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有颗过度敏感的心
一个人过于木然不好,别人真情实感,你却呆若木鸡,实在是无趣。
如同我给邢哥讲个笑话:“秦朝有一个人吃包子太急,噎死了。”
邢哥一脸严肃地回我:“秦朝没有白面,不能包包子,因为#¥%……&*(@#¥%¥#@”
我去,一节时间无上限的历史课开启,我的笑话哭了。
一个人过于敏感也不好,别人无意之语,此人联想无限,好好的关系,被想得出了问题。
我给某姐讲个笑话:“秦朝一个人吃包子太急,噎死了。”
姐一脸忧郁地回我:“你这是说我贪吃还是挤兑我太胖?人家没吃你家的东西,干嘛这么寒碜我,我们是好姐妹,你伤我可以,但伤这么重实在是太令人心痛。巴里巴拉巴里巴拉巴里巴拉巴里巴拉巴里巴拉……”
我去,一番苦情戏一百多集连续上演,我的笑话疯了。
然而,生活中,工作里,你能做到不那么敏感吗?
过于敏感又源于什么呢?
对相貌敏感,是对自己外貌的不自信。
对能力敏感,是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
对关系敏感,是对自己的人际不自信。
对婚姻敏感,是对自己的家庭不自信。
说穿了,过于敏感的心,生发于过度的不自信。
“你说小刘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我觉得不是,他只不过是加班累了。”
“不对,他是对我不满,一定是觉得我没帮他他才这么累!可是,我也有事啊,@#¥%……&*”
单位里,某同事习惯性地对别人几句与她无关话发着感慨,心情顿时变糟。
这样的对话在工作中常见,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敏感?是平时与人相处的模式,让自己产生了这样的不自信。因为,一定是帮助别人的时候,拒绝多于接受,由此人才会对这些事敏感过度。
改一改,多接纳,少拒绝,多交流,少生冷,你不必再敏感,关系也不会有问题。
“你说你妈什么意思?我给她买点心送去,她却和我说最近胃不好,是不是嫌我的点心便宜啊?”
“不是,我妈最近一直胃不好。”
“我不信,上回她就#¥%……&*&……%*&……”
家里,女人对婆婆的一句胃不舒服浮想联翩,男人表现出不耐烦,女人顿时委屈不已。
这样的家庭关系摩擦听着耳熟吗?是什么让两人间的关系如此敏感?是平时接触中的态度,让自己产生了这样的不自信。因为,一定是给婆婆买东西的时候,凑合占了多数,便宜成了主流,由此人才会对这些事如此敏感。
改一改,买就买人家喜欢的,不管便宜还是贵,给就给得痛快,别盯着对方脸猜心思,关系就会缓和起来。
“他说让我再看看这篇稿子,是不是觉得我水平不行啊?”
“不是,我这篇也要改,咱们头儿就是要求高。”
“他跟你说时表情好,和我说的时候一脸苦大仇深,就是对我有看法,故意难为我!”
单位里,同样遇到领导要求返工,一个积极修改坦然接受,一个越想越烦改不下去,心情灰暗到无法承受。
工作中时常会有这样的小心思,是什么让领导的话生出无数个解释,是平时工作结果不理想,让自己产生这样的不自信。因为,一定是交付的成果常有差错,做事的时候能力不足,由此人才会对这种情况想得过多。
改一改,在能力上下点功夫,业余时间多学学,真的做不好就接受下来尽力改,向高水平的人多请教,能力上去了,心就不会再那么敏感。
敏感,心理感知能力,对于外部世界给予我们的刺激,产生内心的反应。
如同早晨,朋友圈有人发信息,“心理咨询师证”取消了。
某心理老师感叹说:
一半人焦虑不已,有人说白考了,有人说刚要考,考了的焦虑,没考的也焦虑。
一半人泰然处之,有人说此路消必有彼路通,有人说证没了职业还在,更考验水平,考了的觉得证明过自己了,没考的相信路更宽了。
老师总结,后者考没考过证,都更适合做心理咨询,而前者,考没考过证干心理工作都慎重吧!
不管你如何敏感,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不会因为你敏感,世界就停止转动。
不妨做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前进的脚步,保持坚定和细致,对于遭遇的逆境,保持足够的钝感力。
有人问我心情保持阳光的秘诀,我绝对以诚相告:
把“二”进行到底!
辛夷坞有段小文,拿来与大家分享: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塞纳河,
她把我们的一颗心分作两边,
左岸柔软,右岸冷硬;
左岸感性,右岸理性。
左岸住着我们的欲望,
期盼,挣扎和所有的爱恨嗔怒,
右岸住着这个世界的规则在我们心里打下的烙印
——左岸是梦境,右岸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