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知青岁月难以忘怀
68年下乡后的第一个冬天,记得那年特别冷,三天两头下雪,待晴天化雪后,屋檐下的冰溜柱子杆杖面柱粗,有一尺多长,太阳出来了,本来狭窄的村里小巷,更是变得泥泞不堪,我们穿着从家带的布棉鞋,一跺哧都湿了,冰冷的雪水凉透心。
山下乡时,我们班在临潼插队的四位女生年底结算后,还要倒找口粮钱。四人商量回家要钱,早六点出发,一点多走到零口火车站。年底戴红袖章人多,查得严只好买票。一张票八角,四人凑了三元一角还差一角钱。眼看火车快进站了,把人都急哭了候车室扫地老大爷见状给了她们一角钱,方解了急。来到农村,我们需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是“挑水”,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这绝非易事。新发屯的水井水面比较浅,只需要扁担勾在水桶上打水,这是技术活,弄不好水桶就掉到井底。而且井台上结满冰,也挺危险挑水成为男生的义务,这些没有难倒我们,学会了挑水,也学会了生活,困难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克服的!
记得刚下乡的时候,生产队派了一个社员给我们做饭,尽管伙食很差,一日三餐还能吃饱。后来没人给做饭了,没办法,我们女青年只好轮班学着做饭。城里的孩子哪会做饭啊!在家时,都是父母做好,吃现成的。在青年点做饭倒也简单,小米捞饭,米汤加把盐,白菜土豆往锅里一推,点上火,炖烂了就吃。什么油啊,调料啊,全没有!更别说鱼肉了。第一年的时候,国家对知青有优惠政策,每人每月有2两油,习是供销社总断货。即使油来了,也就是几天的功夫就吃光了。到过年过节,队里分上那么一点点肉,馋得我们眼睛都绿了!唉,吃上两块肉,美上半个月!
历史造就了知青,知青书写了历史。那个时代的人已渐行渐远,当年的知青现已年逾七十,双鬓飞霜,风华不再。但是,知青精神永存,乡村故土常思,那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广阔天地经常魂牵梦绕在我们心头。插队回城五十年,知青岁月魂梦牵。春夏秋冬务农事,往事依稀浮眼前。青春少年鬓染霜,梦回故土再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