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圆:故园荒芜/还是童年与农时共明媚的乡村吗?

【作者简介】唐方圆,九零后,湖南新邵人。爱好文学,常阅读,乐写作,享受生命中每一次诗意的发现。

感恩作者授权绿汀文萃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绿汀文萃(LTWCHJL1),作者:唐方圆,版权归原创所有。谢谢!

每回一次老家,心里的凉意就一层盖过一层。城镇吞噬乡村,一代人的成长,又一代人的老去,岁月已慢慢改变了我的故乡。

爷爷奶奶是传统的中国农民,和村子里其他老人一样,一辈子耕种在几亩田地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闲不下来,大伙儿在田间地里头碰着了也得唠唠农事。

我的父母自我八个月大时就外出打工,家里三姐弟打小就跟着爷爷奶奶一块干活。种瓜种豆,挖土挑水的事儿我们都干过,赶上双抢时候,更是老人小孩齐上阵,热腾腾一幅劳动光荣的画面。火辣辣的太阳下,大人一边用脚吃力地蹬着打谷机的踏板一边计算着今年的收成,我们小孩则发愁地瞟过堆积如山、还没打过的稻谷,又争相抱上一捆禾穗递给大人。

“乡村四月无闲人”,其实在乡村的一年四季谁都有做不完的事,谁都可以在田间发挥光和热,劳动的汗水滋润了五谷的香甜,也滋润了以土地为事业的农民的成就感。看到每一条田埂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看到地里每一片菜叶都没有浪费,喜悦就像日益长大的母鸡,天天盼望下蛋的时刻。

家里如今盖了新房,角落里却还留着一根奶奶十多年前用过的扁担,这总让我想起彼时的汗如雨下,挑红薯的肩膀是如何火辣辣的疼,让幼时的我恨不得立刻把担子甩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时还暗暗发誓:“以后打死也不当农民!”

现在,我确实不用当农民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的成熟,却越来越多地怀念起童年来,怀念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锻炼在农村的幸福感。

除了干农活,年少的我们在玩耍时丝毫不畏惧头顶的毒日头,常常十多个孩子喊在一起玩一种叫“踩棒”的游戏(也就是捉迷藏)。院子里有不少的土砖房,屋前屋后堆的柴火也多。我总是在偷偷欣喜找到了几个伙伴时又被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敌人”给“踩了棒”。夏天的夜里偶尔会停电,每当这时,各家各户都早早吃了饭,不约而同来到场院里活动。大人们一边摇着蒲扇一边闲话家长里短,还爱聊怪诞诡异的事,惹得我们既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又怕得要命。有谁招呼一声:“捉萤火虫去!”才呼地跑出大人的话题圈。那天夜里捉了很多萤火虫放在玻璃瓶里,第二天起来看时却“全军覆没”,要是碰上村里干塘,稍大点的小孩就会乐得手舞足蹈:“哦!去塘里摸田螺去!”然后我们就会挽起裤腿,提个小竹筐,冒着凉风,像一群冲锋陷阵的将士徘徊在池塘边,直到满身是泥、满载才归。

那时的我们没能在父母怀里撒娇,没有昂贵的玩具,甚至没有看过什么动画片,但如今回忆起来却能滔滔不绝地说起点点滴滴,口舌生香,芬芳绵长。

当我外出求学,婚嫁外地再回到这个小乡村时,总有扑朔迷离的熟悉感,不,是难以逾越的陌生感。

小伙伴们早已散落在天涯,昔日和爷爷奶奶一起忙活的老人家不少已作古(我的爷爷奶奶也去世多年)。从前捉迷藏的地方不是被三层的砖房代替,就是断壁残垣,荒草从生。打黄豆、晒谷子的场院覆盖着萋萋青草,当年光溜溜的小路现在无处放脚。到处有飞舞的塑料袋,像一只只找不到窝的倦鸟。田野里倒还是满目皆绿,只是已经分不清哪里是我家的土地,哪里是禾苗的绿,哪里是茅草灌木的绿。阡陌纵横,才多少功夫,却不再分明。

记得曾有墙上写着这样的标语:“留得方寸地,赐予子孙耕”。可惜,子子孙孙都不耕种了。我每次从村头走到村尾,听得到家家户户牌桌上的争吵声,听得到小孩三五成群讨论手机游戏的声音,却再也听不到“把酒话桑麻”的温馨,看不到“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欢快了。留在村里照顾孩子的年轻妈妈还愿意下地劳动吗?她们是不是把更多空余的时间埋首在手机上,连坐在一块闲聊的机会都腾不出来了?那些从不会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小孩儿还会去捉泥鳅、采蘑菇吗? 他们的童年还会在田野里奔走呼喊,与农时共明媚吗?没有人能解答我的疑问。

故乡啊故乡,我看到你越来越热烈的“牌桌文化”,越来越贫瘠的庄稼地,越来越多推山毁田建起来的高房子,越来越淡漠的人际关系……这些发展变化让我迟疑,让我惶恐,像月亮缺失了光晕,露水再无法折射太阳的光辉,地里也散发不了玉米的清香,所有高科技的金属质感和喧哗沸腾都无法酝酿出身为一个农民的深情和骄傲,我再找不到你的音容相貌了。

故园无此声,原谅我这个站在太阳能灯下也会迷路的孩子吧。

投稿 203666763@qq.com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

(0)

相关推荐

  • 关于带孩子,爷爷奶奶需要知道的事

    这是托德老师陪你的第  13 天 我们国内因为年轻父母要上班,让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孩子的现象太常见了. 可是时代飞快发展,连年轻人都要及时学习育儿知识,如果小孩的祖父母们还是因循守旧的话,可就 ...

