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治未病,给孩子建立一个屈光档案吧
为了预防青少年近视,国家高度重视,多项政策出台,专家学者们想尽了办法,就连小鼠、鸡这些实验动物们也为了科研而“英勇献身”。日前,科技会客厅邀请到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翁史钧、复旦大学附属眼耳喉鼻科医院薛枫博士,请他们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谈谈青少年近视是如何形成的。
多巴胺在捣蛋?
去年新冠疫情期间居家上课、居家办公成常态,孩子们每天不是对着电视上课就是在家里看书……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眼科诊室里近视的孩子激增。薛枫说:“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成因,环境因素的预防在整个近视防控中占的比例还是最高。”
作为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推荐的专家,翁史钧与大家分享了与视觉相关的基础科研进展。他说,目前在研究中形成了一个叫做“多巴胺假说”的理论。“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或者说,负责神经细胞间信号交流的生物活性分子,因为一定的原因造成它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分泌水平降低了,这就会导致眼球的生长过度,产生了近视。”
薛枫指出:“不管是多巴胺通路还是巩膜缺氧,最终在临床上看到的结果是眼球变长了,近视度数加深了。从临床医生的角度,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制进行一系列的干预,让近视发生晚一点、慢一些。”
小动物们“组团出道”
基础研究是科技攻关的基础,为了找到青少年近视的原因,实验动物们也“组团出道”了。翁史钧说,我们是用小黑鼠做实验,其实就是给小鼠带一个像“毛玻璃”一样的半透明眼罩。这样,光没有太大损失,但是小鼠看不清了(比较专业的说法叫做“视像模糊”)。小鼠在这种情况下几星期之后,会形成600度左右的近视。然后我们围绕小鼠模型看形成近视之后,小鼠眼球里,特别是视网膜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而来探索近视发生的机制。
薛枫解释,我们不可能用病人去做基础的研究,所以在临床研究或者基础研究中,要先做一个动物模型,然后再进行研究。在动物模型中,比如猴子、鸡、兔子等等,如果形成了实验性近视,视网膜多巴胺水平都会降低。因此,大家才提出了所谓多巴胺假说,认为它是和近视相关的重要的信号分子。
预防先于治疗 一起出去撒个欢
现在国内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要么无目标地搞全民预防,要么等发现孩子已经变成近视了,再想到要预防。在门诊,不少家长困惑地问医生:“医生,我们孩子的视力一直很好,为什么突然近视了?” 家长们之所以对孩子的近视“后知后觉”,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做眼科检查的意识,以至于无法早期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
薛枫建议家长为孩子建立一份屈光发育档案。具体方法是从3岁儿童开始,每6个月去医院眼科进行散瞳验光和眼部检查。把验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半径、眼压、身高、体重等数值记录下来。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有三大好处:一能及早发现眼屈光异常,如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和弱视等;二能及早发现婴幼儿是否有眼疾;三能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筛选出近视眼“坯子”。比如,8岁儿童应该有125~150度远视,视力是1.0。若检查发现一名8岁儿童的屈光状态是75度远视或正视眼,说明这名儿童今后变成近视眼的概率较大,必须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近视眼的发生。翁史钧呼吁家长们“带小朋友们到外面去撒撒欢”。因为国内外不断有研究显示,户外活动及其带来的明亮阳光照射,对减缓近视的进程有明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