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真品图片
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掐丝珐琅。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 后一道工序。
掐丝珐琅虽从元代便引入中国,但真正成熟地生产且在宫廷内用作日常器皿,还是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年)开始的,而后演变出用于观赏的景泰蓝工艺品。
明代掐丝珐琅的色彩应用特征,笔者首先将所归纳出的17种釉色按照瑞典NCS色彩体系进了色号标注;其次将它们置放到色相环和彩度、明度(根据含黑度计算)定位图的特定位置上;再次,统计出这些釉色于不同区域出现的数量;最 后,通过饼状图呈现出它们在色相、彩度、明度方面的各自数据结果。其中,色相数据显示,在17只釉色中,冷色调,尤其是蓝色调(40%)的釉色占据绝 对的主导地位,而其他釉色则处于或辅助(绿色调和红色调均为18%)或点缀(黄 色调12%、紫色调和无彩色的白色调均为6%)的位置;彩度数据显示,中、低彩度区域(41%)的釉色是主体,高彩度(18%)为衬托。其中,中彩度占据41%的比例符合关于“浓艳而不刺目”的釉色应用特点的评介;明度数据显示,浅淡的釉色(65%)是明代的核心色,而平和的中明度(24%)是陪衬,黯淡的釉色(11%)则为装点。以上数据体现出明代掐丝珐琅釉色拥有一种冷艳(色相)、浓郁(彩度)、亮丽(明度)的总体特征。
近些年当代掐丝珐琅作品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和热捧,这让他们非常骄傲。2007年,张同禄大师的座龙花熏以1100万元的价格拍出,堪比文物价值,这也是市场对这项皇 家工艺的逐渐认知与成熟的更有利表现。
掐丝技术起源很早,可能与贵金属——金工艺的包镶技术有联系。一说掐丝珐琅起源于波斯(今伊朗),成熟于五六世纪。以后由波斯传到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地。元代,西方画珐琅器传入中国,到了明代,画珐琅与传统的金属镶嵌工艺相结合,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民族工艺,宣德年间已具有一定成就。景泰年间发展很大,出品多、技艺精,以蓝釉最为出色,故称“景泰蓝”。
元代的掐丝珐琅器色彩明快,釉料中有颗粒,是烧造火候较低的表现。如掐丝珐琅番莲纹双耳炉,口径12、底径9.1、高7.4厘米。器型简朴,颈部稍内敛,腹部稍外凸。口沿、圈足和双兽耳为素铜质,颈、腹部装饰饰掐丝珐琅图案。掐丝熟练,铜丝细匀光滑,无粗细不均和毛茬、劈丝现象,多用短丝,往往一瓣一丝,只用单丝勾勒,不见双勾。颈部饰一周梅花纹,腹部施浅蓝釉为地,饰六朵掐丝珐琅番莲纹,枝叶肥厚,展卷自 由流畅,花朵肥大,花瓣较疏,仅十二瓣,花蕊为仰覆莲形,茎上为了粘结牢固而附缀较多的涡纹掐丝。花朵分别为红、白、黄和深绿色的珐琅釉,白似车磲,浅蓝如松石,黄如鸡油,红如辰砂,绿如碧玉。釉色鲜亮晶莹,色彩明快,透明感很强。釉层肥厚,表面孔眼甚少。釉料中可见未熔化的晶体颗粒,透明的绿色矿石尤其明显,是典型的元代制品。
掐丝珐琅工艺原为“舶来”之物,应是元明之际中国工匠借鉴阿拉伯半岛的“大食窑”制作工艺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清两代,珐琅工艺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明代御用监和清代造办处均设有专为皇 家制做珐琅的作坊。于是,珐琅工艺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虽不长,却很快地成熟起来,并形成自身的民族特色,一跃而成为宫廷工艺品之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