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功能、性质的变迁

意蕴的表达———牌坊功能、性质的变迁

牌坊最早的功能,是以能关启、控制出入的物质功能为主。拆除坊墙后,演变为以标志性的精神功能为主,明清时期逐步向纪念性功能演变,物质功能淡化,乃至完全消失。

{     大门性牌坊     } 

作为可关启的大门这个基本物质功能,仍然沿袭下来的,如前文中谈到的河南汤阴岳庙门坊、大理天主堂砖坊大门、曲阜孔庙“德侔天地”坊等,均与围墙相连,并装有木栅门或木板门,可以起门扉的作用,同时又兼具牌坊的造型和美感,也可叫做牌坊式大门。

位于南京市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牌坊,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民国时期。牌坊高大挺拔

{    标志性牌坊     }  

到北京的人,都听说有个地方叫东单,其实是指东城的一座单牌楼;都知道有个地方叫西四,其实是指这儿原来有四座牌楼。这些牌楼上原来都标着街名。现在的“成贤街”牌坊就是一座幸存的街道标志性牌坊,仍然点缀街景,美化城市。在祠庙、寺观、苑囿、陵墓前立牌坊,主要是分隔前导空间,渲染庄重肃穆气氛,衬托后面的主体建筑,起标志性作用,如北京雍和宫、河北清西陵前的品字三坊等等。有些先贤祠庙如文庙、武庙前的牌坊,除标志性外,还带有纪念性。至于桥头、景区的牌坊,如北京北海桥头的“堆云”、“积翠”坊,泰山的“一天门”、“二天门”等坊,则主要是起区分空间、美化环境和引导、标志的作用了。

老北京的街道牌坊,曾遍布京城街道起点、十字道口、桥头,它常常是某街区的标志

{    纪念性牌坊     } 
 
从汉代“榜其闾里”、唐宋“门安绰楔”(即在闾门枋门上标揭诏书),发展到元明“旌表建枋”;从清代到民国,纯粹精神功能的纪念性牌坊,遍布城乡古道、路口、桥头、水边或祠庙门前。它们名目繁多,包括帝王旌表建的“忠”、“孝”、“节”、“义”坊和政绩坊、军功坊、功名坊、先贤坊,以及百寿坊等。
昆明市中心的“忠爱”坊,就是元末明初为追念元云南平章政事(相当于今天的省长)赛典赤·赡思丁而建的。当时,民间感其治滇六年,造福一方,乃集资建坊,以志不忘。取名“忠爱”是赞扬这位回族地方官“忠于君而爱于民”,是个好官。从老照片看,是三间四柱三楼木坊,歇山顶,斗拱出九踩五跳,边柱用盘墙稳定,中柱以须弥座、蹲狮夹持,明间额上书“忠爱”二字。这座牌坊多次毁、建,现在的建筑是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前重建完成,大体与原坊形似。

民国初年云南昆明的“忠爱”坊,跨街而立,街景繁华热闹

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君权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对民众的精神压迫和思想控制也是无所不在的。就说这建造牌坊,不是随便可以建的,也不是想建什么样就建什么样的。考中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坊,要由当地官府批准出资;而功绩坊、节孝坊、仁义坊等,则需由地方官府逐级审核上报,由皇帝准许或直接封赠才行。因此,华丽精美的牌坊,也成为统治阶级加强封建统治的工具。

昆明市中心的“忠爱”坊,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光绪十年(1884)重建,1914年又遭火灾焚毁。现在这座建筑是1999年世博会前重建的,坊下是步行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