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壬栋║圆梦文集《知行合一绍兴行》
圆梦工坊一场“知行合一绍兴行”,从大禹到现代,从知行合一思想到学生社会实践,从王羲之到鲁迅,从三味书屋到乌篷船,上下五千年,时间跨度之长,横跨学科之广,采风范围之大,写作题材之多,都不是中小学生5个白天研学、采风、辅导,另加5个酒店晚上5个半天专题写作所能完成的。但,圆梦工坊学员,每人最少完成10篇大作文外加5篇小日记,连家长与指导老师都大呼超过想象。
现按学员分类编排编辑成集,并予以发表。
第一集主题:圆梦文集《知行合一绍兴行》
第一集作者:众智外国语学校七年级学员 林壬栋
林壬栋
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七年级
来往绍兴的和谐号
到绍兴研学去!
这天晚上,我准备好了东西,隔天星期六,正是去绍兴的那一天。
这天,我5点多就起床了,背了好多行李出来,坐上公交车,去了高铁潮汕南站。我们达到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也到了,只剩下一位错到普宁站的同学还在高速公路上。
好久,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到了,时间太紧了,事不宜迟我们应该出发吧,还要坐高铁呢!我记得有同学说:“高铁很刺激。”来送站的爸爸笑着道:“高铁里面的东西好吃,还有服务员服务。”姐姐抬着头说:“高铁很长,很多人喜欢。”这么说,那一定很好玩,很有趣吧?想一想,希望马上就在高铁上了。
高铁那么长,人又那么多,坐在里面,好像能享受天伦之乐。想想都知道,这一定不一般。在大家的催促下,所有人都走向检票口。检票完,我们就便上了站台。可是,并非想象的那么好……一上车,一股臭臭的骚尿味直扑鼻孔,我快支持不住了,想找点东西改变味觉。
第一次坐高铁,感觉很反常,回程的时候就不一样,感觉是真正高标准了。回程的和谐号,真正和谐的,清理得很好。一上车,绍兴的寒冷一下子就被哄走了,里面坐满了人,座位上方还有一个可以放行李什么的箱子。
车上的阿姨专门帮我们提供需要的东西,有什么问题可以找她;车里的人有说有笑,好像忘记了他们该做的事情。车窗外,一座一座山从眼前划过,车子开得真快!往下看,田里有劳作着的农民;向上看,天边的浮云闪着金光——太阳已经照到头顶了。
一条条白龙从崇山峻岭奔来,他是时代的象征,我们中国人智慧付出的成果——高铁。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可能你们听说过吧,这个词,我是随圆梦工坊绍兴研学团到“阳明故里”才知道的。
那天,我们到了绍兴的阳明故里,指导老师告诉我“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至于知行合一是什么,我记得刚接触时以为是知识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意思,其实是错的,说“知”是指“良知”,我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
我们先在阳明故里上了一堂课。老师让我们自己制作扇子,材料已经准备好了的,只需要我们自己动手组装就好。每个人都一样,先拿起扇子的竹签,再一条一条穿进扇叶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同学把竹签穿错了,但没有慌,全部重新再来一回,过不了多久也能穿好的。我就弄错了两次,但都是坚持下来了。这是煎熬,也是难题,但都难不倒我,我成功了!接着再一根一根粘上胶水。
通过这一节课,指导老师让我们思考其中能够说明什么道理。原来,原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真有趣,小课堂也有大思想!“知行合一”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总体意思就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与行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能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
就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好。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
其实,我更认同的是朱熹的“知行说”,必须将知识结合起来统一行动,而不是仅仅“良知”而忽略了“知识”。如果大家认同我将朱熹“知行论”与王阳明“知行合一”统一起来,解释“知行合一”为“知识、良知与行动的有机结合”,那么,这就是“壬栋学说”了。哈哈!
阳明文化,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王阳明,被当年明月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我们要向他学习!
谢老师点评
写作文,有关古代思想,查找资料,是必须,但,应该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全盘照抄,这一点,必须在以后写相关题材的作文中特别注意。
写这类理论题材,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大挑战,但,也可以加上自己理解的东西来写,才是好作文。
拜访先师——鲁迅
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熬过了两天,今天就要去“拜访”先师鲁迅先生的居所和书橱了。怎么说是拜访一位老师,且是先师呢?
