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太难,是因为你从没想过简单
卡夫卡,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没有之一。
人们经常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与表现形式,冠以其名——比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
后人,也为某一种现象冠上了“卡夫卡”之名,有人解释为“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或不合逻辑的性质”,更通俗的解释则是“不必要的复杂和令人沮丧的经验”。
而在这个变化急遽和危机处处的现代,我们也得日复一日面对毫无逻辑可言的状况,或者充满矛盾,或者只是荒唐可笑。
可以说,我们时刻可能陷入“卡夫卡式”的状况之中。
如何解决?本书提供了一个方向,每一节都以卡夫卡的名言当开头,再从心理或实用角度加以阐述,让读者得以在生活中运用。
谨将此书,献给面对人生荒诞仍不失幽默、爱情和热情的人。
枷锁通常比自由更让人有安全感
德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埃里克·弗罗姆(Erich Fromm)跟卡夫卡一样是犹太后裔,他曾写过一本叫《逃避自由》(Escapefrom Freedom)的著作。
作者在书中研究的当代社会人类概况,完全适用于我们当今的社会。人类从中世纪的从属关系中解脱后,落入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的陷阱,一样失去了个体的自由。
作者把人类分为两个部分:
●具有求生的动物本能。
●具有适应所在社会的能力。
若能合并在一起最为理想:保留我们身上最单纯的本能,同时又尊重他人的自由。我们应该挣脱舒适圈的枷锁,共同迈向自由的道路—充满天性和前景的自由大道。
有目标但是没有途径
而所谓的途径是犹豫不决
当卡夫卡谈到所谓的人生方向时,他总是说:“有一个地方叫起点,但是没有任何途径;我们所谓的途径只不过是我们的犹豫不决。”
这并不意味着犹豫不决是负面的,而是相反。
事实上,我们可以细数一连串不知道我们的脚步该往哪里迈进,有哪些好处:
●犹豫不决,让我们发现人生道路两旁的事物,也许比主要的道路还要重要,正如学生是因为次要的学科而找到人生的志向。
●踌躇不定,会逼我们睁大眼睛和开启其他感官,因此我们不再盲目前进,毫无目的地活着。
●不知道我们的脚步通往哪里能刺激创造力,因为这种能力需要空间、敞开的机会,才能呈现出来。
因此,不要担心我们在面对周遭状况时,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这样反而能保证自由,以及任何事情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绝望的不同方式
是同一条路上的不同阶段
我们之前谈过绝望,下面来谈谈希望,一种当我们面对困难和迷惘的时刻,应该培植的心态。
关于希望,米盖尔·德·乌纳穆诺(Miguel de Unamuno)曾说,总是有希望的理由,“就算遭逢百般折磨,乌云终会降下干净丰沛的雨水”。
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Maeterlinck)也对希望做了一个有趣的省思:“绝望是建立在我们知道的东西之上,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微乎其微,至于希望是建立在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之上,而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却是全部。”
当我们心生绝望,感到空虚,不晓得该怎么继续前进时,希望会为我们所处的情况带来解决办法。
即便如此,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灯也是值得的。
当你扛着太过庞大的责任,有时甚至是全部的责任,你会毁了你自己。
你会毁了你自己。
正如卡夫卡指出的,接受超过我们负荷的挑战,可能会毁了我们自己。
然而,设下太低的门槛也会让我们卸下防备变成普通人,因为我们需要适合自己能力的挑战,才能够成长和实现自我。
《道德经》中有个启发人心的段落,谈到了易处和难处,也概括谈到了困难: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生命有意义是因为有一天会停止
或许是体弱多病的缘故,卡夫卡领悟自己活不到老年,因此对时间有深刻的体悟,他说:
“我的父亲总是说,人生犹如昙花一现。当我回顾过往时光,我惊恐地发现人生是如此短暂,比方说,人生就像是一个决定快马加鞭到下一个村庄的年轻人——假设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他不害怕没有足够时间,平凡快乐的一生可能一天不到就画下句点。”
在这里,卡夫卡要我们及时行乐(carpe diem),这是一句拉丁文——第一次提出这句话的是诗人贺拉斯(QuintusHoratius Flaccus),意谓“利用时间,不要浪费”。
“今天能做完的事不拖到明天”属于快乐的范畴。因为我们借来的人生可能随时终止,“今天”是个珍贵的宝藏,我们不能糟蹋它,去等待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未来。
因此,要把一切押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