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僧不打炮说中国古代民科

01

历史上从唐代开始就有很多西游记版本,比如元代杨景贤就写过《西游记》一共24回,言语俚俗,故事结构简单,节奏快;

后来吴承恩在杨景贤的基础上增加了故事内容,又润色了文字,形成了我们现在熟悉的通行本——吴承恩著《西游记》。

杨景贤版《西游记》

在杨版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走到边疆,驿夫告诉他再往前走驿站就没有马了只有驴,驴站再行一月是狗站,只能骑狗,再行一月,狗都没有了,只有炮站。

唐僧忙问什么是炮站?驿卒告诉他

“六根木柱,做一个架子,一根长木做炮梢,梢上一个大皮兜,长木根上,坠铁锤一万斤……把绳子绑了,入兜炮,一榔椎打动关捩子,一炮送十里远。”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易巨型投石车,固然是飞行了,但没考虑降落问题,一趟飞下来,估计小命难保,吓得唐僧赶忙叫“打炮送了小僧(性命)”——这是书上原话。

02

西天取经路上也不会真的有驴站,狗站和炮站,杨景贤只是用戏谬的语言讲出了困扰古人2000年的问题——如何提高交通效率

《墨子》上说,鲁班当年用木头制作了一只鹊,飞到天上,三日不落。鲁班很得意,但是墨子却说:“这没啥用,还不如一个车辖,车辖虽然只有方寸大小,但是放在车轴顶端,就能让车担其五十石的重量。凡事有利于人的才叫巧,不利于人的叫拙。

在墨子的概念里,你做个在天上飞着不下来的鸟,除了观赏作用和鸟用,还不如一个车辖实在。

后来墨子也做了个鸟,虽然只能飞一天,但能驮人(疑似),因为以墨子的实用主义,让他花几年时间研究不能载人载货的航空器,貌似不符合他的人设。

03

交通效率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人,在低下的交通效率时代,汉武帝修一座朔方城,就要动员十万民夫,拿出一年的GDP;卫青带5万骑兵远征一次匈奴,国家财政就处于崩溃的边缘。

现在我们“一带一路”同时搞,GDP不降反增,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效率之下,差距是如此明显。

古人一直苦苦思索着提高交通效率的方法,比如诸葛亮制作木牛流马,目的就是提高山地运粮的效率,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三国志》上明确写着“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夏六月 亮粮尽退。”你看,他也没有解决这个困局,最终还是因为后方运不上来粮食而退兵。

为什么呢?因为《三国志》记载,木牛这种交通工具“日行二十里”,太慢了,折合每小时两公里的速度,这不是运粮食,这是挪粮食。

但是如果你说你看到的木牛流马记载是“运行如飞”,那你可能看的是《三国演义》,那是小说,不是历史。

04

虽然诸葛亮和墨子都失败了,但他们的同行们明显没有放弃,在中国古代,有一个群体始终掌握着最尖端的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他们就是——道士。道士们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苦苦的追求着提高效率的方法。

道家是东方科技的尖端学派,也是各种东方黑科技的发明学派,道士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和以身殉道的双重激励下,用生命在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医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不过,

一方面局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另一方面也局限于始终没有找到动力更强、更持久的新能源,

第三方面,在基础理论“内视”而不是“外放”的三重作用下,

道士们逐渐把科技树点歪,走到了另一个方向——法术。

《水浒传》里戴宗的神行术就是法术,书上描写戴宗:

"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

05

我们在古代的小说里经常能见到“缩地成寸”、“日行千里”的描述,并对这种法术推崇备至,比如《封神演义》里的土行孙就能在土中日行千里,其对手张奎则能日行一千五百里。

但明代中期以后的小说却很少见这样的描述了,比如《镜花缘》《孽海花》《三言二拍系列》等,推想其原因,与明代中期以后,大量新能源新动力的使用,改变了普通人对“法术”的看法有关。

明代中期正是大航海时代,新式帆船让以前只出现在神话里的“日行八百里”变得触手可及。

据统计,明代初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从斯里兰卡到摩加迪沙,全程只需要15天,我量了一下,这两地图上的直线距离是约4000公里,即便郑和不绕路,也已经达到了日行530里的速度

因此,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大量的小说演义将“日行X里”的法术从主流位置上换下,变成了“刀枪不入”。

这类小说演义大量的传播,导致了民间“金钟罩铁布衫”、“铁头功”、“十三太保横练”功夫的流行,最终导致了晚清义和团的悲剧。

06

历史上,每一次科技革命,每次新能源新动力的实行,都会让一些东西消亡,又新增加一些东西,这是大趋势,人力阻挡不了。

人的精神力量是强大的,但是过分强调精神力量,只会变成偏执的唯心主义,过分强调唯物主义,也会变成偏执的唯物论者。

道家从古到今都是走在科技前列的,也是最讲究实修、实证、实践的教派,道家的理论基础本身就充满着辩证的思想,无绝对,只有相对。

  • 道家敬神而不盲目崇神;

  • 道家看重个体的自由但不盲目强调绝对自由;

  • 道家崇尚自然又主动改造微观自然;

虽然现在在西方科学的对比下,道家的科技被称为古代民科,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中国过去的3000年历史中,道家始终是科技的推动者、发展者、引导者,也包容和吸收着各种外来科技,在以后,道家依然能做好这样的角色。

科技的变化可以改变很多事情,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充分融合

那时候,我们在古代典籍上看到的那些“法术”或许就真的变成了现实!

对了,最后一句,唐僧有没有打炮呢?

答案当然是没有,他又不傻,有马骑谁愿意打炮啊。

本文所述的“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具体区别请自行百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