就把先师放一边,先说拜访老师吧。因为在今天圆梦工坊的活动中他给我学习的地方远远比在书中学习的地方多很多,所以我把他看成我的老师。我们第一个来到“书橱”,叫做三味书屋,也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一进门,头顶上写着“三味书屋”四个字的横匾——小时候以为就是一个房屋而已。横匾下面是一幅画,四周则是工工整整的桌子椅子了。我想:鲁迅先生小时候一定喜欢生活在平平坦坦的环境里吧。接着看,左边有一张桌子,是鲁迅的课桌,课桌上有个用刀刻成的“早”字。有个故事:以前鲁迅的父亲生病了,鲁迅因去照顾他父亲而迟到,被老师责骂,后来,鲁迅就在书桌上刻上“早”字,自此以后他就从来没迟到过!我也该学习他的这种“事不过一”的精神。
后来,一行人又去了百草园。根据鲁迅所说,这里,确实是他儿时的乐园,这里树木丛生。看了百草园,我清楚了:鲁迅就是一个喜欢清净的人。总结起来分析,鲁迅先生就应该成为我的老师,完完全全是一个与我性格相反却适合我的人。他就像孔子一样,是个榜样。
我觉得这一次出行完全没有辜负圆梦工坊老师们的期望,我喜欢鲁迅先生所有的优点,有机会我还回来吸取精华的。
我最敬重的人
——鲁迅先生
有人问我谁是我最敬重的人,不包括零零后,哇,西贝,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他的名字——鲁迅先生。
其实,鲁迅先生的名字并非叫“鲁迅”,鲁迅只是笔名。他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主席称他为民族魂。鲁迅先生让我敬重的地方有三点:
第一个是他的学习生活经历。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大量书籍。他平时对图书非常爱护,读书前总先洗手,书脏了则小心翼翼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读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还有一个故事,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回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夜读难耐时,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终成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这使我深受启发。
第二是他的童年趣事。记得他在百草园听油蛉和蟋蟀唱歌,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一想到这,我便思绪不断了,研学到绍兴,也想在百草园听蟋蟀唱歌,更想刺猹……
第三是他的人格。他是正直的人,处事为人都认认真真。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不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这就是鲁迅,他没有智者虚张声势、打拱作捐之陈腐,没有文人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虚伪,更不存在旧知识分子无病呻吟、顾影自怜之恶习。他,生就一副傲骨,秉承先哲才气,鹤立鸡群,独往独行。我敬重他!
谢老师点评
林壬栋在可自己选题、写自己喜欢的作文时,已经是行云流水了。学习与模仿写作能力极强,这也造就了他跟着笔者学写作一年之后,其行笔与文风便类似了,甚至,个别文章差点以假乱真,蒙骗过他自己父母的眼睛。这也是圆梦工坊所倡导的“我以我眼看世界,我以我笔写我心”的一个缩影。大赞一个!
拜师学艺
来绍兴研学第二天,我们要拜师学艺了。就像去学文化、寻名人……
听说,浙江绍兴是水乡、桥乡——有10610座桥,还是文化乡、名人乡。也是重要文化保护单位——一个没有围栏的景区。所以,我特别喜欢这儿。
今天的拜师学艺项目是最重要的,所以就写拜师学艺。别说很玄乎,其实也很简单,不过只是去上一节课罢了。
废话少说,长话短说。
到了课堂,我们都静下心来学习了。老师说,中国能称贤的人,只有三个:孔子,王阳明等。这节课我们是向王阳明先生学习知识的,所以要专心!他说:“知行合一”,说明要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且要不烦躁。这时,老师分发了扇子的配件,让我们做,虽然很乱,但我一下就完成了。
后面,我也是这样,打遍天下无敌手,所以我提前预计,明天还是这样。
谢老师点评
这也算一篇作文?壬栋最大特点,是当忘乎所以的时候,就天马行空写得像天马了,脚下都空空!这篇作文,可以写很多细节的,却一笔便完成了所有,高度概括了。
兰亭故事
一大早,从混沌的梦中醒来,我们一行人出发,先到大禹陵,再到真正的目的地——兰亭。
兰亭是个好地方,是王羲之的故居,山水不错,绿树成荫。进入兰亭,最先见到的就是一个名叫“鹅池”的水池。为什么叫做鹅池呢?说来话长!据说王羲之本来就非常喜欢鹅,又因鹅有助于他考研书法,所以便把这个水池叫鹅池了。后来,人们想突出“鹅”字,便养了六只鹅来。
转来转去,大家来到一处有戏台、有“小溪”、还有石头凳子的地方。所有同学找到找到沿“溪”的石头坐了下来,老师帮我们换上特制的说不出是朱子深衣还是直裾深衣的汉服。开始游戏的时候,老师从小溪上游放“酒”——因为小孩子不能喝酒而改成可乐。上游的“酒”漂下来,停在谁跟前,谁就要作诗,并喝下“酒”,如果作不出诗来的话,就要罚酒的。
后来,我们知道了,这个游戏叫“曲水流觞”,就是吟诗做伴的意思。以前王羲之邀了四十一个朋友玩曲水流觞,三十余人作出诗来了。这个仿古游戏主要还是要考验我们的诗学功底。
在这里,我们还做了“投壶”游戏。(此情节应该补充完整)
不久,我们就要离开兰亭了。听老师说,兰亭的故事,数也数不清,我们做的这几个有趣游戏只是故事的一二而已,很多故事并未深入了解,我有机会还会再来。
兰亭研学
绍兴美食
未来绍兴的时候,老师就说过——绍兴的菜色很好!
