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八年(6)沈鹿会盟 2024-06-11 14:35:13 --- 01 --- 为什么对楚国“沈鹿会盟”这件事花费大量篇幅去说?因为这是楚国刚刚开始在历史上亮相的重头戏,就像戏曲舞台上,新角色上场以后都要摆两个姿势,或者展示一下绝活,通过这些动作,让观众能够快速把握新角色的性格特点,且留下深刻的印象。两次伐随和沈鹿会盟,就是楚国这个新角色在春秋舞台的上的第一次亮相。这次亮相,使我们之前选择性忽略的一个南方大国出现在视野里。这个国家出现的时候已经个头很大,且在军事、文化上非常具有侵略性。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第六章·纪元前第八世纪》里说:“当周王朝势力萎缩,中央政府丧失统御力量之际,长江中游的楚部落更加强大。跟当初周部落沿着渭水逐渐东移一样,楚部落沿着长江也逐渐东移。楚部落跟周王朝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楚部落可能(我们不敢十分确定)是苗民族的一支,因之具有特别的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例如楚部落把“吃奶”叫“谷”,把“老虎’叫“于菟( tú)”。以致周王朝讥嘲他们是“南蛮鸟舌的人”,指他们讲话像鸟叫般的难懂。楚部落崇拜火神,周王朝崇拜农神;楚部落崇拜命运,周王朝崇拜祖先。中华人已有政府组织数百年或千余年(假如把传说时代也加进去的话),楚部落还只是一个部落,自然十分落后。他们也自己承认落后,并且骄傲的以蛮族自居。”在上一篇《桓公八年(5)速杞之战》中我们知道楚人尚左,而当时华夏族尚右,孔子还有:“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的说法。当然,现在最新的考古研究发现,左衽和右衽,也就是衣服领子是左压右还是右压左,在当时中原诸国的服饰,也并不是太注意。但因为在儒家文化的集大成经典《礼记》中,记载有“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也就是死人的丧服是左衽,且衣带不打死结的规定。所以,儒家文化渗透比较深的诸侯国就流行左衽,儒家文化渗透比较浅的诸侯国就左右衽混杂。教科书中的屈原,左衽所以孔夫子用“披发左衽”来代指华夷之别,华夏诸国是“束发右衽”,蛮夷之国就是“披发左衽”。所以“楚人尚左”的风俗与华夏诸国尚右的风俗不同,自然就是蛮夷。这个蛮夷之国不但有系统的文化体系,还有不俗的军事实力,而且它竟然还称王了!这样一来,在东亚大陆就出现了两个王,一个是南方阳戟城的多恩亲王,一个是北方临冬城的史塔克公爵。诶,不对,好像串场了。串回来: 一位是北方和中原的守护者,诸夏的保护神,伟大的周易创造者的后代——周桓王; 一位是南方和大海的领主,诸黎和百苗的领袖,火神祝融的后代——楚武王。 --- 02 --- 跟所有的王一样,这两个王互相不承认对方的存在。在当时的中原诸国,甚至是距离楚王国比较近的汉阳诸姬心里,楚武王熊通纯粹是沐猴而冠,属于刚拿了十万年终奖就想在汤臣一品买大house的小镇青年。但在楚国以南的疆域,比如现在的湖南,当时是百苗的领地;现在的四川,当时是巴国的领地中的这些小国家,小部落,小部族,出于县官不如现管的心理,对周王室的尊敬程度就远远弱于楚王国。因此楚武王熊通一召集各国在沈鹿开会,楚国南部的国家比如巴国,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了,而汉阳诸姬就明显懈怠得多。小国家懈怠大国家,就像下级懈怠上级,是要有前置条件的,其中有两个条件很重要:实力和距离。实力不足,距离来凑。实力和距离都不足的,最好乖乖听上级的话,否则很容易在开会时被拿来祭旗。所以远在河南潢川的黄国只是被训斥,而近在咫尺的随国就被讨伐。有人说,黄国是夏朝的古国,老牌贵族,所以楚国不敢动。“大人,时代变了,大清都亡了。”春秋之时,礼崩乐坏,天子下堂迎诸侯的时代,谁还拿祖上说事?小孩子没事才比爸爸,成年人都是看实力。在青铜堪比现代社会石油的春秋时代,能做出曾侯乙编钟的随国,实力在汉阳诸姬里是一等一的,楚武王为什么第一个拿随国开刀?就是要立威!这与大禹会盟时找个由头诛杀防风氏一样,比杀鸡儆猴更好的方法是:杀猴儆猴。《礼记·曲礼》解释说:“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 xì)地曰会。”这个“郤”通缝隙的“隙”,意思是两国的国境线。选择在沈鹿开会,可见沈鹿当时属于几个诸侯国国境的交接处,三不管地带。“会”是形式,目的是“盟”,《礼记·曲礼》说:“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莅(lì)牲曰盟。”什么是“莅牲”?就是要通过“开会”达成了协议以后,就要杀三牲“牛羊猪”以完成盟誓的最后一个环节。具体做法为:由公认的盟主指派一个人,拿住祭品的左耳,然后盟主用刀将动物的左耳割下来(这个过程叫做莅,也叫作涖,发音一样。放出来的血用盘子盛着。盟主先用手沾点血抹到嘴角上,这叫歃血。然后会盟著人依次歃血。最后将血与墨调和一下,写成盟誓书,一份留存,藏于盟府,一份与祭品一起埋到地下。歃血为盟的仪式完成。在这个仪式中,本来是地位相对卑下的人执牛耳,地位高的人割牛耳,但后来演变着演变着,执牛耳就成了尊贵的人干的事情了。所以后来称赞某人在某个领域为领袖人物的时候,会说此人为“执牛耳者”,就是从这里来的。这个割牛耳,歃血的次序如此重要,所以当盟会上两个国家实力相差不多,又互相看不顺眼的时候,就会出现争执牛耳、争着歃血的情况。不知道排队插队的习惯是不是从这里来的。(一笑)诸侯国君争着去抓牛的左耳,很容易惊到牛,当时没有专业斗牛士,诸侯国君又个个养尊处优,身手不敏捷,搞不好就弄成一个“牛飞羊跳猪突”的大型车祸现场。所以大家退而求其次,不比赛抓牛耳朵,而是比赛看谁先歃血。比如鲁襄公二十七年的宋之盟,晋国和楚国就争着把血先往嘴上抹;鲁哀公十三年,吴国和晋国也争着歃血;为此,差点在停战盟会上再次打起来。而盟会上约定的事情,后来大家都遵守不?有句俗话叫做“规矩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预备将来被打破的”。用这句话来套盟约,就是“盟约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预备将来背盟的”。其实,如果从道家的思想来看,盟约一旦订立,就意味着有了“有”,有“有”就有“无”,当时间运行到一定程度,“无”就会慢慢的侵占“有”,就意味着盟约被打破。从佛家的思想来说,盟约是一个“因”,当种下盟约这个“因”的时候,打破盟约的这个“果”就在孕育中,当时间慢慢推移,因缘就会随着时间增长,当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果”就出来了,盟约就被打破了。万事万物莫不如是,所以无论佛道,都是会归到一个“空”,但这个“空”也不是真空,而是假空,连“空”也空掉了,才是真空。所以道经说:“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知无空法,洞观无碍”。而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确实是,如果想最后不失去,刚开始不得就可以了。但试问卷帘人,谁能忍住“不得”呢?哎呀,一不小心就啰嗦多了。还是及时打住吧。我们下一篇再聊。--- End ---欢迎理性探讨,怒发冲冠、一叶障目及鸣翠柳者不回复。E-mail:youwushuzhai@126.com 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