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香到蒋畈

含香到蒋畈

我多次到过金东的塘雅镇含香村,也参加过《芗溪曹氏宗谱》的祭祖大典,来到过金东区美丽而又古老的洞井村,翻越过曾经是严婺古道的太阳岭,多次考察位于兰溪市梅江镇的蒋畈村曹聚仁故居。

金东区塘雅镇含香村位东黄线9公里离塘雅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含香村交通便捷,村庄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丽村庄。

含香村原名“百鸟村”。相传,北宋时山东人张迁,辞去大将军职务改为经商,南下到金华府东一处百鸟成群、风水极好的地方定居下来,取名百鸟村。后来,皇上因外敌来侵,要重新起用张迁,张迁接旨后,这时,他口中正生着疮,臭气难闻,在民间找到一种“鸡舌香”药物,含在口中去见驾,皇上问话时,因他口中含着“鸡舌香”不能说话,只是一股劲地点头,这样一来,被奸臣钻了空子,说张迁欺君,皇上听信奸臣,下旨斩了张迁。后来查明了原因,皇上深悔,送张迁回百鸟村安葬,并御封百鸟村为“含香村”。

含香曹氏始迁祖曹应物是曹光远的第十三世孙。生于元朝至元二十一年(1284),卒于至正七年(1347),应物公祖上居金华,其迁居含香,生三子二女。含香村有村民2000多人,其中曹姓占了一半左右,金华有很多曹氏支脉都是从这里衍发出去的。《芗溪曹氏宗谱》有云:金华曹氏之祖光远公,因五季之乱从山东来到金华,本居太阳岭脚长塘(源东一带),后迁居金华城保云寺前(今金华市区古子城区域),原建有曹氏家庙。后来在金华西华寺后面的古银杏树附近,形成以曹氏的聚集地,有一条街叫曹家巷,是文人荟萃的地方,丽泽书院就发源于曹家巷。元至正年间,由应物公从金华城迁居芗溪,并建宗立祠开枝散叶。

曹氏宗祠位于塘雅镇含香村西南侧,清代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坐北朝南,平面布局呈长方形。祠堂建筑前后分为三进,每进面阔均为五间,第一进为大门,第二进为中厅,第三进为后堂。平面布局呈长方形,是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本祠门面造型庄严高俊、磨砖、石雕、石刻俱全。本祠三进、三天井,两厢房,厢房外观壁全用镂空花板与天井隔离。三进前檐明间和第二进后檐明间之间置穿廊,建筑两侧各置回廊三间形成院落。屋面为硬山两坡顶。一进前檐明间开设大门,做磨砖门面,内开八字门,抱鼓石一对,祠堂门前照壁保存完好,后檐柱子置牛腿,斗拱,二进前檐柱子置牛腿、斗拱,牛腿、雀替、斗拱雕刻禽兽、花鸟、回纹、龙纹图案,雕刻工艺精致,磨砖门面做工细致,整个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前两年整修后已经基本恢复,虽然牛腿、雀替等木雕不复当年之精美,但磨砖门面做工细致,都是原生态文物。而且,宗祠最里面还有一个”寝室“,是专门用于安放祖先牌位的——这在金华农村的祠堂里是很少见的。

曹氏宗祠楹联有:

长发其祥休矣祖考有震且业;永昌厥后宜尔子孙继序不忘。

祖业溯源长跻跻跑跑外则尽物内则尽志;

宗功遗泽远雍雍肃肃僾乎有见慨乎有闻。

洞井村位于金东区源东乡的西部,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地势。北面有高山太阳岭与兰溪市梅江镇交界;东翻尖岭背可望源东乡政府驻地山下施,施复亮、施光南故居东叶村;西攀金鸡岩、鸡窝尖眺望金华北山大盘尖;南越铁锁关、过麻堰水库可至金义公路曹宅镇。东西阳郑、大塘两个行政村相拥护卫左右,是一个已有千年历史古村落。村里现有人口近1200人,450多户。有曹、王、陈、周等20多个姓氏家族;曹氏家族为第一大姓家族,拥有800多人。著名学者曹聚仁的5代太祖就出生于此。

