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印乡痕| 老油房
全文共1654字 阅读全文需4分钟
编者按
国印老师的乡痕系列散文,如一轴徐徐展开的长卷,向我们展示了华北农村六、七十年代生产、生活的生动画面。在这幅画卷中,有国印老师忠直地体察、宽阔地思考,更有他浓浓的赤子情怀。文章语调深长、隽永,字里行间无不透着智者的神采,美文的气韵。推荐阅读。
——编辑 杨晓健
过去生产队里有项副业——榨油。
最早是榨香油。把芝麻用水淘洗干净,炒熟,上小石磨磨制,然后加适量水,均匀搅拌,油浮到水面,用抠了眼儿的长把儿葫芦边蹾边轻轻撇进入葫芦内。看上去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悠闲。尤其是铁锅炒芝麻的香气飘散油房内外,不觉令人多吸几下鼻子。若能抓起些放进嘴里慢慢嚼,定是满口盈香,会抿着嘴,惟恐芝麻粒掉出来,哪怕一粒——就是有多香,也难能腾出嘴来夸奖一个字!
生产队都会种些芝麻。印象中,往往会和白薯间作。两行芝麻间栽两垄白薯。芝麻好管理,除间苗定棵外,就是除草。只是收割时机难把握,早了不熟,晚了脱粒——芝麻杆一晃,芝麻粒哗哗飘落,细雪般密麻麻染白了地面,且难以捡拾,看得人心疼又无奈。不得不用塑料布或它物在地上接。芝麻产量很低,自然种的少。
芝麻稀缺,香油珍贵,往往在给客人做饭菜时放上几滴,或在自用咸菜碗里放点。
榨油剩下的废料——香油渣,给下崽牲口、产崽的母猪拌在料食里可下奶、增体质。抓个机会孩子们也会拿起一小块儿,放嘴里一点一点的咬,油渣很硬,上面挂着些许的香油味道。
做香油的人,推独轮车或骑自行车载着油篓,走村串巷敲着木梆子吆喝——“芝麻换香油喽”。所到之处留下芝麻香油的香味和“梆梆梆”的梆子声……
香油师傅一人则可完成着从炒芝麻到出油到外卖外换的所有营生。
油房很小,只需一间房。
……
进入六十年代中期,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大起来,一片一片的棉花地,夏绿秋白,分布在家乡原野。秋后一群群姑娘、媳妇戴着白套䄂,抽着白布棉花兜,一人两拢地摘拾棉花。收工了,人人背着装满棉花的柳筐,聚群而回。姐妹们白白的套袖、白白的布兜还有篓子里的白棉花——白白的一切,恰如一群白羊牧归。落日余辉照在她们身上,一片白白暖暖。于是,乡村晚景中多了份祥和温馨的氛围。
棉花多了,棉籽自然也多了,于是就有榨棉籽油的油房了。
榨棉籽油有别于榨香油,人要多,动静也大,铁制榨油机横卧着有两米多长,近米宽。于是,这时的油房就大起来,需两三间房子。
榨棉籽油分四个步骤。
首先,将棉籽弄干净上锅炒熟。锅是铁锅,农村见到的最大的锅,锅大锅台自然也高大,边上贴个大大的电动鼓风机,灶膛烧着硬柴火或煤,鼓风机一响,锅下火便红红亮亮地呼呼着起。把棉籽倒进锅内,一会儿就会腾起热气,需要不停的翻炒。翻炒者是两位女孩,锅台边上放两个木凳,一边一个,女孩左右坐着,挥动手中的特制铁铲(形似铁锨,比铁锨小些)同时翻炒,炒熟后出锅,接着再炒下一锅。
二是破碎棉籽。把炒熟的棉籽用石碾破碎碾细。石碾是用驴拉动的。驴戴着“捂眼儿”,一圈一圈地转着,听人“驾,吁”地招呼。随着碾砣转动,碾盘上的棉籽一点点破碎,看碾人会把最碎的棉籽扫向碾盘外部,用小簸箕铲下,又不时把一簸箕新棉籽倒入碾盘里圈,偱环往复……
三是装圈入榨。装圈,把直经近二尺、宽二寸的铁环置于地面,往里填碎棉籽,边填边捣实,直到上面鼓鼓,还要上去人用双脚来回踩。一个,两个,直到填充好十几个圈。然后入榨,将十几个铁棉饼圈依次排在铁榨机内。
四是榨油。榨,就是压榨、挤榨。榨油机一头安有铁轮,厚重的铁轮上有眼儿,近两米长的粗铁棒一头插在眼儿内,四五个壮劳力扳动铁棒迫使铁轮转动,给榨油机上劲,并不停地倒眼儿,倒一次,铁轮便挤向铁棉饼一些。一次次的重复挤压之后,棉饼出油了,连铁圈上也油亮起来,像是出了汗。油榨机另一头的油槽里有了滴油声,再后来便是油在慢慢细细地流了……接着,还要断续地挤压,直将棉饼内的油榨干为止。
后来,有了动力电之后,人们发明了电碾子,用电碾子碾棉籽,歇下了辛辛苦苦的磨道驴。电闸一合,碾子快快转起,效率快多了。刚安装电碾子时,引人好奇,村人一群群地来碾房围看。
每年冬前,队里都分些棉籽油给社员,其它的卖或换给村内外的用户。于是,总有人用自行车驮着或驴车拉着棉籽来油房换油。
棉籽油“硬”——含有棉酚。吃了会使人坏肚子,食用前须下锅加热到沸点,村人们叫“欢”油。既使这样,也要和猪油掺着食用。
不论油房大小,毕竟是公共场所,便时常有大人孩子来看热闹,消磨闲暇日光。
老油房,自然有几十年未见了。
节选自长篇非虚构文学《国印乡痕》
作者简介
张国印,河北省遵化市人。幼始喜欢读书,继而迷恋文学。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五十多万字。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文集《时光·岁月·记忆》。
平台征稿启示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 问:关仁山 峭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现代诗歌:王翠红
古体诗词:刘艳琴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