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百科】脉络的承接—关于贝多芬第一、第二、第三号交响曲(1)

第一号交响曲

酝酿多时

贝多芬首部学术性传记作者泰尔(AlexanderThayer,1817∼1897)认为,1800年是贝多芬生命中的转折点,就在那一年,他暂时离开了与钢琴的联系,跟随莫扎特以及仍在世的、多产的海登之脚步,开始写作室内乐及管弦乐曲—即弦乐四重奏与交响曲。在此之前,贝多芬主要创作的乐类为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奏鸣曲与钢琴奏鸣曲,而最重要的作品当属1799年完成的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

C小调第八号奏鸣曲,作品Op.13《悲怆》第二乐章:如歌的慢板 Tomsic Dubravka - 古典任意门7: 贝多芬沉思中

不过贝多芬写作交响曲的念头实际上在1800年之前就已出现。1795年他曾写下一份C大调交响曲草稿,不过可能是忙于巡回演出(于布拉格与柏林等地),也可能是自觉尚未准备好,他最后还是将之搁置,转而写作钢琴奏鸣曲。

1795年是他搬至维也纳发展的第三年,他不仅已是炙手可热的钢琴演奏家与钢琴教师,在海登、阿尔布雷赫伯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1736∼1809)、萨里耶利的指导下,作曲也有高度表现。同年出版的Op.1钢琴三重奏,完全将海登的风格都内化于笔下,Op.2三首钢琴奏鸣曲已有独特的主题设计和调性发展,尽管个人风格还不鲜明,但已可说是古典乐派成熟之作。延续在钢琴上的成果,加上海登最晚期的「伦敦交响曲」(第93至104号)们作为刺激,贝多芬终于在1799年重拾中断了的交响曲创作。

作品题献者史韦登男爵亦可视为这次创作的推手,他是维也纳当时最热心支持音乐演出的贵族之一,1786年还特别成立「贵族协会」 (Gesellschaft derAssociierten),倾全力推动传统音乐演出(特别是巴洛克作品)和委托当代创作,是贝多芬年轻时最重要的赞助者之一。

此曲首演于维也纳的城堡剧院(Burgtheater),同场曲目还包括贝多芬的七重奏Op.20、莫扎特交响曲和海登的神剧《创世纪》,是贝多芬人生第一场的大型售票演出。

以「寻找」开始

此曲沿袭海登绝大多数的形式铺陈,以快—慢—快—快等章节展开,但第一与第四开头都加入了慢板前奏,前者主要是作为调性上的准备,后者则作为动机上的准备。四乐章调性为C大调—F大调—C大调—C大调。乐器编制皆和海登最后一首交响曲(Op.104,早5年出现)相同,使用了完整的木管群(两管编制)、两把小号、两把法国号、定音鼓,及完整的弦乐群。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Classical Artists;Lorin Maazel;Orchestre National France - Essential Beethoven: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plus the Best Concertos, Overtures, Sonatas, & Quarte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虽是初试啼声,整体承接着前人结晶,但第一乐章的开头却颇为特别:音乐从数个不稳定的七和弦开始,让听者始终无法确知调性,要到第13小节进入快板后,才真正出现了C大调一级色彩。这种「意料之外的开始」在海登的创作中不乏看见,但他从不曾以此开始一首交响曲,而贝多芬不只喜爱,在往后许多作品中都使用了这个方法,比如下一部创作的芭蕾音乐《普罗米修斯的造物》序曲就以七和弦开头。

音乐在进入快板后,随奏鸣曲式展开。第一主题为小提琴奏出的跳动旋律,音乐维持着上行动态,第二主题则改变了方向—双簧管带出了下行音阶,个性如安抚口吻。不过虽然是对比性主题,贝多芬却以片段的第一主题伴奏,显示出贝多芬在运用主题、紧扣主题上的技巧。发展部有一长段大提琴与木管乐器相互模仿的段落,其紧凑的效果将第一乐章活泼的性格推至最高峰。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IV. Adagio – Allegro molto e vivace Classical Artists;Lorin Maazel;Orchestre National France - Essential Beethoven: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plus the Best Concertos, Overtures, Sonatas, & Quarte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第二乐章「如歌且生动的行板」采用3/8韵律,同样为奏鸣曲式。第二小提琴开始的第一主题缓缓前行, 精细的连、断咬字(articulation)呼应着前乐章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则由数个行进方向相反的短句连结而成,带出较为迫切的姿态。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非常活泼的快板」**,在轻快的三拍子韵律中,贝多芬加强了弦乐与管乐声部间的对话,并透过大、小调的快速转换,创造听觉刺激。中段(trio)出现了木管的平缓旋律对应着弦乐急速音阶,两者性格差异之大,已有后来作曲家想以「诙谐曲」取代传统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的企图。

