,直达第二海水浴场(万平口),从此这条路成为游客来日照旅游泡海澡的必经之路,所以很多外地人都知道日照有一条直通大海的海曲路。
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曲路
1996年日照市政府对海曲路进行了建路以来大规模改造。一条路,改变了一座城市的面貌。 改造后城区几乎所有公交线路都经过此处,且与其他支线干道连通左右,道路两边汇集着各大地标性建筑和商业楼盘,成为助推日照城市建设“催化剂”。
海曲中路俯拍。(张浩 摄)
蜿蜒起伏的海曲路途经三个高点,自西之东,依次是西岭、东岭和烟台路岭,东西二岭以老县城为核心,界定老城区畛域,而烟台路所在的岭却是日照新城中心。
去年,日照市地名委员会曾有意将海曲东路更名为迎宾路。不过一些网友认为,海曲路作为日照最有特色的道路,发展过程几乎可以代表整个日照的发展历史,足以代表日照这座城市,让人铭记在心,这条路能够引起太多日照人的回忆,因此,不少市民反对将海曲东路这一地段改名为迎宾路。后来经商议,决定海曲东路道路命名暂时不做调整。
海曲路是日照市区最繁华的一条道路。(张浩 2013年8月摄)
随着日照城市规模发展不断扩大,海曲路作为东西向交通主干道,车、人流量剧增,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熙熙攘攘,交通变的拥挤。如何再对现在的海曲路进行提升,也成了市民关注的问题。
现在,海曲路正在建设地下通道,项目建成后,通过跨线高架道路衔接烟台路和海滨五路,方便乘客进站离站以及社会车辆通行。该工程西起迎宾路与海曲东路交叉口以西,下穿枣庄路、北京南路、烟台路、威海路,在文登路以西连接地面道路,地道双向六车道,全长2.4公里。
海曲路主线下穿,能够保证主要车流方向的行车速度,通过设置匝道与客运站北广场衔接。地下过街通道,保证行人进出客运站,实现了人车分流。
海曲路地下通道的建设,将实现城市交通与综合客运站枢纽高效便捷的换乘,极大地方便旅客出行,疏解该区域交通。
一条海曲路
半部日照史
那些如烟往事
如今都已流淌进黄海
消失在岁月长河
现在的日照长高了
变大了,更美了
不过关于海曲路那些的记忆
还一直留在日照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