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茶店子” | 谭友弘
常经209国道巴--恩段的人没有不知道“茶店子”的,因为这里是巴恩通道必经的第一个乡镇--茶店子镇。人们常称“茶店镇”。“巴东县茶店子镇民族初级中学”也正坐落在这离巴东县城26公里处的209国道边。
茶店民族中学(摄影:李明)
久居茶店,从教20余年,只感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出人才、成就人的好地方。
忽一日学校工作所需,走访了一位年近七十原从我校退休的老教师。我的不期探访,没想到老教师高兴之致。不待我嘘寒问暖,他的话夹子便打开了。
我们从学校的近况谈到学校的变迁和发展,从近几年从学校毕业深造后考入“清华”的学生、曾在茶中学习过的“留美”学生谈到哪些学生是如何的优秀和“有出息”,从一位位老教师的退去、一个个新老师的就任谈到哪些领导的升迁和哪些优秀教师的高就……最后,我们聊到了“茶店子”的由来。从老教师滔滔不绝的谈话中,我似乎明白了老教师的感叹:“其实,茶店子是个出人的地方!”
原来,现在的茶店子在很久以前并不叫“茶店子”,而是叫“鸭塘窝坑”,也就是现在“茶店民族中学”这个地方。当时这里是一块大洼地,洼地中央有一个大水塘,周围几个农户喂养的鸭子常在这里戏水,故而得名。自然,“鸭塘窝坑”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茶店民族中学新建的“学生食堂综合楼”正是建在“鸭塘窝坑”之上。
“鸭塘窝坑”又是怎样变成现在“茶店子”的呢?我揣着成年人的好奇和对老人的敬重听完了他的讲述。话还得从头说起。
大概是清朝末年,恩施有一姓康的大户人家,家资殷实,后生能文善墨。于是,于某年某月康家后生决定投考京城(考进士)。投考途中,后生用驴驮着行囊,步行于山中小道,上山下坡,涉水渡河。一日天雨路滑,行至野三河(巴东与建始交界,现有“野三河大桥”)时,水大浪激,渡船不渡。后生回想起一路旅途艰辛,遂发誓道:若能考中进士,一定修石板路两条:一条从恩施到巴东,一条自大支坪到宜昌。
石板路(图片来自网络)
康家后生后果考中进士,不食誓言,三年之内便修好了两条石板路。道路宽约1米至两米不等,全部用石板或石条铺砌而成。恩巴“石板路”自西向东横穿“鸭塘窝坑”北沿(现茶店民族中学校园东围墙外仍保留着一段石板路),路至“鸭塘窝坑”共计360里。据说,当年此地一姓向老人还亲自参与了路程丈量。因当时修路所花银板钱数额巨大,这里的人们便给“石板路”叫出了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路名--“银大路”(这一带的人们到现在还这么称)。
讲到这里,老教师伸出粗糙但仍粗壮的大拇指,甚是称赞了康家后生一番,还说他当年任课时虽不是班主任,也常常把这些事讲给学生听。我没敢打断老教师的话头,只是默默地点头。
银大路通,来往行人便多了起来。一日一安徽姓杨的老头做茶叶生意行至此处,身体疲惫,口渴难忍而又无处解渴,便在此处(正鸭塘窝坑)借居了下来。几天后,老头仍无心前行,便在此处开起了一个供过路行人饮茶歇息的小店。
杨老头对人和蔼,特别体贴过往行人的旅途劳累,茶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杨老头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大凡从此路过的行人都会在这里歇息、饮茶。时间一长,加上“鸭塘窝坑”这名字也不好叫,人们都习惯地叫这个地方为“茶店”了。
茶马古道(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当地的人们见开茶店有钱可赚,便又在杨老头的茶店旁边开起了“斋伙铺”,即做糕做饼、供来往行人饮食住宿的店铺。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店子”。据说本地现还健在的谭某两兄弟便是当时谭家“斋伙铺”主人的后裔。
这样,过往生意人等来到这里,既有茶饮,又有饭吃,还能歇脚借宿,便自然而然地把“茶店”和“店子”合二为一,称之为“茶店子”了--这便是沿用迄今的茶店子的最早由来。
到了民国初年,这里修起了巴东南岸最早的公路--“巴石公路”,即巴东到咸丰的石门坎(与四川交界),现改称“209国道”。公路从“鸭塘窝坑”南沿通过。
公路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靠“银大路”的老“茶店”和“店子”的生意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红火。人们纷纷迁居公路沿线,公路沿线的居户越来越多,“店子”也更多了起来,从西向东沿巴石公路连成了一片。“茶店子”以东因有一水塘,人们为了有别于“茶店子”,便称其为“塘上”;再向东北沿巴石公路的小商业发展更为迅速,交通更为便利,人们便称其为“新茶店子”。这样,现在的茶店子集镇在当时便是由“茶店子”、“塘上”、“新茶店子”三个区域组成的。
后来,到了“人民公社”时期,这里行政划分为“茶店人民公社”。于是人们又习惯地将以上三个地名“合三为一”,统称为“茶店子”了。--这便是现在人们所称“茶店子”的真正内涵。
巴野公路(摄影:危劲松)
老教师向我讲述了以上有关“茶店子”地名的由来以及变迁,还讲了很多故事中的小故事,什么“二十五里带一跑”、“田老汉一餐吃三升小米稀饭”等等。瞧着老人一脸的得意劲,听着老人风趣而又认真的讲述,我不禁打趣道:“听您一席话,胜读茶店书!”
临别时,老教师一再告诉我,他所讲的也是从先辈们口中流传下来的,也不一定完全确实。不管怎么说,我被老教师惊人的记忆力和年近花甲却谈笑自如的精神风貌折服了。
返校途中,我细细地咀嚼着老教师用“康家后生修石板路”教育学生“成才”“成仁”的故事,品味着“杨老头开茶店”、“谭家开斋伙铺”这一个个重大举措与茶店地方文化的联系,尤其是老教师“茶店是个出人的地方”的感叹,我的脑子忽然乱了起来。难道老教师是在向我暗示什么吗?
我想,这一切的一切也许正是一种“茶店文化”吧!
注:
文中“东围墙外的一段石板路”现因高姓家族房屋重建已不再可见;“'茶店子’以东的水塘”最早是供给“鸭塘窝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用水的水源之一,后因“自来水”的改善而废弃,再后来因居民修建住房被填埋占用。
此文写于2004年冬,载于《鄂西民族》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