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当贴近普通民众”成国考申论热点,考生请接招!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在下半年进行,“让中国制造成为强国利器”“教育扶贫需要持续精准发力”“青少年网络打赏现象”“茶文化当贴近普通民众”等话题成为申诉热点,作为一个茶主题视觉媒体,我们不聊国考,聊聊“茶文化为什么无法贴近普通民众”。

此申诉热点以今年年中被央视爆出的“大师茶、天价茶泛滥现象”为背景。

背景链接

近年来风头很足的所谓大师手工制作武夷山岩茶,动辄每斤售价高达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2018年7月15日,福建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将坚决扼制“天价茶”的六项措施,包括严格“特级制茶工艺师”评选评定,对“没有参与茶叶加工就随意签名”的,坚决取缔特级制茶工艺师荣誉称号。

天价茶等乱象固然阻断了普通民众与茶叶的连接,但茶文化贴近普通民众不只是依靠抑制天价茶就能够解决。小编选取了知乎上部分网友对于这件事的看法。

观点一

茶文化本来就不是给普通民众消遣的

给出这个观点的是一位在校生,喝茶的习惯是由父亲带出来的,平日里就是用一个玻璃壶泡着,壶盖寄过来时碎掉了,照样可以用,遵循茶叶不能泡一分钟,因为这样茶叶味道可以很正,茶盘、茶海一律没有,就拿茶叶盒代替了。在他看来茶就是个饮料,有条件就喝出花样、喝出气派,没条件就当饮料喝,很多同学也都喜欢喝茶,只不过没有那么讲究文化罢了。

这位同学的阐述中将茶与茶文化剥离,相互联系但与“我”无关。那么首先解决一个问题,茶文化的定义是什么?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教育等。

那么在这位同学喝茶的动作中,产生“茶文化”的内容了吗?首先,茶叶的诞生本身就是物质财富,玻璃壶为泡茶而生,自然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泡茶时讲究冲泡时间,这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理论,同样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为什么觉得茶文化与“我”无关呢?

“有条件就喝出花样、喝出气派,没条件就当饮料喝”,在他的认知里,茶叶喝得怎么样是由“条件”决定的,其实这是大部分人走进的一个概念混淆的误区:一定要有一个精美的茶空间才及得上文化。净手、焚香、布席等等,是对茶和喝茶场景富有质感的追求,并不代表脱离之后就无文化可言,毕竟茶就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事物。

观点二

不是不喜欢喝茶,只是不想在喝茶的时候装有文化

在一项“这些'大叔级’营销都糟蹋了什么东西”的调查中,我们收到了共 6375 次读者表态,结果显示,年轻人也喜欢羊绒衫、茶这些好东西,只是它们在广告里总是被设定为中老年经典意象,令人生厌。16.8% 的朋友表示其实爱喝茶,但很烦“茶道”、“禅意”的捆绑销售,仿佛从茶里尝不出禅意就不配喝。一位洞悉套路的读者@七月虫鸣在评论区表示:“很多'茶道表演’真的是纯忽悠想蹭点文化细菌又不得要领的暴发户,和传统文化毫无关系。”所以说,年轻人并不是不爱喝茶,只是不爱在喝茶的时候强装有文化。

“好奇心研究所”(研究社会和人群的变化)用一段数据解析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个结果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上一个观点中提到的多数人对茶文化有一个概念混淆的问题。同时,这段描述中还暴露了几个茶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

第一,茶叶形象被“老化”;茶叶“老化”并不是因为起源早,而是市场引导的结果,长期在宣传中忽略了年轻消费群体,直接导致年轻人忽略掉这项与自己生活场景不符的饮品,所以,年轻人不爱茶是一个伪命题。

第二,喝茶场景被“禅意话”;穿上茶服就是茶人,加上佛珠就是禅茶文化研究者,说出几个专业术语就是资深导师,此类现象除了在茶行业内存在,各行业中也时常发生。端着范儿喝茶,茶桌上用文绉绉的虚话渲染气氛,用虚于表面的包装去扭曲茶文化,于是年轻人:听不下去啦!这地儿没法呆!

不得不说,新中式茶饮的出现,挽回了不少年轻消费群体对“茶”的关注度。

观点三

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溶于人民的生活中”

题主之所以觉得身边喝茶的人少,那是因为题主潜意识里不认为“路边干活的农民工手拿塑料杯里面泡了半杯茶叶”这是在喝茶,这些凡夫俗子当然和“茶文化”扯不上任何关系。而我觉得,这些人正是我国“茶文化”的所在,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溶于我们的生活中,变成一种不起眼的习惯。题主反复强调“茶道”“文化”,似乎在你心中,只有拿着几个小杯杯小壶壶按照一套标准的流程喝茶才叫“文化”。否则的话就是“你也配喝茶”。

这里,答题者同样强调了茶文化的概念问题,也提出了不朽的文化应当存在于人民的生活当中。

茶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又有“琴棋书画诗酒茶”,当你把喝茶的场景限制在茶馆、茶空间、茶盘当中,就是自己拉低了市场容量,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对于茶业良性发展的最好状态就是:每个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喝茶。茶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拘泥在制茶技艺的层面,而是让其成为是人类长期的生活形态。

观点四、五、六……欢迎各位“考生”在下方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撰文 / 余洁云

编辑 / 曹 杨

责编 / 萧 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