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走在凡间觅菩提/崔国银

小时候,挺热衷于那些神秘玄幻之事,大凡神鬼狐怪灵仙异类之事,总能逗引我暗暗地好奇,也每每会引得我遐想联翩。现在想来,正是这种好奇引领我一步步走近这个未知领域,启发了我对生命对世事对万物的兴趣和思考。

如果说,好奇使我有兴趣于佛法,那么,我这十多年来的生活际遇,则是我进一步走近佛法的直接助因。十多年间,我经历了人生中最无奈最黑暗的时光——因“超生”被开除公职;因要养家糊口四处奔波打工,苦苦支撑;好不容易有了点积蓄和人家合伙做生意,又被骗巨额钱财……一连串的背运压得我焦头烂额,让我几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为什么生活对我这样刻薄?为什么我要经历这么多的挫折磨难?我开始不停地去寻求答案,寻求脱离背运的“方药”。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古老的“命理术”,涉猎《易经》,《三命通会》,《奇门遁甲》……想从中获得一些心灵的慰藉,减轻内心的苦痛。虽然也真的知道了些“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命理,但终究还是不能让我从忧恼苦闷中走出来。我于是带着一种伤痛继续寻找通向光明的路。也许是天无绝人之路吧,在我跌跌撞撞地趔趄在坎坷的人生旅途时,我有幸得遇一种清凉温润的精神慰藉——我的心境得到了一种来自于纯净世界的慈悲之光的照临,那就是伟大的佛光!

从此,佛法让我对自己的人生际遇,对世事沧桑有了一种以前从没有过的认知和体验——原来,茫茫人世间,除了吃喝玩乐,还有生老病死,还有因缘果报,还有看破放下,还有菩提涅槃……这使我原来不甚宽广的心胸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而我也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玄幻奇妙又让人不敢随便放纵的另样的境界中。

而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那些活灵活现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故事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或让人凝眉深思扼腕叹息,或让人目瞪口呆胆战心惊,或让人内心温暖幡然悔悟。我如梦方醒,心中惭愧顿生——原来,我所遭遇的一切违缘逆境,都是我咎由自取的果报啊。

我开始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现世及当下的所言所行,更反省由此溯及自己往昔前世种下“恶因”的所作所为。在不断地自省与观照中,我曾经“有”过的那些大小点滴的非理非情之言行念头如一个个“小丑”,渐渐原形毕露——我曾贪图口腹之欲,肆意妄为捕杀无辜;我曾为得到一种利益去放弃情义,伤及亲朋;我曾为了别人的一句”气话”与人口舌相战结怨为敌;我曾面对老弱幼小漠视而对,该帮不帮;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我曾和妻子一同到外地行医(也是无证经营)。由于我们的愚昧无知,在行医过程中我们为贪图利益,每年为他人堕胎无数,犯下杀生害命的滔天罪恶……如此心性德行让我感召的是自己心性的扭曲,是不尽的坎坷波折,是生活的霉运连连。听闻佛法后我终于顿悟——如此为人为事,善神岂能近我护我?岂能赐我以幸福安乐?

感恩佛光无私慈悲的照临,感恩寺庙师父的慈悲救助开示,因为这让我有了面对”己过”勇于忏悔的勇气,让我的多难人生得以重见天日,不再阴沉灰暗。我从此懂得了忏悔和宽容的重要,懂得了克己与忍耐的可贵,懂得了慈悲与布施的伟大!

佛学所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长养智慧,爱护物命”的理念要远远优于现实社会中“贪嗔痴慢疑”的自私自利啊!想想我们生活中曾出现今后还将出现那么多的”不如意”或”丑恶之事”,哪件事不和我们“心”的蜕变有关?看——坑蒙拐骗,见利忘义,亲情疏离,薄情寡义,过河拆桥……这些行为无不将人性的丑恶暴露无遗,令人愤慨深思却又无可奈何!

