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丽的《澄明之境》

—1—

略有一点点文学史知识,都来自中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可是,所读过的全部语文课本中,没有收录过一篇陶渊明的文章。

后来,老师刻印了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其中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因此记住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之说。又因老师的拓展介绍,得知他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这些零星的知识,并不能让自己知道陶渊明是什么样的人,也没有激发出什么兴趣去了解他。

读《苏东坡传》,知道苏东坡非常佩服陶渊明,谪贬海南时特意带了他的著作,认为陶诗比李白、杜甫的诗都要好,还和了109首陶诗。自己非常崇拜苏东坡,苏东坡又非常推崇陶渊明,不由得有很多问题:

是什么样的人让苏东坡都景仰呢?

自古急流勇退、不慕名利的人很多,为什么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被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归田园的陶渊明采菊见山如此悠然,是不是本来衣食无忧,才能有那样的归隐姿态?

既然陶渊明是隐士,他的故事与诗文又是如何被传播开来、传至于今?

陶渊明究竟有怎样的文学成就让东坡折服?他的诗文果真好吗?好在哪里?历代先贤推崇他究竟是推崇什么?

—2—
打开戴建业教授的《澄明之镜》,一页页、一章章读下来,所有的疑惑都找到了答案。这本书让陶元明的整体形象,和这种形象形成的内外因果,及作者判断的依据,都清清楚楚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第一章洒落与忧勤,纵论陶渊明放浪形骇之外(洒落悠然),与谨守规矩之中(忧勤执着)的生命境界,以及儒道兼综、孔老并重的文化基础。言他高于魏晋名士在于他“任真肆志又固守穷节,洒落悠然又尽性至命。”
第二章纵浪大化与第三章不失此生,分别从陶渊明如何看待死、与如何安放生这两个角度,论陶渊明的生命意识。
第四章 知性与尽分、第五章养真与守拙,讲陶渊明是如何一步步在反复出仕与归隐的经历中,明其本性而尽其本分的生命体认过程,对误入尘网的认识与选择归隐解脱的心路。
第六章 对人际的超越与关怀,讲归隐的陶渊明如何做到其身远离官场,其心不慕荣利,挚爱人间又超越人世。如何能够身在世俗不染世累,处于尘世又不缨尘网,充满人际关怀又不受人际羁绊。
第七章 融然远寄,论陶渊明之饮酒不同于魏晋其他名士的饮酒,他在饮酒时任怀自得袒露真性,臻于融然远寄、同流大化的生命境界。
第八章 静穆:超越生与死的结晶,第九章,回归自然,论陶渊明超越功名富贵生死后,诗文中表现出安祥静穆的风格,及天然不雕琢的语言特色。
第十章 由冷落到推崇,第十一章 由伦理到存在,梳理人们对陶渊明的诗词文章的价值、与对其个体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与接受历程,从文学、社会学两个角度,阐述陶渊明生前身后千余年来世人对他的接受史。
—3—

读罢这本书,才知道陶渊明的好处太多太多了:

他做到历代文人都想做但做不到的坚持自我。在逐步认识到归隐符合自己的本性,出仕让自己不得开心颜之后,义无反顾地归隐,多穷多苦都自适自得。

他选择归隐,但并不自命清高鄙薄入世之人,也不自欺欺人唱归隐的高调,只是自然而然走自己的路,人家说不说、怎么说他全不在意。

他既记录归隐田园的悠闲自适,也记录劳作的辛苦,乞食的羞惭,子辈不喜读书的无奈。无论面对怎样的际遇,都平和安详,无怨无悔。

他隐而不冷,与当官的人、农人、邻里都可以倾心交往。话一投机便忘记时间,即使在乞食裹腹时,也会就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全然不虑明天的早餐在哪里。有酒邀邻里一起喝,找朋友喝酒不醉不归,深度参与并体验无牵无绊的世俗生活。