走进金东区源东乡洞井村,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书。早在687年前(1330),年方二十的宋濂在家乡潜溪遍观群书后,一袭青衫,衣袂翩翩,负箧曳屣,经洞井村的老街至浦江拜谒一代名儒吴莱。若干年后,这位好学的少年成了朱元璋口中“明朝开国文臣第一人”。

在100多年前(1913)的开春时节,13岁的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怀揣金华七中的录取通知书,和两位兄长一起,挑了两只樟木箱子,箱里装满被褥、衣服和书本,从兰溪梅江蒋畈老家出发,翻过这座山岭到金华城求学,从此一步步走向世界。

他们脚下的这条洞井老街,千百年来多少人走过。或公文往来,或通商贸易,或赶考求学……金华、兰溪、浦江三地互通,千百年来全靠这条古道。它是古时金华通往严州府(建德)的官道,也是临海(台州)、越州(绍兴)、温州通往严州、歙州(徽州)到达内陆的五地通商要道。

在洞井村村口是一座关帝庙。关帝庙又叫红殿,始建于明代,古时因往来商贾多,盗匪时常出没,村民为祈求平安建了此庙。关帝庙建成后几经修缮,物品陈列已基本恢复原貌,但最近一次修缮已是在10多年前,因此看上去不免有些沧桑。庙内有12幅金字手书楹联、青石供桌、香炉等。

村中有条溪叫芗溪,长逾千米,将村庄隔成两部分,使得洞井村溪村相融、溪山相映,拥有得天独厚的人居环境。在芗溪的西北面,遗留着许多历史的印记。村中的老街曾是太阳岭一带最繁华的通道之一。作为太阳岭古驿道的起点,洞井老街一度是商贾往来、公文私信传递、民间百姓出行的必经之路。

斑驳的泥墙、错落的黑瓦,在淅淅沥沥的晨雨中显得静谧而温暖。虽然宅子已然老去,但木椽上雕刻的花纹依然十分清晰,倔强地坚守岁月的记忆。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青苔的鲜湿气息缓缓袭来。站在高处远眺,古民居或依山麓、或临水边,静耳倾听,仿佛能听见它们在默默诉说光阴的故事。

老街上的很多牛腿还保存完好,有文殊菩萨,手持慧剑,骑狮前行。据村里老人讲,新中国初期,洞井村老街上还开着馄饨摊、面摊、茶店等四五家店面,供过往的行人、挑夫落脚、憩息,往来多时有数百人。哪怕把时间往前推个三四十年,洞井古街也还是金兰浦多地群众通商往来最主要的路。

在洞井村,值得去看的是洞井,一口古井。据清光绪《金华县志》载“洞井泉水清冽,县境内独具”,洞井村村名就源于村后的天然溶洞仙洞和老街南面一口泉井,泉水贯通。此外洞井村的清代古建筑关帝庙、邵氏贞洁牌、洞井老街;百米瀑布叠水岩;百年老桥太平桥、数十幢明清古建筑等等,都是大家值得一看的历史。

当年,十三岁的曹聚仁先生,挑着的两只木箱里装着故乡的深情,从故乡走向世界,在心灵深处跃动着的声声呼唤,把故乡写满了《金华另一半》:

南行金华

我总坐在太阳岭上

望最后一眼

从金华回来

一爬到岭背

就伸出头来

寻找我的故乡

兰溪市梅江镇聚仁行政村蒋畈自然村,原为柏社洪塘里洪塘蒋姓的畈田,故取村名蒋畈。清康熙年间曹奇林自金华源东洞井迁入定居。太平天国运动蒋畈村里只剩下母子二人,母为钟氏,就是曹聚仁的太婆,子为曹永道就是曹聚仁爷爷。而后远亲陈氏、唐氏入居,成了曹氏、陈氏、唐氏“三家村”。1942年被日寇焚毁,只余三间老屋。1950年山下村蒋氏入居,1958年约20户城头水库陈氏移民入居,现存原育才学堂38间校舍为1943年重建。

捧阅《芗溪曹氏宗谱》,深感曹氏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其忠孝为本,诗礼传家,不愧为“江南望族”。芗溪曹氏古有三国时东吴著名画家曹不兴、北宋大将曹彬、南宋诗人曹冠等名人,近现代更是涌现了曹梦歧(著名乡村教育家)、曹聚仁(著名作家、学者、记者)、曹艺将军(黄埔军校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中共地下组织特别总支部书记)、著名媒体人曹景行等,而今活跃于社会各界的精英人才更是不胜枚举。

