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半仙刘伯温的书法,说好的仙气呢?
在民间传说里,刘伯温是和诸葛亮、徐茂公一样的半仙。
刘伯温名基,伯温是他的字。
真实的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元代考过进士,当过县官,后来被朱元璋招至麾下。他对朱元璋的作用,颇似诸葛亮之于刘备,更似张良之于刘邦,所以在民间,有个说法叫“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而朱元璋则称刘伯温为“吾之子房”。
刘伯温文采过人,书法不多见,仅见的书法写得雄壮有力,大有颜鲁公意趣——
这幅作品是给一卷草书的题跋,说有人拿来草书饮中八仙歌请他题,但他只知八仙歌而不识草书,这话说得倒是很套路。
在单田芳的评书里,刘伯温是那种机智过人,能掐会算的仙翁,而这幅字写得苍劲朴拙,笔笔落在实处,没有仙气,倒是很接地气。
在金庸小说里,朱元璋起初是明教首领,后来定国号为大明,即来源于此。
历史上确实有明教,明朝也确实和明教也有关系,只不过,这层关系并非来自朱元璋,而是来自刘伯温。
刘伯温在评书里那么神,这并非凭空而来。因为刘伯温在年轻时,曾得到一部《六甲天书》,他慕名来到此书发源地,发现了明教社会组织,他进入明教,学了诸如奇门遁甲之类的很多本事。投奔朱元璋后,也是他建议后者以“大明”为旗号。
刘伯温是个文学家,他的很多文章都有寓言味道。这名声传到民间,寓言便成了预言,刘伯温也成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
其实,这还真不夸张。比如他那篇著名的《卖柑者言》吧,里面虚构了一位把腐败的柑橘化妆得很漂亮的奸商,借以讽刺统治者。而在我们今天,那样的卖柑者竟真的存在:给坏橙子打蜡,以次充好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屡见不鲜。你说刘伯温神不神?
ps:你知道哪个是打过蜡的橙子吗?
一个半仙似的人物,照理应该活得很洒脱。
比如范蠡,张良,都能功成身退得意逍遥。刘伯温其实也属此类,明朝建国没几年,封了诚意伯,老刘就辞了官,回老家浙江青田养老去了。
可是,“诚意伯”这名字不是白来的,刘伯温太真诚,太实在了。
一个人太实在,太真诚就容易仗义执言,得罪人。
刘伯温得罪的是丞相胡惟庸。朱元璋想请胡惟庸当丞相,之前找刘伯温单独谈话,刘伯温实在啊,他打了个比方,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让胡惟庸驾辕,车没准就翻了……
历史证明,刘伯温预测对了。不过他也因此遭遇了暗算,在他65岁那年,偶感一次风寒,被胡惟庸派的御医关照后,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临终前,他让儿子把那本天书交给皇上,并要求刘家子孙不得再碰这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