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案一例
赵**,男,65岁。
一诊:20年11月15日。
既往史:血压偏高,血糖偏高,没有吃药。
主诉:脚后跟疼两月余,左脚大拇趾及第三趾关节肿痛,加重一周。生化检查尿酸高,痛风病。随后就带着化验单前来就诊。
查:脚肿如述,皮肤光亮,白里透红。左脉弦、尺长(涩),右脉滑、尺长(涩)。舌尖红苔白厚,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平素喜饮酒、肉食)
处方:
茵陈30g黄芩9g苍术9g
薏苡仁30g砂仁3g牛膝9g
粉萆薢9g泽泻30g郁金9g
远志6g杜仲9g天花粉30g
蒲公英30g炙甘草3g。
10剂,早晚分服,忌生冷酸辣、油腻、海鲜等。
分析:
痛风病是一个代谢性的疾病,患者长期饮酒、肉食,导致尿酸代谢失常,升至568umoI/L,表现出脚趾关节肿疼,这个关节的肿就是西医所谓的炎症。“少阳之上火气治之”,来自少阳的应答足以说明它有热,那么炎症导致的组织肿痛它就容易在关节处留有痰湿,日久会凝聚成巢,伤及形质。因为酒、肉、海鲜等都是生痰、生湿、生热的。患者的脉弦、滑、长、涩,舌尖红、苔白厚,从这些可知患者体内有痰湿,有热,是痰湿凝聚引起的痛风。“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因此,口干口苦是少阳证的表现,结合体征及化验结果,可知本病例病位在下焦,少阳相火,湿热下注就是本病例的病机。也因此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定在少阳,从少阳入手治疗,用柴妙饮(吴门验方)加减化裁。这也是学《伤寒论》治标的办法,'急则治标',好多时候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总胆红素高、间接胆红素高,血脂高,这些都是痛风常常伴有的,是有痰湿的。正因为夹湿,去了柴胡,改用茵陈。转氨酶高加了天花粉、蒲公英保肝降酶。
二诊:11月28日
主诉:
吃药第三天,脚就不痛了,之后肿也消了,(因去验血,耽搁了一天。)
化验结果显示,各项超常指标都有变化,尿酸从568umoⅠ/L降到466umoI/L。
口苦减轻,口干。左脉弦、尺长,右脉滑、尺长。舌尖红苔白厚。
处方:
在一诊处方基础上加了:
五味子6g生地10g熟地10g山药10g。
10剂,早晚分服,忌口。
分析: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湿热为标,肾虚为本是本病例的特点,当然还可以用标本兼治的办法。《阴阳大论》中说“先天之气以肾为本,以肝为用”,“少阳相火是中医肾气聚集发动的一个表现。因此,中医认为痛风是属于先天的部分,实际上就是核酸代谢的产物控制我们的遗传信息”。所以加了生地、熟地、山药补肾填精,酶高再加五味子助天花粉、蒲公英降酶。
三诊:12月10日
化验结果显示:尿酸正常,血糖正常,胆红素正常,转氨酶也下降了,血脂还高。主诉:口干不苦,切其脉弦。舌尖红苔白。
处方:
茵陈30g郁金9g牛膝9g
乌梅10g五味子6g川楝子10g
生山楂30g生麦芽30g天花粉30g
蒲公英30g板兰根15g生地10g
熟地10g山药10g甘草3g。
10剂,服法同前。忌口。
分析:
患者平素血压偏高,转氨酶、血脂还没有降到正常,但尿酸正常了,痛风的症状也消失了。因此,三诊药物做了调整,补肾平肝的药,保肝降酶、降脂的药都有用到。
12月23日,再次做了抽血化验,患者妻子就反馈说,这次的药吃完后,化验显示其它几项还高的结果接近正常了,并且说自从戒酒到现在,一月时间患者的气色明显好于以往,显得年轻了好几岁。
之前群里有师兄、师姐发过同类似的案例,都是很见效果,很受启发的,只不过症状有所不同而己。〈学士班?中医内科学〉课程里讲过的, 痛风有定位在少阳,有定位在太阴与少阳,有定位在少阴的。病有轻重缓急,更有痰湿入营伤了形质的,用药当然有所不同,但病理产物是相同的。本病例患者的痛风处于早期,尺脉弦滑长,少阳湿热下注,所以以柴妙饮为主方思路去化裁,病证症药有机结合,疗效是显而易见的。“很多痛风的患者喜欢饮酒,合并高脂血症,还可以合上白金丸。酒精可以抑制雌激素的灭活,雌激素灭活障碍又会加重脂肪肝代谢紊乱,加重尿酸代谢紊乱,引发代谢综合征,灭活障碍跟饮酒很有关系。有一部分人喜欢饮酒,往往大腹便便,合并早泄、性功能障碍,就是《伤寒论》讲到的尺脉数、尺脉滑、尺脉长,尺脉数滑长和痛风、性功能障碍的关系,大家可以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