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的邻居阿妹
称我的邻居为阿妹,是因为我心里着实的喜欢她,和她的一家人。
阿妹个子不高,圆圆的脸蛋上一双圆圆的黑亮的眼睛,透着机灵和智慧。更可爱的是,她的圆圆的脸上还有一对小酒窝,笑起来十分的甜美。
阿妹不仅人长的招人喜欢,做起事来也毫不含糊。她来自离城数十里的山区。因为她小小年纪,承担起照顾病患严重的母亲的重担。身世显赫的外公,把城里的一套闲房给她们母女暂住。一是作为父亲心疼女儿的一种慰藉,二是便于阿妹的母亲看病就医。
据说,她的外公有四个女儿,其他的三个女儿或是在北京,或是在市里,亦都健康而有事业。阿妹的母亲却因小时候从山上跌下来,磕伤了头部,落下了后遗症,只好嫁在山里。如今得了重病,行动不便且有些痴呆。因此,阿妹的外公答应阿妹,她把她的母亲侍奉到归西后,就把房子赠给阿妹。
谁料想,就在她们刚刚搬来半年后的一个清晨,阿妹的母亲病情突发,阿妹手里既没钱给母亲看病,身边又没有帮忙的人手。于是,她急匆匆的跑过来拍我家的门,把还在梦香中的夫和我惊醒。阿姨,我妈病又复发了!她的眼睛忽闪着,已噙满泪花。阿姨,能不能借我90块钱?我连忙说,好!便和夫一起奔向她的院子。
叫了救护车了吗?
叫了。
那就好!
果然,没有十分钟,救护车到了。夫帮医护人员把她的母亲抬上了救护车。怕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夫又随救护车去了医院。因为我得留下照看儿子不能去。望着远去的救护车,我心里象坠了铅块儿。
过了两天,阿妹来我家还了钱。
过了半月,阿妹的母亲病逝了。
她发送了她的母亲后,去了一家养老院,做了面点师。
又过了半年后,我们乔迁到了新居,从此,和阿妹只有偶尔的电话联系。
再后来,阿妹成了家,还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听说她的外公,象征性的收了她一些房款。阿妹为了养家,还外公房钱,联系了一家水厂,做送水工。每每想起她一个小女人家,扛着几十斤重的水桶,送到一户户人家,我的心里无不泛起怜惜的涟漪。同时又为她在当下能保持朴实、勤劳、善良的品格感到欣喜。
今年,我和夫商量迁回老房子住。于是,出了正月便开始选料,动工装修。阿妹听说我们要迁回,心情比我们还高兴!知道我们需要改水改电,引起很多不便利,所以阿妹每次送水回来,都要来我家询问,缺什么用具吗,有时是直接拿过来一些用具、水果和食品。还让她的爱人扛过来一桶纯净水留给我们备用。她的双胞胎女儿无论是上学还是放学回来,路过我家门口,都非常有礼貌的打招呼,甜甜的叫上一声:Hi!阿姨。这让我们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心中升腾着暖意。
回迁老院那天早晨,阿妹见搬家公司的车到了,立即喊来他的爱人帮忙卸家具,尽管夫和他们说给了搬家公司的钱了,让搬家公司的人搬就行了。他们还是帮忙。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这与其说是对我们回迁的欢迎,倒不如说是热情、厚道、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在两个年轻人身上的体现!
第二天,阿妹又送来了他们在老家种的稻米,小米,还有碾好的玉米面。她说,阿姨尝尝吧,这是我们亲手种的粮食,环保!善良的孩子,让我和夫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
阿妹和她的爱人不仅仅是对我们如此,其他邻居家有事,他们也及时伸手援助。
每每和其他邻居论起阿妹,我都禁不住由衷的夸赞她几句。邻居们也都说,这孩子懂事,勤快,知道过日子,知道感恩。每次听到大家的赞美,她总是含羞一笑。她也总和大家说阿姨和姨夫帮了我多少忙,又给了我多大的包容啊!我妈病的时候……我便赶紧制止她不必再说我们做的微不足道的那点小事。至于包容嘛,我明白她是指的是另一件让她感到非常不安的小事。
那是她刚刚做送水工时,还不能熟练的驾驶送水用的电动三轮车,每次回家拐进胡同时,她都会刮碰我家的墙砖,从最下面的一行一直刮碰到了上面,她终于不忍心看见自己刮坏的墙砖,就给我打了电话。
她说,阿姨,你过来瞧瞧吧,我把瓷砖刮坏了好多块,还有没有镶砖师傅的电话,我找师傅给你家修修吧!话语里带着真诚的歉意。
我赶过来时,看到那些残破不堪的墙砖,心里也好不舒服。可一看到阿妹低垂眼睑,可怜惜惜的样子,责备的话语咽回了肚里。我叮嘱她以后,进胡同就下车,慢慢推进来,不是技术问题,是胡同太窄了。她听后连连点头。
如今,撞残的磁砖仍旧在那里没有换掉,它们默默的经着风经着雨,但它们分明在诉说着它们的心语:那就是做和谐的邻里!缺也是美!
作者简介
五月美玖,实名崔秀芝。河北遵化人,60后,遵化作协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学。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抒写难释的情怀。愿握笔勤耕,不负流年!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徐小东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