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寿光答卷
在中国寿光蔬菜博物馆内,有一座古人铜像,手握书卷,若有所思,他就是一代农圣贾思勰。北魏时期,他在寿光这块土地上,撰写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寿光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耕文化之乡”。
30年前,寿光人民凭借敢想敢干的冲劲,建设冬暖式大棚,终结了北方冬季无新鲜蔬菜可吃的历史,为中国设施农业和蔬菜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寿光人依然敢想敢干,不断求新求变,不仅让“种菜”更有科技范、智慧感,而且着眼于标准制定、模式输出,引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将“寿光精神”映照在弥河之畔,撰写了乡村振兴的寿光答卷。
5月16日至20日,在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的组织下,来自全国37家涉农媒体的近70名记者踏上这片土地,开展“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寿光乡村振兴”主题采访活动。几天时间里,采访团近距离观察寿光在科技、产业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感受齐鲁大地农业升级、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棚二代”上阵,新农具登场
穿城而过的弥河两岸,分布着超过17万个大棚,他们像是白色波浪,在开阔的乡野间绵延。寿光每年生产蔬菜超过450万吨,年交易量900万吨,满足着数亿人的日常生活所需,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民的“菜篮子”。如今,“菜篮子”有新变!寿光将金融活水引入现代农业,“棚二代”接力种菜,新式大棚配备智能设施,手机成为人们种菜新农具。
采访团一行在东斟灌村一座大棚里见到了村民李保先,他正在检查新装的设备。“一年纯收入30万元,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想建棚,村里有土地可以承包,种的彩椒有合作市场给卖了,缺资金的时候合作社有资金互助可以贷款,村里还会不定期进行种植技术指导。”他说,如今只要想干,就不愁没钱赚。
看到村里产业蓬勃发展,同时还有给创业青年的低息贷款政策,不少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最近几年,回到东斟灌村种菜的大中专毕业生就有20余人。
村里的80后“棚二代”有140多人,刚当选村委委员的尹成友就是其中一个。他的父亲尹希森是村里第一批种大棚的农户,从小对大棚种植耳濡目染的他毕业之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棚二代”。目前,尹成友家两个小棚年收入10万元左右,他算了一笔账:“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挣五六千元,除去开支也剩不下什么,回家种大棚不仅能攒下钱,还能照顾父母。”已经“退居二线”的尹希森表示,以前种大棚踏实肯干就行,现在的设备都是智能化的,要在手机上操作,还得年轻人来。
尹成友和村里的年轻人经常沟通,一起学习技术、引进设备,干劲十足。年轻人的返乡,为村里发展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持。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智能雾化机、补光灯等设备已成为新建大棚的标配,手机物联网应用率达到80%,手机成为人们种菜的新农具。
位于寿光田柳镇的金投田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占地1500亩,有160个温室大棚、2个4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园区经营的新模式,让采访团成员十分感兴趣。
据运营人员韩永琦介绍,园区实行与农户合作的模式,园区作为“物业管家”,提供大棚温室及各种智能化设备,农户报名租赁、“拎包入住”,还能享受园区低息贷款。
来自田柳镇东青村的农户刘相勇今年48岁,一直从事蔬菜种植,在本村承包了4个大棚,但是当园区发出招募租户的信息后,他还是报名租了5个大棚,“这里大环境好啊,道路水电齐全,设施也好,生产效益也比老棚好,当时我的老棚设施改造还花了不少钱呢,来园区全都提供了,省事!”他晃了晃不离手的手机说,有些工作手机上就能操作,边学边用呗!
在寿光有这样一种说法,每卖出10辆车,就有7辆是让菜农买走了。如今的寿光,大棚更新换代,经营模式不断创新,蔬菜产业蒸蒸日上,好一片希望的田野!