  • 爱:平平淡淡才是真

    2020年第421期总第774期 公众号政委诸葛水洲 公众号主编笔尖芭蕾 ***************** 乌拉尔艺术家Leonid Pavlovich Baranov的作品 祖父和祖母的乡村 平淡 ...

  • “诗意”的乡村,来到了吗?

    这两天回乡下,和一些老人聊天,聊得最多的是谁家盖了新房,谁的收入多少.让我这个书呆子对经济学理论有了更深的领悟. 有天有地的别墅,宽敞大气的院子.进出方便的汽车,没有污染的蔬菜--你会不会很羡慕乡村的 ...

  • 签约作者 | 玉井花:故园安在

    文:玉井花 / 图:堆糖 每每有人提及"康保"两个字时,都会牵动我的神经,温热的情愫便如一盏茶香悄然漫上心头.那里一个叫"合义庄"的村落里曾有父亲的家,爷爷.奶 ...

  • 论语:道千乘之国(1-5)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中说:"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鲁迅所指是 ...

  • 6岁男孩不想上学,只想种地娶老婆?11年后现状曝光,竟然变成这样了……

    每晚一卷书 每晚悦读,不辜负每一个阅读的人. 23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追梦路上的每一个人, 都值得尊重. " 作者:Li 来源:ins生活(ID:inszine) 几乎每个人 ...

  • 每天都爱爱《别忘了乡村里的爷爷和奶奶》

    2020年第450期总第803期 公众号政委诸葛水洲 公众号主编笔尖芭蕾 ***************** 声明:文字原创,绘画作品来自俄罗斯画家. 画家从小就在乡村的爷爷和奶奶家成长,在他的眼里, ...

  • 唐方圆:生如夏花/流淌出热烈奔放的彩色河流

    [作者简介]唐方圆,九零后,湖南新邵人.爱好文学,常阅读,乐写作,享受生命中每一次诗意的发现.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 ...

  • 唐方圆:亲爱的,你在哪里?

    亲爱的,你在哪里? 唐方圆 我多想走近你 在朦胧的冬季 哈一口白色的气 和浓雾融为一体 你的呼吸是不是也在 这厚重的灰白里? 我多想看清你 在这朦胧的冬季 房子.树木.青山 都是自带过滤的背景 飞累的 ...

  • 唐方圆:遇见雾凇

    遇见雾凇 唐方圆 一 当路灯凝成暗夜的眸子,风声也紧了,一束束流光倾泄了一路,源自故乡的温柔.     远处一双闪闪的眼睛,注视着今生的盼望如同凝望前世的梵心.     一次宿命的旅行里包裹了一颗怜悯 ...

  • 短歌行 ‖ 唐方圆:把家别在春节的胸针上(组诗)

    短歌行 ‖ 唐方圆:把家别在春节的胸针上(组诗)

  • 大观园 ‖ 唐方圆:复活(微小说)

    "滴滴滴滴.滴滴滴滴",第五遍,手机闹铃又响起来. 被子被一股大力掀开,一角抖落在地板上.手机也被一股大力砸过来,重重地甩到床上后又弹到地上,可落地那微弱的声音马上就掩盖在洗漱的流 ...

  • 再回首 ‖ 唐方圆:苏醒的乡愁(散文诗)

    (一) 我的左手最先醒来,以四十五度角伸向夜空,妄图采摘东边一枚橘红的果实,而月晕却抢先一步跳入我半眯的眼缝. 时光的锁因此缓缓拧开,二十二年前那轮滑动着的月亮,又流泻在绿莹莹的田野上了. 她曾经将银 ...

  • 大观园 ‖ 唐方圆:永不失落的凌霄花

    热情似火的太阳终于回家了.迎着还有一点躁动不安的暑气,我迈开步子,向家隔壁的一条小巷走去.此时满月如脸,悬于半空,抬头仰望,竟似邂逅了一位久违的故人,瞬间冲淡了我久居室内的郁郁寡欢.现在我要借着这位故 ...

  • 唐志平何俊良黄伍:邵东县举行首届乡村楹联文化展

    [作者简介]唐志平,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东县政协常委,邵东县作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活动家.专著有<乡风四味>等. [作者简介]何俊良,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省文 ...

  • 【古苗疆山歌】唐立英演唱作品|一对鸳鸯共枕头『水口歌调』

    一对鸳鸯共枕头 歌词  龙怀喜 演唱  唐立英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勃,春雨滋润,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