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名师专业成长五条路
朱郁华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实施的“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自2001年启动至今已开展了五轮评选与培养工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实施“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过程中,青浦区积极探寻名优教师成长路径,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培育方法策略和具体举措。
路径一:课程建构,让名优教师在自己开发的跑道上成长
名优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只有公开教学和专业写作两条路,还有开发课程的方式。这里的课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面向学生学习的课程;另一类是面向教师培训的课程。开发课程是一个拓展教育视野、准确把握教学问题、总结提炼教学经验、有效转化教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名优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科教学现状,梳理自我经验,转化已有研究成果,主动学习课程知识,积累典型教学案例,围绕课程主题进行教学专题研究。
经过五轮“培养工程”,青浦区80%的名优教师主持或参与了校本特色课程,60%的名优教师个人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了86门区级培训课程的开发。课堂调查与个别访谈表明,承担课程开发的名优教师,课程意识、学科理解、教学能力等方面明显好于其他名优教师,尤其是他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深度、更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也更能有效落实课程标准。
路径二:团队研究,让名优教师在优势互补中持续发展
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青浦区搭建了多层次“实践—研究”平台,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团队研究,助推名优教师的持续、良性发展。如建立“特级教师工作室”,以课改项目为载体,以团队研究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室研修活动,探索创新个性化、针对性的名优教师培养机制,培育了一批在区内外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科教学专家。
此外,依托基层学校的优势学科,青浦区建立了35个学科教师研修基地,名优教师或为基地主持人,或为基地核心组成员,他们组建团队开展项目研究,进行教学示范,带教培养教师。一方面,促使名优教师在团队研究中实现知识互补、经验共享、智慧碰撞,专业素养得以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三:高端培训,让名优教师在专业学习中蕴含发展潜力
区教育局铺设多种通道,进一步提升名优教师育人为本的教育境界和专业素养。比如,与复旦大学合作举办高中数学教师高级研修班,邀请专家学者就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发展历史、数学应用及重大数学问题等内容作专题报告;针对高中数学中的主干知识,邀请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知名教授作专题讲座,从高等数学角度对初等数学知识进行拓展等。
青浦区还与美国太平洋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举办“美国太平洋大学教育学硕士班”,遴选30位名优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教育学硕士课程学习,将大量优质的国外教育资源与本土的教育实践有机整合,引导名优教师掌握国外的先进教育技术与理念,更新优化教育方法。
路径四:基于任务,引导名优教师在示范引领中自主发展
青浦区还基于“自主发展”理念,以明确的示范引领任务促进不同层次名优教师的自主发展。比如,针对区学科带头人,有3个方面的示范引领任务:开展团队项目研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一定的团队发展成果,如论文、调查报告、教学案例集等,并将成果以区级培训课程的方式呈现;开展教师职务培训,即把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教学展示等形式,在区域范围内推广和分享;在开放常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每年精心组织一堂能充分展示本人教学风格或者在学科教学改革方面实践探索的示范课,面向区域教师开放。
针对示范教师,有3个方面的示范引领任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转化为至少一门校本研修微型课程;至少带教培养2名青年教师或新教师,提高带教对象的师德素养、教学能力;在开放常态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每年精心组织一堂能充分反映本人教学特色或者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实践探索的展示(研究)课,3年至少有一堂展示(研究)课面向区域教师开放。
路径五:基于管理,促进名优教师在考核评价中持续发展
为有效落实“自主发展”理念,全区研发了名优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和专业发展手册,把不同层次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基本任务及具体要求以简洁明了的表单形式呈现,让名优教师发展有重点、有方向,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名优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轨迹,为名优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依据。
名优教师中的学科带头人实施区校两级考核,示范教师和教学能手主要由学校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业绩、自我发展和作用发挥情况等3个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第,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者,扣发名优教师工作津贴,对于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不再享受名优教师荣誉与待遇。对连续两年考核为优秀者,在其后续年份实行免检。
“十二五”期间,青浦区名优教师专业成长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3年,400多位名优教师面向全区展示课堂教学1078节;在区级及以上平台上传课堂教学视频案例68个,优质课教学设计214个;主持区级及以上课题172个,参与区级及以上课题318个;在区级及以上刊物发表文章489篇,在区级及以上获奖成果541项。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