新品种迭出,机器人奔忙
与中国寿光蔬菜博物馆一墙之隔,就是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这里正在举办第2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从2000年起,每年定期举办的菜博会,吸引着国内外参观者来这里“取经”。2000多个蔬菜新品种、80多项栽培新模式、100多项引进新技术给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河南日报农村版副总编辑顾华不禁感叹,在很多地方蔬菜产业还在聚焦于种植和生产的时候,寿光已经走在产业科技的前列。
在洛城街道寨里村,坐落着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寿光凭借多年来显著的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成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建基地的不二选择。
研发中心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已建成蔬菜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保、园艺作物种苗繁育4个实验室和8个研发团队,先后吸引蔬菜花卉研究所涉及甘蓝、番茄、辣椒等17个课题组、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中心开展科研工作,育成多个蔬菜新品种,其中3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目前,寿光有种苗企业300多家,自主研发的蔬菜新品种达140个,其中8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年产蔬菜种苗近17亿株,国产蔬菜品种市场占有率达70%。
在潍坊科技学院的生物工程研发中心(蔬菜种子研发中心)拥有170余亩研究基地,设有蔬菜作物新品种选育、作物精准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环境工程4个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开发、技术服务、成果转化等方式服务于寿光蔬菜产业。
中国设施蔬菜发轫于寿光,但是寿光的脚步从不停息,正在进行智慧农业的新探索,向更高的山峰攀登。
在占地3000亩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里,有一座大型玻璃智能温室,尤为醒目。
智能玻璃温室曾是荷兰农业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中国温室大棚多以“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为主,存在能耗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且夏季温度太高,不能生产。
这座“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融合中国日光温室的保温蓄热功能和“荷兰文洛型”连栋温室的大空间优势,集成应用国际上先进技术,可以全年连续生产,比“荷兰文洛型”温室大棚耗能降低一半以上。
玻璃温室里23万多株西红柿苗整齐排列,呵护它们的是正压可调通风系统、水肥智能供给系统、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系统等120多项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
“中国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内的机器人
引来了记者们的围观。
采访团被其中来回穿梭工作的机器人吸引,中心机器人“小金”个头虽小,却是20多个机器人的“小管家”,可收集园区所有机器人的数据信息,处理后生成指令反馈给它们,实现对西红柿生产全过程的智慧管控。
这样高端的温室,是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众多“高大上”项目中的一个。在基地内,还装备有不同的现代农业设备,满足蔬菜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试验验证、示范推广和数据采集。
在寿光,科技带来的改变体现在每一个大棚中,靠天吃饭的经验逐渐被科学控制的精确所取代。在科技创新的赋能下,寿光的每一个大棚正在成为一个生产车间,共同构成了中国菜乡这座规模宏大的蔬菜工厂。
从输出技术,到输出标准
30年来,寿光人不断适应新形势,勇立农业科技的最前沿,博采最新技术成果,大棚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从简单的第一代更新到如今科技感十足的第七代。同时,百余名技术员常年在外,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无偿传授给全国的农民兄弟。
“如果说以前的'寿光模式’侧重于输出产品、输出人才、输出技术,那么现在的'寿光模式’则正在向输出标准、输出机制、输出体系方向转变。”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也从侧面凸显了农产品标准化的重要性。
为了站稳蔬菜产业标准化高地,2018年7月于寿光挂牌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率先发力。中心主任付乐启介绍,这是一个由蔬菜质量标准研究中心、蔬菜国际标准合作中心、蔬菜质量标准检测中心、蔬菜质量标准服务中心构成的蔬菜产业“新高地”。
在3年的研制推广下,标准中心集成2369条蔬菜产业链相关标准,形成14大类、182个品类的蔬菜标准数据库。启动16项国家、行业标准和102项地方标准,并为国际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寿光标准”在26个省份落地开花,全国新建蔬菜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寿光还在不断推进以“工厂化”理念建设和运营农业园区。2018年以来已规划建设了总占地2.3万亩的18个重点蔬菜园区,全部按照标准中心标准生产,推广应用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智能科技设备,物联网应用率超过80%。每个大棚、园区就是一个“标准车间”“标准工厂”。
