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云游”是道士宗教修持生活的一种形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道士离观云游,路途遥远,风餐露宿,食无定时,歇无定处,非常艰苦。
正一派和全真派道士都将云游作为体现苦行励志的一种手段,也是对道士信仰和意志的磨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明代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在《道门十规》中要求:
“出家之后,离情割爱,舍妄归真。必当以究明心地,修养性天为务。操戒行,磨炼身心,支笠箪飘,孤云野鹤。或遇名山洞府挂搭安单,参谒明眼师匠,问道亲师,切究性命根宗,深探道德之要,悟彻宗门,玩味法乱,不以利名挂意,富贵留心。虽饥风暑之切身,不易其操;虽困贫苦贱之役心,不夺其志。忍辱藏垢,言行谦和,卑下柔弱,精神纯一,心存柔逊,性戒刚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了在云游中生存和传道,云游的道士还必须具备多种宫观外生活的本领。《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其云游之士,必会祈晴祷雨,祛邪断佐,拯灾援救,及善风水,能风鉴,会星命,能吟作,会书画,方可游也,不然则凡俗之士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全真祖师们的诗文中,对云游参访也多有述及,要求云游的道士,只携带衣装、洁具、钵盂以及方便铲、云笠、蓑衣等等。在云游中既寻师访道,又弘传道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