我就是怀着这样一种理念,开始了自己的“忏悔”行动——悄悄地布施、放生。虽然钱财数量不多,但于我来说,却是一种可喜可贺的开端,更代表了我的一份心念和虔诚——与善良仁慈又靠近了一步。记得第一次布施是为四川绵阳山区一个寺庙汇去几百元救助款——一次偶尔读报,我被寺庙里住持师父慈悲收养几十个弃婴和流浪儿的报导和圣举所打动,觉得只有尽我所能略表心意,才能表达我激动和敬仰的心。与其空想,不如动手真干,或许真能救一些物命于危境中,助其逃脱劫难,终离苦道。我迈开了“放生忏悔”的第一步——几斤泥鳅,几条鲤鱼,一袋田螺,几只牛蛙……虽然没有寺院庄严神圣清香袅袅的放生仪式,但每月几次悄悄地放生,倒也让我的内心有了几许欣喜几许安适。而且我开始渐渐地动员家人尽量不杀生,吃”三净肉”。家里也从此不再蓄养家禽家畜,以免再造杀业,有违佛规佛戒。家人开始不习惯,但后来也渐渐理解适应了。更可喜的是,在我的影响下,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也开始每天烧香礼佛,没有特殊情况,从不间断——而且,老母亲也从开始的只求”子孙平安,家宅兴旺”,渐渐过渡到为他人祈福求平安。我的孩子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养成了平时爱护物命的好习惯——小到虫蚁,大到牛羊禽畜,都能视之如友,从不捉弄伤害它们。或许是佛菩萨加持吧,我的心性也开始有所转变起来——本来性情急躁的我遇事时不再动辄瞪眼怒目或破口爆粗;面对别人的误解伤害,也不再内心失衡据理力争,而是坦然面对微微一笑——虽然有时还是不免有难抑的冲动,虽然我的境遇没有太大的改变,但心中已有更多的理由告诫自己“忍住忍住,别再冲动,一切违缘逆境都是在还债消灾”。

我本凡夫俗子,无多财德广利众生,唯觉心存善念多为世人祈福方能不愧此生。也许是想得太多或过于性急,面对一些自私自利的闹心之事,有时在无奈之后竟突发”奇思妙想”:要是高科技能造出一种专为人清除”贪嗔痴慢疑”的仪器该多好啊,人只要往机器下一躺,就像做医学CT一样,满心的私心杂念就被一扫而空,替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善心善念,这样,人人心地纯洁善良,没有了争吵斗骂,蝇营狗苟,更没有了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社会不就会呈现出片片处处的温暖平安与仁爱祥和了吗?好在,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因为有良知的社会学家们,慈悲智慧的高僧大德们早已帮我们“诊断”出了社会人心的种种“病态”,并为我们开出了“治病良方”——为我们捧出了沉寂多年的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太上感应篇》,《诫子书》,《了凡四训》等劝善警世名篇。当然,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人心修复工程”,有时可能会要我们付出几代人的努力!但是,不管多么艰难,我们都要把这项“工程”做下去,绝不能遇难而退。因为要拯救世风匡扶道义,不净化人心,不剔除人性之恶,一切皆无从谈起!

芸芸众生,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当自珍自爱,自修自度。因此,我等众生当于日常生活中尽量秉持“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的为人理念,力戒“贪嗔痴”,多做自利利他事,少来任性和张狂,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升华自己的灵魂人格,让生命绽放出本有的光华,呈现出一种应有的品格、担当和价值。因此,要永远记住——修心,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现实世界所有的美丑善恶,都由我们的心性所化现。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其总根源就在于人之心性失去了应有的“仁义礼智信”的本色。有这样一段”智慧禅语”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如果你爱万物,万物也必将爱你,这就是魅力;如果你不伤害万物,万物也必将不伤害你,这就是平安;如果你珍惜万物,万物也必将珍惜你,这就是长寿;如果你心怀万物,万物也必将归属于你,这就是财富;如果你施恩万物,万物也必将施恩你,这就是幸福。这是何等精辟而又通俗的智慧点化!即是说,如果我们的心念行为是美丽善良的,这个世界就是美丽善良的;如果我们的心念行为充满丑陋罪恶,这个世界就是丑恶肮脏的。即,我们的思想言行决定了这个世界的“品位”,决定了我们生活的和谐美好或波折坎坷。这难道不是整个社会整个世道所要遵循的“因果报应”律吗?而如果人人都能自珍自爱,自省自律一定会以真诚之心感动他人并广结善缘,如此,人人我我都能献出真爱,则人伦风化世间法度一定能如沐春风甘露,清爽宜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感人肺腑得美好歌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永远孜孜以求的愿景,成为我们奉献社会的不竭精神动力和源泉!

凡间觅菩提,人间多祥和。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我们以真诚的感恩之心携手同进,尽自己最大的诚意从点滴小事做起,去播撒更多的爱的芬芳。有理由相信,只要“爱”的阳光普照大地,我们娑婆世界一定会变成温暖如春繁花似锦地“人间天堂”,幸福的歌儿一定会如春花般开遍大地人间!


作 者 简 介

崔国银,安徽省芜湖县人,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中教一级,芜湖市作协会员。1998年在安徽师范大学《学语文》发表第一篇作品,后因故搁笔,又于2016年重新开始写作并发表作品。曾在《学语文》《安徽佛教》《作家天地》《生态环保》《池州日报》《鸠鹚鸟》《芜湖县周刊》《同步悦读》《黄河文创》等报刊杂志和“微刊”平台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八十来篇(首)。现执教于芜湖医药卫生学校。有教育教学论文获芜湖市三等奖,《实践作文教学三法》获芜湖二等奖。崇尚:语文是照亮人生的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