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

前   言
        包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端午节是我国第一个入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人们的原始信仰为天地自然信仰和祖先恩德信仰。以吉日祭祀敬神灵、感先德的活动,逐渐形成传统节日并流传至今。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人文科学等有关,其中四大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由上古时期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最初的端午节是夏季驱瘟神、祭祥龙的节日,后来才将其作为屈原的纪念节日。

端午节的民俗

第一,包粽子,赛龙舟。据说战国末期的楚国人屈原,因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而赤诚于祖国未了,于是在五月五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以生命谱写爱国乐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纷纷赶来划船捞救,但未果;后又投米团入江中,以喂鱼虾护其尸首。后来为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便成节日习俗。

第二,挂艾草与菖蒲。北艾草、南菖蒲,传有驱邪祛魔之功,实为驱虫治病之效的中草药。

第三,放纸鸢。中国南方,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放殃”,而北方称为“放风筝”。纸鸢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风飞向高空,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的最早飞行器。

端午节的意义

第一,端午节,源于我们的祖先对龙的敬仰。端午龙腾于正南中天,喻示着事物正处在最鼎盛时期,是大吉大利之象。另外,龙舟文化传承中国史,古代南方地区中国人常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现在龙舟赛也盛世大地。

第二,端午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人天合一的思想观。它不仅反应了华夏儿女丰富的社会生活文化,而且还孕育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精神。

第三,端午节文化影响深而广。它一方面,影响着华夏儿女从古至今;另一方面,广泛延伸到世界各国,今天的日本、越南、美国、德国,俄罗斯等等都受到端午节文化的深远影响。

端午节假日,人人喜洋洋。在家过佳节,外出旅游兴。包粽子、赛龙舟,甜蜜红火庆佳节!

能子源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