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考场外举牌高调示爱,让孩子确信自己一直会被爱

多地高考结束,这些天,考场外的一幕幕感动了很多人……

四川自贡考场外出现温暖一幕,一位大肚腩的中年父亲,身背粉色系的双肩包,满面笑容的站在考场外,举着横幅迎接走出考场的孩子。

上面写着“不管你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很爱你”。字字平实,却有力。这一幕在众多忧心忡忡、望眼欲穿的家长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父母的接纳和爱,会给孩子更多的勇气、信心,去义无反顾地争取成功,而在孩子遭遇挫折和苦难时,也依然会保有一种免于奔溃的力量,相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对于大部分中国家长而言,简单的一句我爱你是奢侈品。

一方面,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内敛,本身就不习惯用语言来表达爱,甚至更多的是放在“我都是为了你好,你为什么不听”的斥责里。

若父母只是站在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并不容易被孩子接受,而且侵犯了孩子的个人空间。

父爱、母爱的真正含义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达到自己心目中的高度,成功,成材,成栋梁,但是过分的强调和逼迫会把孩子逼到一个相反的角落,他会想要逃离这种全方位的爱的包裹。

是的,父母的恩情我们都记得,父母的爱我们都体会过,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讲,他们无法体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难以将那种对自由的剥夺转化为绵绵爱意。

另一方面,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寄予的厚望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爱,演变成了“恨铁不成钢”。

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种爱的方式,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样的爱并未取得孩子的认可,或者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在心理学上,这种爱叫作过度心理控制

客观地讲,这种爱是一种侵入式的教养方式,心理学家Barber, B.K.在1996年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这种教养方式,扰乱了儿童早期的思想与情感发展,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将会导致儿童心理社会功能上的失调。

就像影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父母一样:

爷爷奶奶的放纵式管理、父亲的高关心低控制管理、母亲的低关心高控制管理,各有各的特点,但最终都走向了共同的落脚点——过度的心理控制。

父母的自我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应放在首位。许多家庭在有了新生命的诞生后,孩子的生活、学习渐渐就成为了父母世界的中心。

但就父母而言,首先应是独立的个体,其次是成熟的大人,再次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应有自己的生活,言行举止、素质修养在得到不断提升和磨练后才能成为孩子更好的老师,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父母也应学会收敛情绪,遇事理智冷静,做一个智慧大方、心态平和的大人。

最后,面对孩子时,有了前两者的铺垫,父母们自然便能找到合适的一套教育体系,知道如何才能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1
和孩子一起讨论“爱的表现”

这些问句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答案,更重要的是因此而展开对话和讨论,并且进一步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往往,一个孩子的回答会让我们惊讶得思考好久,也让我们在他们表述中,知道我们的爱是否已经顺利的被接收、被悦纳,并且足以织成安全而密实的保护网去护卫着他。  

2
避免“不完整的爱”的表达

很多独生子女在父母微不至的呵护下,会变得不堪一击,有许多孩子已经表现出无法忍受挫折的情绪症状。

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却没有表现出在爱的氛围下成长所该有的自信,他们反而更被不自信和不安全感所困扰。

问题也许就出在“不尽完整的”爱的表达上。这个偏颇,会让孩子误以为爸爸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是和他的成就成正比的,他因此害怕,如果他考得不好就不再被父母疼爱。

如果连续几次他真的没有考好,或下次又没有如愿选上班干部,他可能就因孤独而先放弃了自己,因为反正爸爸妈妈已经不会再爱他了。

3
别用爱来合理化我们的一切行为

 

在心理辅导室内,经常会有妈妈啜泣着对孩子说:

“妈妈是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呀!”

“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啊!”

“妈妈为了你什么苦都能吃!”

而身边的孩子其实心里正在呐喊:“别为我了,妈妈!求求你放过我,我受不了啦!”。

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的爱也像恋人一样变得充满占有和失去理性。可是不同的是,恋人可以因为被爱窒息而拂袖离去,孩子却不能在被爱窒息之后,拂袖离开父母。

所以,成天被父母,通常是妈妈的爱,压得透不过气来的孩子只有选择逃亡,逃到自己的小小心灵城堡里,获得暂时的喘息。

ENDING
熙桓心语

或许,对一个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确信自己一直会被爱。

每个人爱的表达和对爱的接受方式都不一样,所以父母要选择适合孩子能接受的爱,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按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

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失败,允许他有自己的空间。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了解到,无论他是谁、无论他表现如何,让他觉得被爱包围、未来有路可走、有家可回。

生活有期待,比什么都重要。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