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驰在祖国正北方的“共青团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有这么一个机车组,是北疆草原上赫赫有名的排头兵,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始终坚守在祖国“正北方”,努力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它就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包头西机务段担当包头至白云鄂博间货运列车牵引任务的“共青团号”机车组。成立60多年来,从第一任司机长开始,每一任司机长更换,机车组都会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对于他们而言,交接的是一面团旗,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传承弘扬“包韵梦想、机务先锋、青春扬帆、年华熠辉”精神的嘱托。

机车组司机合影

叫响品牌

1960年,全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在祖国的正北方,尔甲亥机务段(包头西机务段前身)成立两年之际,面对包钢大规模建设和包兰线开通后运输生产带来的压力,面对工作环境艰苦、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重重考验,段领导班子提出创建特色班组扛红旗的思路。此后,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决定将工作作风过硬、工作业绩突出的建设型5516号机车组打造为“青年示范班组”。后经全国铁道团委、原铁道部机务局批准命名为“共青团号”机车组,全路第一台命名为“共青团号”的机车就此诞生。

全路第一台“共青团号”建设型5516机车

机车组第一任司机长陶金庆带领青年职工们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在运输生产中处处冲锋在前、事事争当表率,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共青团号”机车组逐步走进干部职工的视野,成为全段名副其实的典型车、品牌车。

在“共青团号”机车组的发展史上,有一位名噪一时的典型人物,他曾以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名铁路职工的身份出席全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他就是第七任司机长武天生。

“当我从蔡凤鸣司机长手中接过团旗的时候,他告诉我必须始终牢记一句话,'扛好你手中的团旗,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这句话始终在我脑海中回荡,指引我不断前进。”武天生深情地说到。

擦拭、保养“共青团号”蒸汽机车

1977年3月,兰州铁路局铁路运输告急,呼铁局按铁道部要求进行支援,作为三台机车中的一员,武天生奉命带领机车组成员驾驶“共青团号”前进型2065机车加入到支援兰州铁路局的大会战中。到达石嘴山机务段后,大家一下车就写了请战书,当晚即上线值乘,在煤质不好、线路不熟、一个单程焚烧近20吨煤的情况下,机车组全体成员没有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有一次,由于煤质不好,机车驶到半路就把煤水车上的煤用完了。停车等待救援,无疑是给机车组丢脸。于是武天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从机车后面装满煤的货车车厢里取煤。每每回忆及此,武天生总会激动地讲到:“我带领副司机、司炉三个人手提肩扛,大干了两个多小时,从车厢搬了煤,解决了难题,没有给我手中的团旗和'共青团号’机车组抹黑。后来,兰州铁路局和其他铁路局来支援的同事都说,干了这么多年乘务员工作,还头一回听说这种新鲜事。

机车组获得的荣誉

武天生带领机车组全体成员奋战三个月,保证了趟趟列车满载超轴,安全正点,与其他铁路局同事共同抢运大武口机煤800万吨,圆满完成了任务。因为在这次特殊任务中表现突出,“共青团号”机车组荣立集体三等功,次年武天生代表机车组光荣出席全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也让“共青团号”的名头越叫越响。

 稳步发展

1983年,“共青团号”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因运输生产需要,“共青团号”转由前进型6565号蒸汽机车担当,完成了第四次机车换型。此时,机车组把建设重点放在规范基础管理和提高业务技能上,对业务学习、机车保养和班组管理进行全面强化,使机车组整体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先后实现了安全行车100万公里、200万公里的好成绩。

“我接手司机长时,铁路正处于大干快上的关键时期。我们驾驶着这台前进6565号机车,发扬共青团号精神,争当运输攻坚战的排头兵,向全段1400多名乘务员、98台机车和全局职工发出了'出满勤、干满点、多拉快跑比贡献’的倡议。当时仅一年,我们就超轴91次,多拉货物26900多吨,相当于在包兰线多开了10列满轴列车。说句实在话,在我们同一时期,'共青团号’机车组作风过硬,能打硬仗那是出了名的。”“共青团号”第十六任司机长闫顺利回忆时,激动地说。

