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困苦,也许只是你的打开方式错了》
“您好,请问您需要银行贷款吗?”
接到电话,对方便直接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不需要!谢谢!”
“哦,好的!打扰您了!”
没等我挂断,对方便先一步结束了通话。
第二天,又一个电话打来,问题和语气与昨天的如出一辙,只是号码不一样。
在回复“不需要”之后,我不知怎地,鬼使神差地又问了句,“我想知道,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号码的?”
“嗯......这是系统自动拨号的!”电话那端,一个和气的女声回答。
挂了电话,我还略感“欣慰”。不管怎样,打这两通电话的人还都挺礼貌,一听回答不需要就立马结束通话,并没有死缠烂打地推销和一天几个电话的骚扰。
之前,妈妈说她总接到一些美容店的电话,姐姐说她总接到卖保险的电话,姐夫说他总接到汽车美容店的电话......这些电话打到爆,一开始接到这样的电话,大家还都客气地说谢谢,后来一听是广告就直接挂断,再后来电话接通了直接扔一边等对方主动挂断,最后,一看归属地有异样,干脆不予理会。任你再烦恼,你拉黑的速度也都赶不上他们换电话的骚扰速度。
(图片源自网络)
大学学市场营销,“脑白金”是被好几个老师重点举例的一个典范。
“'脑白金效应’,说白了,就是以恶心你而达到它的营销效果!每年的广告都千篇一律,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扭一扭,再加上千年不变的广告词。毫无新鲜感!甚至受众都看得反胃!但是,它成功了。别的广告语你记不住,脑白金的广告语,是个人他就忘不了!”
记不清是哪个老师了一句金句——“市场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卖不出产品的人。”
哲学里,意识与现实的章节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两个卖鞋子的人同时到一个荒岛上去考察。回来之后,一个人说,岛上的人不穿鞋。另一个人则说,岛上的人没鞋穿。
销售,是一份底薪同等,薪资各别的工作。
好多人都说,“做生意就是做人”。我也很认同。毕竟,品德是立足之本!
可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好多人,人很好,销售业绩却不咋地的。并非是他们不把工作当生意,而是心中对于事物的测量标杆就不同。
有人说,“我觉得别人需要了就会买。不需要了,我再说也没用!”
有人说,“我觉得大家都很反感推销!”
而另一部分人则说,“我不是在推销,只是让大家看到它的价值。”“这些其实你也需要,只是暂时还没意识到而已!”......
曾有嘴毒的人吐槽过保险行业的销售人员——“一人做保险,全家不要脸。”
原因是,卖保险的人天天去他家,甚至堵在他公司门口......
我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做保险的同学发的消息,大致意思是——买保险的时候,也许你身边会有很多人劝你别买,说它没用。但当你有一天突发疾病,或遇到什么紧急灾事时,你向他们借钱来渡难关,他们会借给你吗?他们不会帮你,保险却会替你分担!
蓦然发现,同一客体,在不同主体眼中真是千差万别的。
俗话常说,“慈不掌兵,义不聚财。”
一个人的主观思想只有与其所处的客观位置高度契合了,人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双双体现。
不要问别人什么好不好做,要问你自己觉得它值不值得!
只有你看到某物的价值,你才能正确地开发其价值,并从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你觉得困苦的时候,别急着否定自己和怀疑生活,也许只是你的打开方式错了而已!
——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