蒋畈村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有曹梦歧和曹聚仁:

曹梦歧(1875.8.24——1929.5.30),曹聚仁父亲曹梦歧,清末秀才,蒋畈村人,谱名学应、字文昭,乳名良叙。于1902年在蒋畈创办私立学堂育才学园。以“即知即行”为宗旨,授教学子三千余人。1942年5月31日,遭日寇飞机轰炸,只留下三间故居,二年后重建,1949年停办。蒋畈精神是社会改革创新的旗帜,是职业教育开拓的先驱。现代著名作家曹聚仁之父曹梦歧当年“去浦江县学应考,才进考场就被童生轰出门,说他是'凉籍’(曹家从未有过读书人)、'冒籍’(他是金华人,冒充浦江人),其实曹梦岐父祖已经在浦江住了数百年,还责令他挑着红尿桶出门,拒绝其参加考试。”曹梦歧后成著名乡村教育家,培养出曹聚仁、曹艺、洪汛涛等诸多文化名人;据说后来是“到祖籍地金华洞井找到曹氏族长,借得曹氏族谱,以金华籍在金华府学投考,一举成功”。

曹聚仁(1900-1972年),字挺岫,浙江省浦江县南乡蒋畈村(今属浙江兰溪市)人。含香曹氏后裔,1916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任学生自治会主席,主编《浙江新潮》。

1922年来到上海,创办沧笙公学,并在爱国女中任教,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长期撰稿。1923年5月,与柳亚子等人成立“新南社”,并成为章太炎入室弟子,在上海文化学术圈声名鹊起。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曹聚仁和朋友们创办《涛声》、《芒种》等刊物,为《社会日报》写社论,为《申报》副刊《自由谈》撰稿,再次成为上海望平街的活跃人物,与鲁迅等交往甚密。1934年与陈望道等合编《太白》期刊,任《太白》月刊编委。1935年,主编《芒种》,反对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鲁迅主动投稿予以支持。同年,他与邹韬奋、沈钧儒等成为抗日救国会11名委员之一。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曹聚仁“脱下长袍,穿起短装,奔赴战场”,开始“书生有笔日如刀”的战地记者生活。由于他对淞沪战场出色的现场报道,不久被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聘为战地特派记者。曾首报台儿庄大捷和首次向海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1941年,在江西赣南的蒋经国邀其创办《正气日报》,任总编辑,使该报成为当时东南三大报之一。抗战期间,他巡游东线战场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写下了大量的新闻报道、人物通讯和战地杂感,广为《东南日报》、《前线日报》、《大刚报》、《立报》(香港)、《星岛日报》(香港)等报刊登载,部分内容甚至编入战时教科书。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论功颁奖,曹聚仁获得“云麾胜利勋章”。他重新回到上海,过起编报、教书的生活。他起初负责《前线日报》编务,后因国共关系愈加复杂,导致言论、报道无所适从。便把新闻工作重心转移到香港《星岛日报》。作为《星岛日报》的外勤记者,这份境外报纸为其采写和发表通讯提供极大便利。从此,他迎来了新闻生涯中“伟大长篇通讯的黄金时代”。

早在1943年春,曹聚仁即与商务印刷馆的王云五先生会晤,透露自己准备编写战史的计划。1946年夏天,曹聚仁蜗居上海家中,埋头撰写《中国抗战画史》,舒选配图片,半年时间完成编撰工作。1947年5月,《中国抗战画史》由联合画报社正式印行。

1950年,曹聚仁赴香港任《星岛日报》编辑,并主办《学生日报》、《热风》,还为新加坡《南洋商报》写特约文章,1959年后同林霭民合办《循环日报》、《循环午报》、《循环晚报》。在此期间,曾担任国共特使频繁往来于海峡两岸。

1972年7月23日,曹聚仁在澳门逝世,周恩来总理盖棺定论称赞他为“爱国人士”,并指示“叶落归根”。骨灰送至南京,安葬于雨花台侧望江矶。后移葬于上海福寿园陵园。

(0)

相关推荐

  • 【金华一村】八角井村董孝子孝行传家风

     八角井村董孝子孝行传家风 八角井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西北5000米.柱竿山北麓,属丘陵地.因村民委员会驻地得名.先祖原住望云乡鲁营杨园(今女埠街道渡渎村董店),宋时迁住柱杆下,建有井一口,井圈为八角 ...