圆梦工坊“绍兴行”中的美食,我也分享一些给你们,别急!担心你们被吓一跳!
第一回来,还不怎么了解这里。抵达绍兴第一天晚上,还是直接在酒店吃就好了,不出街了。这么晚,老师也不让出去,其实出去了也白搭。
酒店的餐桌,按理就是绍兴的好酒好菜了——
绍兴的豆腐,就是其中之一。味道有香有咸,可能是用酱油炒出来的,不用我说,相隔十米看了,也会被其“色”迷住的。若再咬一口,那则有如享受天伦之乐了。感觉脱离了人间低级趣味,上了高档次,这香味无与伦比。
过了一些天,我尝到了更高于这些低俗口味的食品,那就是——酒!众人皆知,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老师指导我们逐一品尝并让我们说出感觉来。其实,一种黄酒却能尝出多种味道的,如久留口中的甘涩味,又如心舒神爽的香甜味。
第四天,我们在外面买了臭豆腐。远臭近香,这是绍兴人对它的基础评价。香味最重要,能吃到它的香味都可以知道,绝不亚于其他的食品。这主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绍兴的食品,味道很好吃。若有不相信的人,千万里路跑来尝一口,也不会亏本。
谢老师点评
作文是书面形式的,此文太口语化了,口语化很多是有语法错误的,本文就多处出现语法错误。演讲稿的精彩,在于口语化,在于语言的生动,而本文,并非演讲稿。一些描写也自相矛盾:“香味高档”与“低俗口味”,如何搭上?本文条理也有点错乱,臭豆腐写了二次。
大禹精神
大禹精神是一种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我们要领悟大禹精神,传承大禹精神。他是我们的人文初祖,也是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
今天,是圆梦工坊组织绍兴研学的第四天。学员们到大禹陵褐陵,缅怀大禹。沿着宽阔的马路,我们坐车来到陵区。大禹是中国文明的结晶,他公而忘私是人们应该学习的;他身先士卒是战士应该学习的(插评:连战士都该学习了,似乎感悟到是在战场);他挥汗如雨的场景使人不禁坚起了大拇指。我们应该发扬大禹这种精神,人人都成为“大禹”。今天我们来与他“见面”,真的是荣幸!
会稽山水,历史悠远。都说,大禹与绍兴有着深厚的渊源,这回让我真正体会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夏朝立国之君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记功、归葬,都发生在绍兴会稽山这片土地,因此会稽山留下了众多与大禹相关的传说。会稽山研学,我发现,大禹果真是我们世世代代应该传承其精神的人。
大禹,有的是心怀天下的胸襟,为了百姓,为了苍生,日夜辛劳;大禹,明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舍小家为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你是英雄,你让我们过上美好的日子;你让我们永远记住,真正的英雄,从来不自私。
大禹精神,中华民族之魂,必须永存。
大禹精神
绍兴纪行
我长这么大,走过十几个国家,还真没见过这样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一来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二来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一下子就使我对他情有独钟。它就是众人皆知的绍兴!
