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标识标线问题不能再“模糊”下去
作者:白毅鹏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一些路段标识标线存在维护不及时、设置可优化、部分路段“盼”标线等问题,导致市民在驾车出行时,经常出现逆行加塞频发、路口频现急刹等危险情形。从过往新闻报道能够看到,类似情形在其他城市道路上同样上演,其潜在危害和治理疏漏不容无视。
相对路面的整洁、宽阔和平坦,道路标线对交通安全可谓“画龙点睛”。标线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明确道路功能的分区,为步行、驾车等出行人群提供依据,是“画在地上”的交通规则。作为道路基础设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和交通信号灯、地面立体标识紧密配合,共同维护道路安全、服务公众出行。标线假若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路面交通就会因此陷入无序,这会大大降低人们出行的舒适程度。车辆穿行马路,缺乏标线的指导约束,道路安全便只能指望人们“自觉”。路人司机各行其是,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巨大隐患。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设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和国家标准,并保持清晰、醒目、准确、完好。但是,在道路标线问题上,不管《公路法》,还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都未明确规定公路交通标识的管理主体,以及谁来规划实施,谁来管理维护。道路铺设、休整和养护,主要由市政路政部门负责完成,按道理来说,道路标识也是路面设施,同样应归其设置划线,但道路标识又牵涉交通出行问题,如何能优化路面通行效率,改善局域交通秩序,显然交通部门的中肯建议,才能更兼顾路面使用的实际。
如今道路标识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源于这种配合沟通的不畅、责任分工的模糊。有的道路是在最初的施划阶段,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联动,导致存在不合理的标识,未能得到及时纠正。道路出现损坏进而养护本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然而有的标识被车辆反复碾压,磨损得斑驳不清,最终只剩下“秃然”的路面,却长期“无人照护”,有的修补旧有路面修补,标识被遮盖后,则未能及时更新添补。
相比这些,道路标识的不尽合理之处,也给出行人群造成较大的困扰。比如有的地面标识无法配合立体提示牌,不能及早向车主发出提示,导致车主在变道或吊头时缺乏准备;有的标识互相矛盾,使得车主倍感困惑,操作车辆时犹豫不决,严重干扰道路通行效率,这和标识设置的初衷可谓背道而驰。前段时间,广东佛山高速路口惊现大量罚款,最终问题就指向路段标志标线设置的不合理。
标识标线的简洁、清晰和明确,攸关重大,只有及早发现、尽快优化,才能避免潜在交通安全隐患,提升出行人群交通体验。不管是在道路施划阶段,还是道路养护升级时,相关责任部门都应细化工作,不管谁来做,都不能变成没人做、没人管。如果部门责任分工逐渐得以明确,便能由责任主体牵头,加强巡视、纠正和道路标识更新等工作。此外,要重视广大行人和车主的反馈建议,他们是对道路标识最敏感的群体,通过他们,有关部门加强跟进、科学研究,便能及早解决这些“小问题”。(白毅鹏)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