  • 我读《蒋畈六十年》

    曹聚仁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记者,他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而我却对他知之甚少.五一期间得到他的代表作-----<蒋畈六十年>,细细拜读,感慨万分. <蒋畈六十年>记录了育才学 ...

  • 浙沪曹氏

    浙江.上海曹氏源流摘要 浙江曹氏源流 一.杭州市曹氏源流 1杭州市萧山史村惇叙堂曹氏始祖曹朝光.宋太宗朝光庭判越州,卒于官,其子美韶遂家于山阴.美韶之子烝迁来萧山桃源下邓村,是为萧山始基一世祖.至第三 ...

  • 广西桂平曹村曹氏源流

    明朝初,广东南海区曹边村第七世曹应容,字德师,号以休,迁徙广西桂平蒙圩郁江畔,建立曹村,至今已600余年,曹应容成为桂平始迁祖.桂平曹氏在当地已繁衍了廿六代,人口约一万三千余人. 曹印斋(1182年- ...

  • 形似马蹄的马泉

    素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称的沂南县铜井镇,有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温泉六大名泉,因泉立村.村泉相依的还有龙泉.马泉.辉泉.南泉.曹家泉.两泉等等,共计十八泉. 马泉,在铜井 ...

  • 伴一庭静幽清凉,书一笺岁月含香

    图文/网络   整理/大连人的图书馆 浅夏,清风盈盈,暖意渐浓,轻轻挽起夏的衣袂,任思绪飘飞,伴一庭静幽清凉,书一笺岁月含香.与季节的转角处,持一卷书,在婉约的词章里,捻字为花,滴墨成香,轻嗅着初夏的 ...

  • 你是含香文字里的灵魂

    撰写编辑:夕阳QQ:1050184607 一掬清澈里,绣下万水千山,碧水照影,描绘葱荣的岁月,情满湘江,拾忆深刻的你,掀起波澜,馥郁了一段段生活的过往.你是含香文字里的灵魂,情丝绕指,每一页主题迤逦一 ...

  • 心若含香,一生芬芳

    点击上方关注国粹君的"视频号" 心若含香,一生芬芳 作者:王军贤 | 朗诵:晓荷 天地万物,都有着各自的使命,都是为了美丽这个世界而来.正如诗人姜华所说:"万物皆有欲望, ...

  • 岁月悠远含香,人生几度秋凉。

    岁月悠远含香,人生几度秋凉. 感叹如花美眷,消逝似水流年. 经年岁月滋味,眉间惠心含笑. 光阴辗转轮回,日月可鉴精典. 飞花千骨懂得,时日恒常久远. 写意生命轮回,春秋染白青丝. 纵是容颜更改,岁月依 ...

  • 夏之恋 || 诗词:春风入梦枕含香,一夜相思念李良

    "夏之卷策划: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当你达到某个具体的"人生目的"后,人生就因此变得丰满了吗?这是人生的终点吗?接下来,你又要往何处去呢? 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 ...

  • 落笔有神字含香,挥毫泼墨气势扬。虽无佳作...

    落笔有神字含香, 挥毫泼墨气势扬. 虽无佳作惊天地, 亦有涂雅饰书房.

  • 岁月悠远含香,人生几度秋凉

    秋光明媚,香染心扉.在清新的季节里,携一份欢喜,将美好的景色轻揽入心,将迷人的神韵融入丹青,将高雅的情怀镌成诗文. 花开有期,叶落有时.光阴如白驹过隙,似水年华,转瞬即逝.岁月斑驳了记忆,晕染了流年, ...

  • 含香含态醉春晖——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含香含态醉春晖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川     雪 唐宋以后,咏牡丹诗词有所降温,不过仍有一些具有特色的佳作. 元代诗人元好问的<紫牡丹三首>(其一),极写紫牡丹之美 ...

  • 我的诵读:心若含香,一生芬芳

    我的诵读:心若含香,一生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