Symphony No. 1 in C Major, Op. 21: I. Adagio molto – Allegro con brio Classical Artists;Lorin Maazel;Orchestre National France - Essential Beethoven: The Complete Symphonies plus the Best Concertos, Overtures, Sonatas, & Quartets of Ludwig van Beethoven

第四乐章为「慢板—非常活泼的快板」,同样采用奏鸣曲式。贝多芬一开始利用逐步点加快的音阶,如助跑般直冲入急速乐段;第一主题再次以诙谐的**「慌张开始、突然从容」**的姿态出现,第二主题则稍微放慢步伐,流露出优雅的嘉兰特风格(Stile Galante)。整个乐章不太有贝多芬的身影,反而更有海登的印记。

「C大调交响曲」传统

贝多芬第一号交响曲首演时,在维也纳并未引起太大轰动,反倒是莱比锡发行的《大众音乐报》(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当时德语区最重要的音乐刊物)评价当天的演出是「许久未曾出现的一场有趣音乐会」。文中更进一步指出,第一号交响曲「拥有大量的艺术性和新颖的想法」,评论中唯一提到的缺点是:「过度使用了木管乐器,所以整个声响很像管乐队(Harmonie),而不像管弦乐团。」该评论对当天演奏者的表现也不甚满意,特别是在慢板乐章,整体节奏和合奏效果都相当拖沓。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moto (第二乐章 有活力的如歌的行板) Paul Kletzki;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eethoven: Symphonies

不过随着贝多芬的名声逐步确立,维也纳人开始重新评价贝多芬这部在29岁完成的作品。一名乐评家在1806年(首演6年之后)留下了这样的评论:「是一部能展现贝多芬创意与音乐涵养的作品,此曲优美且结构出色,展现出了清晰的秩序、愉快的旋律,以及熟练的乐器运用,完全可以放在莫扎特和海登的作品旁相提并论。」

至于这首作品到底和莫扎特与海登有多少联系呢?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教授希斯曼(Elaine Sisman,1952∼)有一番言简意赅的解释:她认为贝多芬踏入交响曲写作时,一开始就采用了一个极佳的策略—融合了莫扎特与海登的风格(特别是来自前者最后一首交响曲《朱比特》和后者第九十七号交响曲的启发,这两者亦为C大调),「这样做是为了向他们致敬,且直接将自己置于这个传统中,最后证明自己能够青出于蓝,所以贝多芬采用的都是18世纪那些最优秀的,也最容易辨识的技法来创作——带着小号声、鼓声、如仪式庆典的『C大调交响曲』传统。」

IV. Adagio, Allegro molto e vivace (第四乐章 柔板,活泼的极快板) Paul Kletzki;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eethoven: Symphonies

突强与突弱

我第一次比较仔细接触这首乐曲,不是在乐团练习里,而是在指挥法课堂上。当时的授课老师选择了第一号交响曲第一乐章作为学期作业,要全班在能比划出节拍之余,还能表现出乐曲中丰富的音乐表情。

就是在练习时那些「没有声音」的瞬间,我突然对开始的「Fp」(强之后立刻弱)迟疑了,并不是对声响有所迟疑,而是对它的存在有所迟疑,为什么要Fp呢?为什么不是一个随着和声解决而来的渐弱呢?过去在弹琴时,总会因专注于技巧、音色而未曾特别思考这样的记号,反而在指挥的时候,常常浮现出不曾有过的问题。

于是我想起这可能是许多老师口中所言:「音乐与语言有关。」这种强力开始却又在瞬间弱下的声音,彷佛就是德文字音发音的瞬间,而贝多芬在开头数次采用这个效果,就形成了一段喊话,道出了他一路等待、直到现在才完成第一号的心情。

更进一步地想,配合着这个表情的,都是那些非典型的七和弦开头;虽然现代人听起来不会像当时的人们那般讶异,但它们终归是一些「不稳定」的选择。而我不免兴起了这样的后见之明:贝多芬一开始就要用「不适」作为他的语言,去挑动传统的敏感神经,去挑战多数人可接受的事,然后在这不适中,他让大家看见了不一样的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