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人参均“补气”,区别在哪里?
黄芪和人参均有补“气”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却让某些人抓不住要领,今天有闲,不妨探讨一下!
黄芪的作用位置是“表虚不固”时应用较多,比如“玉屏风散”就是一个著名的方子。人参多用于“中”(“中”在中医里指太阴脾)虚时,补“气”,没有听说过最后救命时用“独黄芪汤”,只听过“独参汤”可救命!如果一个重病人想让他不死,好参二两就可以延长时间,让其他药物有时间起作用,最后可能就活过来了。所以,真正想补身还是要用”参“类!
从这里可以看出,黄芪补的位置点在“表”,我把它归类到与“麻黄”为一对相反作用的药,也就是黄芪的作用直白一点说就是“收缩毛孔”(中医称腠理),麻黄的作用是”开毛孔“的作用,所以才有”有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之说。有汗证明毛孔已开,无汗毛孔未开,当然得用麻黄开毛孔,汗才出得来。相反,如果毛孔开而不合,汗就会出过不停,用黄芪把毛孔一”关“,汗当然就停了。你看,这样一说,中医好学了吧!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毛孔开关与尿的关系。通过毛孔,每天最多可以排出20升左右的液体,称之为汗,大多数情况下是”气化“状态,所以你不一定感觉得到。一个人正常排尿一天是1.5~2升,如果通过毛孔排出的液体过多,当然尿就少了。所以”尿毒症“病人的少尿与皮肤代偿性的多排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想要通过尿道排出更多的尿,皮肤要适当的”关一关“的。有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多达的180~250克的新鲜黄芪根皮(只要中间的根白皮,外表的青色部分去掉,可以一次性让”尿毒症“病人排尿增加,原理就是这里。(这也可以看作是“金生水”)
顺便说一句,尿毒症病人少尿多与太阳、少阳二经压力过大有关,利用黄芪通尿属于”强排“,并非最好手段,甚至变生他证。正确手段应该是”减压“,让尿自然排出。具体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要适当辨证的,免得误导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