2019年,寿光蔬菜成功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成为潍坊市成功注册的第一件集体商标,对寿光蔬菜提升品质、树立信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起到积极作用。2020年,寿光蔬菜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集群,蔬菜年交易量达900万吨,交易额200亿元。
如今,有了黄瓜、西红柿等主要设施蔬菜全产业链生产规范以及日光温室建造规范、园区建设运营规范等“寿光标准”,“寿光模式”创新升级就有了充足的底气,已经能够为设施蔬菜产业问题提供包括标准、机制和体系等在内的集成解决方案。
陕西农村报社长贺小巍用“三大”来总结此行:“大开眼界、大有可为、大展宏图”。他说寿光蔬菜让人大开眼界,“寿光模式”在全国大有可为,寿光品牌必将大展宏图。
手握蔬菜产业集群的优势,寿光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步伐迈在了全国前列。从靠天吃饭的经验模式,到科学可控的标准化时代,将对全国的蔬菜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探索未止步,振兴正当时
寿光人始终有一股勇于尝试、不屈不挠的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寿光人不屈从于寒冷,一定要在冬天种出蔬菜,变不可能为可能。后来的寿光人依旧向看似不可能的领域不断突破。
在菜乡寿光,南部土地适宜耕作,集中了主要的大棚种植,北部因临近渤海湾而多盐碱地,主要种植棉花、玉米等作物,而盐碱程度太高的土地不适宜作物耕种,曾是荒芜的不毛之地。北方蔬菜报总编辑马健用一句当地独有的歇后语重现了以前的情况,“六股路套知了——老窝里等”。他解释说,在当地六股路村抓知了,它跑了都不用担心,因为万亩盐滩只有一棵树,它还会回来的,因为别无选择。
不屈服于恶劣的自然条件,寿光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改造,将滨海浅平洼地改良恢复形成复合人工湿地并植树造林。
当采访团来到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这里曾经是盐碱地区域,然而过去的荒芜已看不到痕迹,这里树木林立、湖水碧绿清澈,水中的鱼扎堆畅游,荷叶已经爬上水面静待荷花开放,不时有鸟儿的鸣叫随夏天的风徐徐吹来,十分惬意。
对比以前的资料图,如今漫步林海,采访团切实感受到林场人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敬佩他们因地制宜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担当、决心和勇气。寿光人拥有的不仅仅是勇气,他们的产业思维无处不在。
据介绍,林场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林为主,探索出水资源多层次利用、林盐结合、上林下藕、鱼荷混养等多种经营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了苗木繁育、水产养殖、生态旅游等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为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树立了样板。
园区将自然风光与人为景观融为一体,凭借湿地生态水道、东方不沉湖、素质拓展中心、农圣文化园等景点,以及定期举办的寿光林海荷花节、湿地采摘节、湿地科普游、农林渔盐业观光体验游等湿地主题活动,成为寿光及周边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几十年过去了,开拓创新的第一代种棚人渐渐老了,但是这座城市没有忘记他们,曾经为寿光、为全国蔬菜产业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们,如今正在安享晚年。
上午10点,采访团到达位于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的寇家坞联村全域康养中心,中心的两位厨师就已经在准备老人们的午饭。老人们陆续赶到,在庭院中聊天晒太阳,等待就餐。老人们说,这里的饭花样多、比家里好吃,在这还能见到老朋友,心里特别美!
村里的妇女主任王红艳介绍,寇家坞联村全域康养中心总投资495万元,占地5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2平方米,采取“分散居住、集中供餐”的模式,聘请寿光养老服务集团进行专业化托管,通过“政府补一点、村里筹一点、个人掏一点”的方式,每天为老人提供中晚两顿饭。康养中心为老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让这些曾经的开拓者安宁地度过晚年时光。
短短几天的采访让记者们意犹未尽,大家在寿光收获颇丰。记者们纷纷表示,要用新媒体和报纸,把在寿光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出去。《四川农村日报》在采访中连发6篇“我们向寿光学什么”系列报道,《农业科技报》连发十余篇“农科记者菜都行”系列报道,重庆日报连发4篇“走进中国菜篮子·问道乡村振兴”系列报道,总结宣传寿光经验。
在寿光采访,一直被寿光人勇于创新的闯劲儿和不断尝试的干劲儿所感动,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勾画出中国新农人的形象。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寿光人接力前行,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必将书写乡村振兴的美好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