“共青团号”机车完成向“内燃”的动力转型

1991年4月,第一台内燃机车首次配属包头西机务段,“共青团号”机车组结合生产需求,调整思路,为转型过渡做好充分准备。1994年,“共青团号”转由DF4B型7295号内燃机车担当,实现了由“蒸汽”向“内燃”的动力转型,完成了第五次机车转换。1995年,机务段开始生产力布局调整,为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号”机车组的管理水平,扎实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段党委决定将“共青团号”机车组变更转包为DF4C型4275号内燃机车,完成了第六次机车换型。后来,伴随着草原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电力机车全面担当干线牵引任务,“共青团号”机车也换型为DF8B型5165机车,由包兰干线调整至包白线担当货运牵引任务。

检查机车状态

为了充分发挥“青字号”品牌的模范带头作用,现任“共青团号”司机长杜超坚持做到班组里自己带头,车间里班组带头。2018年8月,包白线因洪水冲毁大桥而停运,导致白云鄂博行车公寓乘务员无法返回包头,车间组建突击队前往白云鄂博行车公寓,替换部分停留时间较长的乘务员。杜超接到消息后,带领4名党员带头报名。运用车间经常会因为突发情况出现人员不足问题,车间党总支和团总支共同组建青年突击队,杜超带领机车组全体成员率先加入,日常车间人员紧张,或因突发情况需要临时换班,他们召之即来、从不推脱。久而久之,在杜超的带领下,机车组成了车间有名的“应急小分队”,只要车间临时缺人,领导最先想到的肯定是“共青团号”机车组。仅2019年一年,机车组就参与突击任务21次,完成各种临时任务57余次。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段上发出了组建突击队的号召。“共青团号”机车组司机长杜超带领机车组成员第一时间请战,累计出动26人次,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又一次擦亮了“共青团号”品牌。

永葆本色

讲传统、讲学习、讲团结、讲责任,是机车组接续传承的一大法宝。每逢新成员加入,司机长都会和机车组的老前辈带着他们去参观段史文化教育基地、文化长廊,讲一讲“共青团号”机车组的成长历程,让他们知车史、知荣誉、知任务,把加入“共青团号”机车组的誓言融入血液里。

机车组成员总结分享经验

“共青团号”机车组要求严、规矩多是出了名的。自打成立后,机车组就要求每名成员做到“三问”,即问质量观念牢不牢、问执行两纪一化严不严、问卡死制度是否落实;细化安全管理机制,坚持做到“三不离”,即检查机车不彻底不离开、异常现象未判明不离开、隐患未消除不离开;严管“两个一样”,即有没有领导添乘一个样,白天和黑夜一个样;严控“两个执行”,即执行规章制度一丝不苟、执行标准化作业一项不漏。机车组还制定“每日一题、每趟一问、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学习制度,组织机车组成员“结对子”“一帮一”,专门为基础薄弱的成员开小灶,形成了“横向比、纵向帮,学习热、练功忙”的浓厚氛围。

行驶中的“共青团号”机车

1992年出生的王天宇,虽然年龄小、入路晚,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考上了司机,并加入了“共青团号”机车组。在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比武中,他一举摘得桂冠。爱学习、爱钻研的他,还和机车组成员摸索出包白线制动系统冻结预防法、高坡区段机车常见电气故障应急处置法,有效预防了机破、临修事故的发生。王天宇的快速成长,只是“共青团号”机车组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60多年来,从“共青团号”机车组走出的业务骨干超过200人,获得省部级荣誉的20余人,走上管理岗位的有70多人,一个个出类拔萃的业务尖子从这里走向更大的舞台。

机车组乘务员交流实作经验

时间跨越一个甲子,“共青团号”机车组经历了七次机车换型,防止事故近200起,防止机破830多件,防止路外伤亡事故570多件,防止撞大牲畜420多件,累计安全走行6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50圈,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火车头奖杯、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诸多荣誉。现如今,“共青团号”机车组成员们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传承发扬团号精神,人人奋发、个个争先,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生动实践中全力奔跑、追梦前行。

编      辑:柳伟炎

监      制:江   帆

审      核:袁绍银

文章来源:草原铁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