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现 | 李公麟的山庄

活跃于北宋中叶的画师李公麟(1049-1106),是与苏轼、黄庭坚同时的绘画巨匠,因其绝妙的技艺、超然的个性,被后世誉为“宋画第一”。
李公麟,字伯时,祖籍安徽桐城。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精于鉴别考订古器。熙宁三年(1070)中进士,事神宗朝,官至朝奉郎,实际即是朝中活动的闲散士人。
虽然官阶不高,但李公麟精通诗文书画,与朝中王安石、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私交甚密,并作为王诜西园雅集的常客,跻身北宋文人社交圈顶层。在众人的认可与肯定之下,一时画名大展,声动天下。
然而,随着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变法戛止,以及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案发,“西园雅集”涣然瓦解。李公麟本身作为散官,亦无志于政治,属于王安石新党与苏轼所处旧党之间的“中间派”,因此不受牵连,但也不再活跃。
好友相继遭到流放或离世,元符三年(1100)李公麟告老还乡,于桐城双溪龙眠山营建“龙眠山庄”,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亦因此号“龙眠居士”。而本件《龙眠山庄图》,即为李公麟据此描绘的画作。
 李公麟《龙眠山庄图》

出光美术馆藏

27.9 x 38.1 cm x 8 | 绢本 设色
《龙眠山庄图》共八帧,分别题为“璎珞垒”、“栖云室”、“秘全菴”、“玉龙峡”、“观音嵒”、“宝积峰”、“陈彭际”、“在建馆南十里”,皆为龙眠山庄中的景观。其画法古拙稚雅,山石着重于勾勒,直追晋唐“空勾无皴”之风,而人物生动传神,衣饰器物更见工细精致。
李公麟画技精湛,几乎达到通神之境,留有“画杀满川花”之类轶事。据说其人物、道释得吴道子旨趣,白描技艺超绝于世;山水得王维真传,亦取李思训心法;画马则于韩干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全才。
因此,李公麟所传世的画迹,从来被作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馆藏重器,例如东京国立博物馆《五马图》、伦敦大英博物馆《孝经图》等等。而他晚年创作的《龙眠山庄图》,更是集画技之大成的神品珍迹。
故创意处如吴生,潇洒处如王维。谓《华严会》人物可以对《地狱变相》,《龙眠山庄》可以对《辋川图》是也。——《宣和画谱》
《龙眠山庄图》传世不止一件,今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各藏一卷纸本水墨《龙眠山庄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公麟《龙眠山庄图》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则有绢本水墨《龙眠山庄图》残页三帧——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李公麟《龙眠山庄图》
本册《龙眠山庄图》八帧,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与诸本内容基本一致,而采用绢本敷色,形制亦有所区别。考元人夏文彦《图绘宝鉴》记载:李公麟作画“多不设色,独用澄心堂纸为之,惟临摹古画用绢素着色,笔法如云行水流。”可见本册很可能源于李氏借王维《辋川图》写照自己营建的“龙眠山庄”。
支持这一说法的证据,还有“在建馆南十里”一帧中,可见篆书“王维”二字,结合吴湖帆为此册题跋,可知此册大有出自《辋川图》的可能。无论如何,在传世诸本《龙眠山庄图》中,本册技法稍为精湛、画意较为高古,堪称其中水准较高之作。

01

第一帧

璎珞垒、栖云室与秘全菴

缨络垒

璎珞是古代印度佛像佩戴的一种颈饰,形如网状。画面中绘一名居士临流独坐,仰望着岩壁上的如织网般瀑布。苏辙题诗曰:

泉流逢石缺,脉散成宝网。

水作璎珞看,山是如来想。

栖云室
栖云室是一个位于璎珞垒左侧的山洞,洞口绘有一名执杖居士。苏辙题诗云:
石室空无主,浮云自去来。
人间春雨足,归意带风雷。

秘全菴

秘全庵依山而建,四周绿荫掩盖,是为清净之地。苏辙题诗曰:

世道自破碎,全理未常违。

溪山亦何有,永觉平日非。


02

第二帧

雨华岩

雨华(花)岩是一处纹理奇特的山岩。山泉由雨华岩上倾泻而下,泉口坐一居士,赤裸双脚于泉水之中。苏辙诗作:

岩花不可攀,翔蕊久未堕。
忽下幽人前,知子观空坐。

03

第三帧

泠泠谷

泠泠谷是山谷中的一处潭池,水流湍急,潭边一居士正在观瀑品茶,潭水的另一边童子正在烹制茶饮。苏辙诗曰:
层崖落飞泉,微风泛乔木。
坐遣谷中人,家家有琴筑。

04

第四帧

玉龙峡与观音岩

玉龙峡
苏辙题诗:
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
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观音岩
玉龙峡左侧的嶙峋巨岩是观音岩。苏辙诗云:

倚岩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05/06

第五帧、第六帧


垂云沜
这两桢描绘的是“垂云沜”周围的景象。沜意味着岸边。垂云沜即瀑布的两岸。
垂云沜
一侧,三位居士盘坐在磐石上,仰望瀑布。

垂云沜

另一侧,众人围坐一圈,听长者讲经、传授佛法。苏辙诗作:
未见垂云沜,其如归兴何?
路穷双足热,为我洗盘陀。

07

第七帧


在建馆南十里、宝积峰与陈彭漈
在建馆南十里

宝积峰

陈彭漈


08

第八帧



居所
这一桢极有可能是李公麟生活的地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