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无趣:1993年中国青年报愚人节新闻始末
原载:公众号“叔的刀法”2016年4月1日
作者:李方
决定搞一个愚人节专版大概是在2月底或者3月初定下来的吧。那是1993年,当时我在中国青年报新成立的社会周刊做编辑。社会周刊的主编是杨浪,编辑还有叶研、张志钦、程赤兵、刘爽、梅小京。对了当时还有一堆实习生,刘洲伟、王跃春、陈彤他们。应该是杨浪的主意,好像也没什么深意,就为了好玩。安排我做责编,和陈彤搭档。陈彤是个妙人,拿过北京市高校女子象棋冠军,我们的合作基本是在打打闹闹中度过的,脑补一下猫和老鼠那种画风八九不离十。今天她是著名编剧。
其实我很心虚,连报纸画版都画不利落呢。周刊的画版高手是程赤兵,不知道为什么没安排他做,否则后来出刊也不至于这么粗糙。
我们在社会周刊上登了征稿信,标题大概是“说得跟真的似的”。其实我很奇怪,为什么征稿信见报没有任何领导或主管部门来问。那还算90年代初,其实管得不严,80年代的自由放任可能还没死绝,而中国青年报又向来以此为荣。
然后我们就每天收到至少几十封上百封信的投稿。我们不急,找了两只大麻袋,来信就扔进去,大概两周吧,攒了整整两大麻袋。我忘了跟陈彤还是谁说过,你看,你让中国人编瞎话可有积极性可有创造力了。
然后在4月1日的提前一周吧,我和陈彤开始守着两只麻袋拆信。非常好玩,看那些投稿非常好玩。但我心里其实有点不安,真的就要这样见报登出去吗?当时我25岁,对37岁的杨浪非常崇拜,他说做那就做咯,也不多问。
好像周刊的同事们也没把这个太当回事,各忙各的,也没人过问,直到我和陈彤把筛选出来的投稿提交到部门例会上。
我忘了是部门例会还是给到杨浪、叶研两个大佬过目了,反正可能我画版不行但看稿还行,选出来的稿件没什么异议也就通过了。这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愚人节“新闻”:博士可以生二胎、前门楼子卖了、去月球炒地皮……这些。
~~~~参考阅读~~~~
愚人节的来历
追溯愚人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有人认为,这是源于16世纪的法国,法国国王查理九世采用新的历法——里高利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始。而此前一直是把4月1日为新年的的开端。当时很多守旧派反对这种改革,依旧按照旧的历法在4月1日这天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便想办法去嘲弄这些守旧派,他们在4月1日给对方送假礼物,邀请他们参加假的聚会。当这些人上当受骗的时候,捉弄他的人会大声叫:“四月之鱼”,意为“四月恶作剧”。
而据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愚人节是公元15世纪宗教革命之后才出现的一个节日。那时,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建立了异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视为异端,在每年四月一日处以死刑。臣民们感到非常恐怖,于是每天以说谎取笑为乐,来冲淡对统治者的恐惧与憎恨。其后,沿用日久,演变为今天的愚人节。
还有人认为,愚人节源自《圣经》中的记载。上帝以洪水来毁灭世界,诺亚方舟则拯救了苍生。洪水稍退之后,诺亚放出一只白鸽,想探求一块洪水消退之后的陆地,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后人认为,在这一天去做一种毫无意义的事,就好像一只白鸽做了白工一样,行为愚蠢,所以有了愚人节。
无论如何,愚人节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并流行。虽然愚人节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但大家还是玩得很开心。后来,很多媒体会在4月1日当天故意散布一些错误的新闻来娱乐大众,甚至连许多严肃的媒体也以此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