他重亲情讲人伦,过着适意的清苦生活,依然关心儿子们读书的事情。为自己因个性原因不肯出仕,至使家人生活清贫表达歉意(注意只对亲人有歉意,但对自己无悔意)。

他参透名利富贵与生死,但并不以看破红尘自居。他清醒自己的选择,安于自己的选择,不以仕为耻,也不以隐为荣,承担选择的后果,固穷守拙,但求内心宁静。

他的生命境界使他的诗、词、文皆自然而然、发乎胸臆、毫无矫饰、决不做作,有古奥淳朴之风。即使才高如东坡,也只能体味其奥妙、效法其奥妙,却难得其奥妙。

他的任真与本色、素心与淳情,在世时已为人知、为人敬仰。朋友给他写的诔文中记录了他的高风亮节。他自己传下来一百三十多篇诗文,为后人研究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陶渊明的清名生前已为人知且受广泛尊重,死后几无异议,人们皆对其“高人性情”顶礼膜拜崇。但也有一些基于一时道德与政治需要的误解。戴建业教授梳理了历朝历代人对陶渊明的认识史,从伦理到存在诠释他如何为人接受。

陶渊明的诗文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待遇差别很大,其文学价值有一些阶段被贬仰,有一些阶段被宣扬。戴教授梳理了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对陶诗陶文的评价,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诠释了陶文陶诗或抑或扬的原因。

原来如此!这样的陶渊明,叫人们如何不传颂?如何不喜欢?

—4—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戴建业教授的书。

第一本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他的时评文集。那阵子工作压力很大,把该文集当不用动脑思考的文章来消遣。结果,读起来觉得很入味。一件事情或一种社会现象,他总是一论再论,有些甚至三论至十论,总有我想不到的观点、想不到的角度、想不到的妙论,有时候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书中所论的事很多人知道,他的感受很多人都有。但像他那样热血沸腾、气势磅礴、有理有据、文辞优美地议论能有几人?那本书让我读到戴教授的快人快语、热血热肠。

这本《澄明之境》是在对陶渊明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带着很多问题打开的书。这是一本经过深入研究后的学术文集,多角度、全方位研究陶渊明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是这样的人,人们及作者如何认识他这个人。

作者论述每一个方面,都引用大量前人的研究结论,前人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已的观点及论据。尤其是对陶诗的文学价值的接受,从东晋直数到清代,历朝历代的人如何看待陶诗,为什么会如此看待陶诗,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论精辟,文笔汩汩滔滔,势不可挡。直到读完,还意尤未尽:原来陶渊明的名与诗是这样代代相传的,后来呢?

读戴教授的《澄明之境》,不仅解答了自己前面的疑问,而且让我从很多人的论述中认识一个丰富多彩的陶渊明;从书中几乎读到陶渊明所有重要作品,以及那些作品反映的人品文品、及常人难以企及的文学价值;从书中认识到“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历史变化与对自我认识的日益深化”;从书中还认识到戴建业教授研究的扎实、学问的深厚与表达的轻灵。

—5—

全书332千字,列出参考文献205本。我从九月四号直读到十月十六号,读得非常慢,非常仔细。虽然是学术著作,却写得有滋有味、文采飞扬,毫无枯燥生涩的感觉。

想来如陶渊明自然而然用散文的笔法,让虚词入诗,最后自成一家,让多少后人仿效一样,戴教授也是自然而然用散文的笔法做学问,写出这么一部炫丽的学术著作《澄明之境》,给形象严肃的学术着一件文艺的衣服,让人人得以亲近,当是学术著作的典范。创新缘自内心的澄明,内心澄明才少条条框框的束缚。

在读书的过程中,无比感佩陶渊明的为人,也完全理解苏轼对他的仰慕。把精神的快乐当作生命的极致,超越世俗的功利富贵乃至生死,于是,拥有安详宁静的心灵,无拘无束的自由。他活出了多少人——包括苏东坡与我——向往的模样!

读罢《澄明之境》,翻看扉页上戴教授的签题,禁不住又有了疑问。戴教授为什么要在扉页上题李白的诗,而不题两句陶诗呢?

(0)

相关推荐