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黄陂人的武汉封城日记,记录其实也是力量!
一个朋友,黄陂人,现居盘龙城,聊天中告知其自武汉封城后的日子,没有可歌可泣,更没有感激涕零,普通人的生活,虽无奈但也没有失去希望。
1月23日,农历腊月29,武汉封城第一天。
早上5点多,被电话吵醒,朦胧中听母亲一叠声地答应晓得了,待挂上电话,母亲跑进我们房间说,你哥打电话了,武汉要封城,叫我们赶紧去多买点米和菜。
好在黄陂一般家庭过年前都会准备很多的物质,咱家里冰箱早就塞满了,油盐酱醋也都充足,但这个特殊时期,有备无患总不是坏事,于是父母带上口罩去楼下小区门口的超市买了一堆青菜回来。
起床后看手机才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挥部发布了第一号公告,停止武汉铁路,公交和飞机。
今天仍然必须出去一趟,既然公交要停,那只有打车了。
微信滴滴出行上只有一辆车接受了订单,小区门口戴口罩的人多起来了,但仍没超过一半,是他们不怕还是不懂呢?不知道。
车来了,司机戴着口罩,拉开后门钻进去,司机只问了一句,到**地方吧,我嗯了一身,然后就是漫长的沉默,司乘二人也确实不知道说什么好,礼貌上应该问下这个时候还在上班,辛苦了,但人家既然冒这么大风险工作,自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这个时候沉默其实是最好的安慰,也许吧。
路上,往黄陂前川方向的车流络绎不绝。
办完事,回去还是打车,过程基本相同。
接下来,全家人统一了认识,如果可以,尽量不出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月24日,农历腊月30,武汉封城的第二天。
早上醒来,外面出奇的安静,既没有商贩的叫卖身,也没有大爷大妈广场舞高亢的音乐,站在阳台上看,家门口的那条主干道上半天看不到一个行人,即使车辆也是半分钟才过一辆。
今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清洁和做年饭。
清洁是父母在做,年夜饭则是我们两口子的事,以前都是外面吃,吃的舒服也方便,但现在只能自己搞了。
想了半天的菜单,最后决定做8道菜,不算很多但足够丰盛。
吃完年饭,电话响了,有快递来了。
戴上口罩去到楼下,小区内广场上空无一人,快递员也戴着口罩,接过东西,发现有点重,拎到家里打开,居然是一袋米,全家哑然。
母亲给大哥打电话,大哥说有备无患,怕你们买不到,呵呵。
接下来的下午,父母看电视,老婆追剧,孩子玩手游,我则是群里聊天。
吃罢晚饭,父母习惯早睡,我们也跟着洗脚煨被窝,夫妻两个加孩子人手一个手机,哈哈。
站在窗口看小区,对面楼里亮灯不足三成,很多人都回乡里了。
临近午夜12点,突然觉得,如果这个时候能听到点鞭炮声该多好啊,至少还能显示点活力。
遗憾的是,没有鞭炮声,外面异常安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新年,武汉封城第三天。
早上,站在阳台上,大街上只有两个环卫工在工作,车辆极少。
吃罢豆丝和糍粑做的早饭,父亲说想去买点青菜,我知道他是闷坏了,想出去透口气,但这个时候,只能不同意。
母亲以大年初一不买东西的习俗否定了父亲想出门的企图。
上午,父母看春晚的重播,我们则是玩手机和上网。
中午,又接到快递的电话,这回是两盒方便面,还是在上海的大哥寄回来的。
母亲打通大哥的电话,说不要再寄了,黄陂的物质现在还可以保证,大哥说后面还有护目镜什么的,但现在快递都保证不了了,给你们发个红包吧,不要舍不得钱,一定要买防护品。
大哥原计划今年全家回黄陂过年的,早买好了腊月28的机票,但疫情的突然升温不得不取消回家的安排。
父母年岁已高,大哥担忧挂念的心情当然强烈。
初一的下午实在无聊,电视上跳舞唱歌看多了也无趣,网上久了眼睛也不舒服,于是全家人开始在客厅和阳台蹦蹦跳跳,美其名曰锻炼身体。
吃罢晚饭,全体仍然是煨被窝和玩手机。
收到信息,说武汉从明天(初二)开始私家车禁止在三环内通行,郊区黄陂暂时不实行,本区仍可以开车通行,但进市区就不行了。
有点担心,假如家里某人生病了,车不让走该怎么办呢?有人说黄陂区有专门部门负责安排车辆问题,暂时也算安心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编有话说:
人之所以恐慌,其实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
对于武汉人来说,曾经有段时间很紧张,但真正信息透明了,反倒不害怕了,大部分人已经坦然接受可能半个月,甚至两个月无法正常生活的现实了。
所以,武汉人连封城都不怕,还怕什么坏消息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