圆梦工坊组织了五天的研学、采风、写作旅行,目的地就是绍兴,两天坐车三天研学。
第一个研学目标就是我们的圣贤之人的故居,究竟是谁?也不难猜,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在浙江绍兴的故居被称为“阳明故里”。他成就非凡,告诫世人知行合一,还要有良知,干什么事情都必须认真思考,且要凭良心做事。
下午则到绍兴的标志性景区,实不相瞒,这个景区叫黄酒博物馆。黄酒属于绍兴的,好喝且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的食品,据说在远古时期就开发出来了,我也不知道真假。老师带我们进馆参观,博物馆里面的工作人员请我们每人尝了一口,这黄酒的味道真特殊,甜中有苦,苦中有辣,像人的一生,有甜有苦更少不了辣,很有趣。
第二天我们去了柯岩风景区,据说是一个被遗弃了的古采石场,后来被开发成了风景区,也很好看。人类智慧就是那么厉害。在风景区里我们算是轻松稍息了一早上,后来便去了鲁迅的故里。先到了鲁迅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然后是读书的三味书屋及儿时乐园百草园。鲁迅先生的卧室,家具极少,简陋极了。可见,先生是一个生活很简朴的人,不是说我认识先生,而是凭直觉。你看先生的床单、硬床板、旧木料,他的书桌只有一本笔记本和一些简单用品,都是实物,没有假的。他确如此优秀,我不禁开始感兴趣了。
走过卧室,下面是三味书屋了。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特别的窄。教书先生坐在正中间,学生分坐两边,鲁迅的书桌就放在左上角,桌子上盖有一块玻璃,玻璃下有一个用小刀刻着的“早”字,这个字是鲁迅小时候写的,从中又有一个动人故事:小时候鲁迅的父亲病了,他需要照顾父亲而导致读书迟到,因此而被老师教训了一顿,后来鲁迅在他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提醒自己,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了。
最后我们来到百草园,这时的我已经完全迫不及待了!我真想看看菜畦在哪里、桑椹与皂夹树如何美丽,看鸣蝉、黄蜂、叫天子的光辉形象,还有那神秘的泥墙根。不错,亲眼所见,百草园真是名不虚传,不愧是鲁迅先生说的,这里是他童年的乐园,真美!我十分喜欢这里了:这个虽是荒芜的园子却又宽又大,野花杂草丛生,神秘的故事造就今日之百草园,真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了大禹陵,下午又到了王羲之故居。先大概了解一下,这里是以前王羲之来过的地方,也是他以前住过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名叫“曲水流殇”。就是在小溪上游有酒杯漂流下来,大家可以从水面上捞起酒杯,然后喝下酒,再吟诗出一首诗来,作不出诗的人则要加倍罚酒。我捞起一个酒杯,喝了酒,并脱口而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当五天的所有任务都已经完成之后,我们便开路前往高铁站了。
绍兴真的不错,是一个名人的宝地,希望有心缘者来游览研究一番,你会不虚此行的。
绍兴纪行
中国高铁
你们是否坐惯了车而想步行走一走路了?你们可曾想过,人们以前是怎么过日子的,汽车走长途,是否感觉很艰难?
现在,人们有了高铁,去哪里都感觉方便。你们知道吗,以前没有这些交通工具,是怎样的情景?在古代,人们靠脚走路,因为麻烦,又用马代步。后来,大家又觉不妥,又用别人的脚代步——抬轿。但是,人脚代步只有有钱的人才能享受,才有了自行车来满足大众需求,同一时期也有了帆船,可是速度都不快。直到柴油机、蒸汽机和汽油机的出现,汽车便问世,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后来便有了现在的高铁。
高铁的现状想必大家也知道。高铁,是指基础设施设计速度标准高、可供火车在轨道上安全高速行驶的铁路,列车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中国速度已经到时速450公里了。但是,想要有一座高铁的铁路也不容易,因为很难,比如开山、架桥,更难的,还在列车本身。
开山的过程很难,工程队凿石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困难,比如隧道遇到暗流,就要到山上寻找它的泉口,并在相同水平位置的地方打洞放水;遇到巨大的岩石,则要一点点一步步打炮碎石但又害怕弄坏隧道。但是,我们中国人不怕,我们先是一点点做,一点点干,而建设出属于我国的高速铁路。
架桥也是这样,总是不缺难题,且比什么都难。工人尽量能避免就避免,能远离就远离,以不与桥打交道为妙。如果失误,就会变成历史的罪人,工程的失败者。所以,建桥人一定不能有失误,而且,架桥是要计算精确的,一旦对应的位置错的,桥也就建不好了。
所以,建设高铁是一项高难度的任务,也是中国的伟大项目。我希望所有人记住,高铁不是轻轻松松就建好的。
目前,高铁已经是中国一张大名片了,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也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谢老师点评
文中用几句话便将交通工具发展史论述得很到位,只是,文字表达功夫有欠缺。 建桥,不仅仅像文中说的那样简单,这是受到知识面限制的缘故,正常。对高铁的认识还未到位,建议过后好好研读相关文献资料。
图文编辑:老谢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